基于大学生群体交换旅游的调研报告论文

基于大学生群体交换旅游的调研报告论文

基于大学生群体交换旅游的调研报告 *

康 平

(兰州文理学院 教务处,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通过对西安5所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研,阐述了大学生交换旅游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交换旅游的优势、劣势,影响大学生交换旅游成功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交换旅游网络平台建设、征信体系建立、新媒体大力宣传、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交换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交换旅游;社会调查;大学生群体

一、交换旅游的内涵

(一) 交换旅游的内涵

交换旅游是指在不同旅游目的地居住的旅游者,通过第三方交换旅游的网络服务平台相互认识,并且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在短时间的旅游活动中通过交换住房、互相提供各自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旅游咨询等相互交换服务,使彼此在各自的旅游目的地完成旅游活动的自助型旅游方式。由于受到住宿环境的限制,大学生交换旅游的目标对象和交换互助形式可在交换旅游的基础上适当扩展。

本次调查所指的大学生交换旅游的目标对象可以是自己的朋友、同学、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亲属等各种交叉关系;在线下有一个相互熟悉且认可的社交圈,并以此展开交换旅游。交换旅游中提供的互助服务可以是住宿、饮食、旅游向导和其他服务中的一项、几项或全部。通过对大学生交换旅游的调查研究,旅游供应商可以更好地了解一种替代旅游实践的形式,而公众也会意识到新的低成本旅行方式并积极参与其中,使交换旅游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极大地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可持续性的一种旅游方式。因此,本次调查对大学生旅游者和公众以及旅游供应商都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城市绿化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大大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其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十分突出。探析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为后续的绿化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参考,从而促使其为人类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二) 交换旅游的意义

1 旺盛的旅游需求加速交换旅游的实现 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通过旅游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旅游人群中比例明显上升的人群。交换旅游成本低、花费少,可以为大学生旅游者降低旅游成本,提高旅游出游效率。

2 猎奇的心理使交换旅游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容易推广接受 近年来,交换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比较迎合大学生"穷游"、自在游、快乐游的心理,可尝试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3 树立换游意识,挖掘潜在旅游市场 调查过程也是向大学生宣传交换旅游、探索大学生的交换旅游需求的过程,从而可对大学生交换旅游提出更多建议,发展大学生旅游市场,加快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交换旅游发展进程。

1 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被调查者中男性212人,女性254人,调查对象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其中,喜欢旅游与喜爱旅游的占绝大多数(93%),但有77%的人认为经济能力有限是阻碍其旅游的最大因素。近半数样本选择亲属、朋友接待的旅游方式,旅游独立性相对较弱。此外,由于学业时间限制,仅有15.5%的受访者每年旅游达到3次及以上。同时,进一步对高校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普遍认为在出行旅游中,最应该节省的费用为导游费及住宿费,交通费及餐饮费次之;在旅游住宿消费方面,单日消费范围在15~40元之间所占比例接近半数,接近七成以上的样本对象在本次调查之前从未接触过交换旅游及大学生交换旅游的概念,其中对交换旅游概念感兴趣的样本对象占将近八成。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5 保障交换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大学生交换旅游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大学生交换旅游的平台渠道和制度保障。

二、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选择了5位受访者进行了面对面访谈,通过总结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内容可以看到,受访者均倾向于选择自主旅游的形式。消费比较理性且不盲目,旅游动机较强,出行费用不是很多,主要花费在美食和参观景点上,在他们的消费比例中,参与当地文化活动的花费有31%,品尝当地食物的花费占到53%。从受访者身上看到了十分明显的大学生消费特点,即省钱、自主、快乐至上。故笔者认为,在交换双方都比较熟悉或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大学生交换旅游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在对思辨性翻译能力重要性程度的认识上,根据下表我们可以看出,近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认识到了它的重要程度,这就表明,对于所有的MTI专业学生来说,不管其年龄多大,都对思辨性翻译这一名词有一定的认识,并都对其有一定的重视程度。其中又数年龄在23到25之间的同学对思辨性翻译能力更为重视。这说明,现在在校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思辨性翻译能力认识基础并不是一无所知的。

“图图想上床又爬不上去,怎么办呢?”(语言描述现实,引导他自己进入思考状态。我发现我问怎么办的时候他确实会作凝思状,至于小脑袋想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但已经有研究发现,在跟孩子对话的时候,延迟说出某个单词有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

(二)调查问卷

(1) 加快大学生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的建设,研发适合中国旅游市场的交换旅游网络体系,保护大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保证每一位参与交换旅游的大学生为自己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赵燕梅和伙伴们,从严把车辆进站入手,对所有进站车辆的车容车貌、装卸油口、电子封签、油品专用标识,以及灭火器、接地线等安全防护点,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绝不放过一个隐患,打造了“青年文明号”品牌。

如前所述,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交换旅游无疑是一种新兴、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方式。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传统旅游方式不能比拟的优势,如经济实惠、交友、自由灵活、新鲜刺激等,但交换旅游毕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新鲜事物,需要一定的发展成熟过程,需要时间被了解,需要实践去验证。借鉴国外调查数据的分析,交换旅游是一种新的选择,选择交换旅游的旅游者有82%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75%的交换旅游者在大学至研究生期间经历过1~5次这种交流体验,相比之下,我国的大学生交换旅游还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因此,需要做好平台建设和行业监管工作。根据笔者对国内市场的调研,在我国互联网大背景下的交换旅游存在如下问题。

2 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网络版与纸质版的调查结果,可以得知西安高校学生当前旅游情况和对交换旅游的认知以及接受程度。(1) 旅游开销限制产生交换旅游出雏形。由于大学生大多没有收入来源,日常生活费用普遍来自父母的给予,因此旅游的开销是其考虑的重点。喜欢旅游但经济有限是普遍存在的情况,在受访者认为最应该节省的费用中,前三名依次为住宿费、导游费与交通费,其比例达到了80%以上,而交通费属于必须花费,因此其主要通过节省住宿费和导游费来降低旅游开销。(2) 交换旅游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受访者中未接触过交换旅游的比例十分高,达到了七成以上,经过对交换旅游概念的讲解后有12%的受访者对交换旅游感兴趣,这说明交换旅游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很大潜在市场,为其未来开发、发展提供相当的支持性。(3) 交互旅游市场的不完备导致学生普遍存在顾虑。本次调查发现,安全问题比例最高,达到了半数左右,这说明交换旅游需要一个证明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消除这些顾虑;有两成左右的人则担心达不到预期效果,担心受骗大部分的以女生为主,担心玩得不够尽兴的则以男生为主。(4) 有63.4%的受访者认为,完善的交换旅游过程需要政府、交换中介、保险方、交换对象等协调配合,共同参与。每一环节都需建立相应的监督和保障体系,并且84%受访者表示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后,会大力宣传,促使公众参与交换旅游。

(三) 访谈资料分析

采用线上“问卷之星”与线下发放调查表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71份。其中,网络版发放171份,纸质版调查问卷300份,有效466份。调查问卷覆盖范围包括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与西安科技大学5所高校。

三、交换旅游存在的问题

调查对象在初步了解交换旅游概念之后,被其降低旅游成本的优势所吸引,但也存在对交换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方式的顾虑。调查显示,受访者的顾虑主要集中在安全问题(50%)和诚信问题(30.5%)上。由于交换旅游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交换旅游持否定和犹豫徘徊态度也占一定比例(11.5%),其他个人因素占2%。

(一) 信息平台建设不成熟

目前,在国外换房旅游网络平台的发展比较成熟。换房旅游的信息来源77%是互联网,70%是电视,朋友的推荐和介绍占到45%的比例。信息平台建设从人数规模、信息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都相对比较稳定、接受度较高,旅游者可以通过平台,快速、准确搜索到合适的房源,且在交换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得到合理解决。在国内,大型成熟网站或平台较少,自发性的平台缺乏诚信监督和和法律保障,交换双方的诚信无保障,导致交换旅游面临一定的风险。因此,要推动交换旅游在国内大学生中的发展,平台建设迫在眉睫。

(二) 安全问题缺乏保障

本次调查发现,在不接受交换旅游方式的旅游者中,50%的旅游者认为安全是其最关注的问题。安全问题包括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等问题。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思想单纯,害怕被骗是导致他们不愿意接受交换旅游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近年在互联网运用中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件越来越多,那么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交换旅游也可能遇到类似情况。

综上所述,浆液扩散方位角和裂隙倾角对注浆压力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实际注浆过程中,应结合注浆部位岩体裂隙的空间产状选取相应的注浆参数进行灌浆试验,当裂隙面产状变化时,合理估算注浆压力最优化参数的变化范围,减少最优参数确定的盲目性,提高注浆效率。

(三) 行业监管规范性不足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但无论是平台建设还是信息安全的监管都缺乏规范性,存在风险。即使是喜爱尝试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对于旅游体验的安全因素也是首要需求。现有的交换旅游平台,仅仅通过简单的会员注册就可以进入、申请,没有任何平台客服人员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网络平台的审核机制和监督机制缺乏规范性。

四、完善交换旅游的对策建议

4 填补理论空缺 现阶段我国的大众交换旅游还是一片空白,交换旅游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还不完善,而大学生更是迫切地希望有完善可靠的交换旅游平台和保障。

问卷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收集了关于受访者主要社会人口特征的信息,如性别和家庭状况等;第二部分集中讨论与交换旅游的旅行特征、旅游偏好、选择这种旅游形式的动机以及可能存在的顾虑等相关的话题;第三部分反映了调查对象对交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2) 建立征信体系,严格审查交换双方的诚信度,加强自我修养,给他人良好印象,从而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诚信体系,为交换旅游的建立和发站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数字化也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敏捷协作的工作方法和数字通信技术发挥着核心作用。一方面,帮助企业员工更好的融入数字化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帮助企业高效分配人力资源。

(3) 提高交换旅游的成功率,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既要保证安全性又能获得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有效地提高陌生人之间的联系,中介机构根据用户数据库,推荐可能建立联系的陌生人,从而提高交换率。

(4) 大力宣传交换旅游,多方面着手采取措施培育并发展大学生交换旅游,使大众对交换旅游有一个印象。支持和鼓励学生团体旅游,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做到真实安全可靠,保证交换的顺利进行。

RANK基因甲基化与新疆不同民族老年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 塔吉古丽·木沙 向红白雪 等(6)735

(5) 加强交换旅游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增强平台之间的竞争活力,促使行业不断地自我完善,形成自我约束,从根源上保障交换旅游平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旅游业消费结构逐渐转型升级,这种升级导致旅游活动也开始从功能性消费过渡到情感性消费。注重情感投入与人文关怀的交换旅游不是一个简单旅游形态,而是具有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学生作为庞大的消费团体,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很大的需求弹性,本文的调研和实践活动揭示了大学生旅游的现状和对于旅游的需求,从而为交换旅游这一潜力巨大的新兴旅游方式提供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段圣奎,张述林,姜辽.收获信任与温暖的新潮旅游群体:对沙发客的初步研[J].旅游学刊,2013(7):101-108.

[2] 王云良.网络互助旅游及建立互助旅游网络的设想[J].经济地理,2007(5):877-880.

[3] 赵慧丽,陈莎莎,王雪.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的内容研究[J].江苏商论,2009(33):14-14.

[4] 串门儿趣的博客.人性化旅游的终极目标:交换旅游[EB/OL]. (2015-08-17)[2019-04-0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dbc3b270102vs8w.html.

[5] 戴镇涛,张珺.互联网背景下交换旅游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6):19.

[6] 张树夫.旅游消费行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7] 余晓娟.旅游者网络社区的功能与市场意义研究[J].旅游学刊,2007(6):80-85.

Research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Exchange Tour Based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Survey

KANG Ping

(Dean’s Office, 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 Through a random sampling survey, this paper st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xchange tours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exchange tour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network platform construction,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publicity of new media, supervision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 : exchange tour; social survey; 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 C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333X( 2019) 10- 0106- 03

DOI: 10.3969/ j.issn.2095- 333X.2019.10.026

* 收稿日期: 2019- 08- 25;修订日期: 2019- 09- 16

基金项目: 兰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034E)

作者简介: 康平(1971-),女,甘肃兰州人,兰州文理学院教务处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徐习军,高 占 实习编辑:刘 瑜)

标签:;  ;  ;  ;  

基于大学生群体交换旅游的调研报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