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深基坑;高层建筑;质量控制;施工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求、类型及特点
1.1技术要求
高层建筑施工之前,要做好居民房屋、建筑工地环保、临近设施、地下管线等施工现场环境的勘察。首先,施工单位要考虑高层建筑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以及建筑物带来的沉降、变形,积极采取防御措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其次,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还需要考虑到振动噪音、化学类浆液带来的污染,力争达到建筑工程的环保要求。最后,在建造过程中要顾及周围临近设施以及地下管线,尤其是不可破坏油、气管道等安全设施。
1.2类型及特点
1.2.1排桩支护施工技术
该技术凭借其高重复性利用率、操作简单及大强度结构的特征,在基坑支护施工中较为常用。其采用混凝土或钢桩灌注桩作为土体,借助锚杆处安置以及土体内部的构件作为支档土体。成熟的结构包括内撑式支护结构、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锚杆式支护结构。排桩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如下:拥有高效的泥浆输送排放系统;防水隔水技术措施能够提升基坑内的性能;基坑监测要重点观察混凝土灌注、桩位偏差、钻孔质量、外部的完整性、钢筋放置、桩底余渣环节。
1.2.2周边放坡开挖施工技术
该技术成本较低,施工方式简单,适用于地下水位不高、排水设施完备、场地开阔、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建筑。其一般可分为全部深度和局部深度两种方式,按照固定角度对深基坑四周的围护结构进行放坡施工。该技术模式的缺陷如下:可能会造成土体失稳、空间浪费,带来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施工技术应用的重点环节为确定边坡的大小。
1.2.3逆作法施工技术
该技术采用逆作法进行逐层施工,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在基坑周边设置支护点,进而在相应的支护点安置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或入孔灌注桩。逆作法技术具有工期较短、天气条件适应性好、空间利用率高等先天性优势,面对基坑深度过大,或者需要支护主体结构时,多采用交替土方开挖和上部施工的方式来完成。
1.2.4复合土钉墙施工技术
土钉是一种细长构件,具有加固和锚固基层土体的作用。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变形小、工期较短、经济效益高、材料利用率高、施工简单。其在排水设施齐全、地下水位相对较低的状况下都可以使用,通过被动粘结力、摩擦力实现防水和保护基层达到预期的目标。
2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高层建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实际施工中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2.1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存在差异
施工设计是实际施工的依据和指导,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需要确保二者的统一与和谐。然而部分建筑单位具体施工与方案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成为控制施工中的不稳定因素,最终对支护强度带来严重的风险。为此应该结合施工影响因素、物理学性能、土层面结构的多边性以及土力学模糊性,做好施工前的调查和调整,一旦出现与设计不符的情况,需立即停工整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边坡修整不到位
深基坑边坡修整水平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同时决定着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开展。但是一些高层建筑单位管理工作不到位,未能按照要求操作致使边坡开挖程度控制不严格,以至于出现多挖或少挖的问题。边坡的平整度和顺直度与工程要求背离,使得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潜在风险,最终影响工程进度。
2.3土方开挖存在问题
土层开挖施工质量不容忽视,然而在实际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开挖顺序混乱、现场管理较差、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赶施工进度、拖延工期、协调工作较困难等问题,以至于造成土方开挖效果较差。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锚杆支护施工
土层锚杆在已开挖的深基坑墙面或者未开挖的基坑立壁土层施工,孔端部为柱状,其能够避免产生变形,提高支撑体系的承受力,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锚杆施工的一端锚多固定在地基岩石中,另一端作为连接结构件或者为档土墙桩,确保不产生相应的向外倾覆力。同时观察是否出现变形,一旦出现变形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加固,力争土层与锚杆十分紧密。注浆的原材料可选取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待注浆施工完成后,开展穿锚索、注浆、钻孔、锚头制作。
3.2环撑与排桩
环撑拆卸时要与设计方案相匹配,按照设计规则对挖孔桩、工字钢桩、钢筋混凝土钻和H型钢桩进行恰当设置,只有在换撑符合设计强度时,才可以对注桩进行排布。排桩的作用为提升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效果。为此要加强对环撑拆卸全方位监测,确保各项安全保护措施的科学化应用。环撑拆卸时可以选取静爆方式,换撑施工一定要在环撑拆卸完成前做好。
3.3排水处理
基坑工程多在地下水位以下,需要根据水位深度增设排水工程,做好基坑的排水和防水工作,以免支护工程受到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降低地下水位,规范安全施工。假若基坑工程中的地下水流量不大,只增设排水工程就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3.4深基坑支护检测
高层建筑的特点决定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妥善安排支护检侧,确保对深基坑支护的全方位约束。尤其是在超高层建筑中,随着基坑的加深,支护就会增加变形或者位移的几率。深基坑支护位移不具有突发性,工程人员能够看出细微的端倪,为此应该利用管控检测的方法,检测深基坑支护周围土体结构的变化。进行恰当的全方位监测,及时掌握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进度,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通过合理的监测手段,可以将基坑支护的要点部位及结构完整性、位移、变形和强度等指标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需要加强监测的强度与频率,确保支护工程的整体质量。
3.5土方开挖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重点在于土方开挖。在规模较大的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扬尘、土尘不可避免,其对于施工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干扰。为了提升现场的安全与清洁,需要用合理的开挖技术,控制清土速度,降低污染,保证开挖与清土的和谐性。一旦出现施工隐患,应该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控制,立即停工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
4结束语
总之,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该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把握施工的关键点,引进国内线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支护技术,确保深基坑支护技术与我国地质结构相吻合。同时,探讨总结技术要点与问题,对管理和施工设备上出现的弊端进行改进创新和实验研究,提高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稳定性。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安全意识,有效应用各种支护施工技术,提升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及整体质量,确保深基坑施工能够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志龙.探究高层建筑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5):20-21.
[2]徐君诚.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208-208.
论文作者:高洪岩1 高向宇2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深基坑论文; 基坑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土方论文; 结构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