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城市发展看城市供热体制改革论文_冉佩珩

从现代城市发展看城市供热体制改革论文_冉佩珩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551700

摘要:文章分析现有城市集中供热体系中的弊端,以及电力生产形势和供热方式的转变,展望未来城市供热的发展方向,并针对目前城市供热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供热体系改革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城市;城市供热体制;电力生产形势

1引言

目前我国采用的城市供热方案为北方城镇集中供热的方式,此种供热方式开始与上世纪50年代,满足初级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并且在上世纪70年代逐渐完善,并对当时环境下比较紧张的能源供应问题进行有效的缓解。但是此种供热方式的供热管网和企业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性,且长期的计划体制下的供热企业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并促进供热行业的发展,需要从目前现代城市发展角度来看待城市的供热体制问题,建立其与目前市场经济特点和现代化城市特点相适应的新型的城市供热体制。

2现有城市集中供热体系的弊端

在目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的大环境下,我国加大了对能源结构调整的力度,使得目前社会的能源供应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且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所以对于城市供热质量和方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使得现有城市集中供热体系中的问题不断暴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集中供热的经济性问题。对于我国的热电企业来说,其主要作用是进行城市供热,且在非供热期间进行电力生产,属于非盈利性质的公共事业单位。但是在近年来煤炭价格高居不下,热电联产电厂的利润随之下降,从技术经济角度来看,其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供热管网维护和建设,且在管网输送中具有较大的热量损失,使得热电联产的供热方式表现出经济性较差的现象,此问题在燃煤锅炉集中供热模式中更为严重。而且随着北方供热系统中设备和管网老化问题不断加剧,也增加了设备检修与维护的费用,以及供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是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冬季北方雾霾问题的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就与北方供热有关,这是由于供热企业的供热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煤炭,所以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还会产生二氧化硫以及其他有害气体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

三是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供热过程中管道中充满具有较高压力和较高温度的水,但是随着供热管网及设备的老化问题,容易出现“跑冒滴漏”的问题,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引起安全事故。

四是占用较多的空间和土地资源。这是由于早期的供热企业通常建立在城市中心,其与换热站等占据大量的地上土地资源,而地下供热管网则占据较多的地下资源,导致城市空间资源越来越紧张。

3电力生产形势与供热方式转变

目前我国的电力生产形势和供热方式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存在发电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根据电力相关部门的统计,近年来我国发电企业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但是存在较为严重的发电机组闲置浪费问题,表现为实际产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二是分析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可知,我国目前的电力企业过网费较高也增长较快,而且销售电价也较高,这就导致了电力消费受到限制的问题,对电力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以及电力企业的开工率造成一定的影响。三是燃煤发电企业的机组利用小时低且利润偏低,而输配供电系统过网费用反而高居不下,说明目前我国的电价在输配供电侧具有较大的下调空间,需要对输配供电侧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四是电力供热具有可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目前电力供应过剩的情况下,应大力采用循环经济模式,热电联产企业改造为大型循环流化床热电联产机组,推动火电机组“烟塔合一”技术、设备技术创新等,落实清洁节能生产,废气废渣废物循环利用,实现企业环保指标近零排放,则会推动电力供热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有效缓解发电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

4今后南方城市供热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南方还未全面采取集中供暖的政策,供暖方式以自供暖为主,目前贵州省六盘水市、毕节市正在开展部分区域供热企业水暖循环供热试点。目前,我国南方城市的供暖方式主要有中央空调集中供暖、分散式家庭空调采暖、电暖炉、户式燃气炉等。其中各种采暖方式均存在不同的优势和特点。针对目前的采暖形式,电采暖方式应用较多,主要源于其低碳环保、节能、灵活等优势,预计未来会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可能成为未来供暖的“主力军”。

根据相关的分析评估,目前认为电采暖方式会成为未来南方城市供暖的新方向。

(1)气象条件。南方城市比较湿冷,以电热地膜为代表的供热方式可以更好地去除房屋内的水分,减少湿度。达到舒适干燥的目的。

(2)能源状况。南方地区的电力资源相对充沛,且以水电为主,随着光伏发电和核电的不断兴起.,电力的成本会更低,因此采取电供暖更能有保障。

(3)节能环保政策。电供暖方式以电为资源,低碳环保,无污染。智能供电系统还能有效地进行分室控温,最大限度的避免能源的利用。并且电能的利用更具灵活性。

(4)居民习惯。空调采暖具有冷热不均的情况,容易头热脚冷,不符合居民生活习惯。采取电热地膜采暖,能够做到室内供热均匀,舒适性大大提升。

5加快供热体系改革的建议

5.1开放供热市场

前文分析过目前的供热方式仍存在较大的垄断弊端,容易导致政府无法对城市供热公司进行价格和供热质量的双重限制,也导致目前的城市供热公司利润过高、火电供热企业亏损,居民供热费用又过高。但是在目前电力供热、燃气供热和太阳能供热等多种供热形式下,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条件,且可以将热用户从集中供热管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自由选择供热方式,且在市场环境下,无需对供热公司进行价格和质量的限制,通过市场行为则可以完全取代相应的规制部门。而且供热市场的开放,则会促进城市供热公司选择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供热方式,并努力降低供热成本,提高供热质量,并能促使供热企业加强对供热技术的研发和改进,提高供热技术水平,并带动相关供热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加快新型供热方式和设备的研发速度。

5.2完善供热立法

目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仍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上进行限制,所以需要加快供热立法的进度,在相关立法没有出台之前,可以采用反垄断法对目前的供热管理办法或条例进行规范。而且在未来供热方式逐渐市场化的过程中,更是需要相关立法来保障用户的相关权益,并有效解决和防止供热纠纷的发生,减少供热矛盾,促进供热企业和热用户之间的和谐。在立法规定中,应充分尊重热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利,还需要对供热收费方式进行完善,确保收费方式的公平公正,并有利于保证热用户与供热公司、生产热源企业之间可以平等交涉。最后还要对供热质量监测机制进行完善,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供热公司供热质量的管理,提高热用户的供热质量。

6结语

我国目前的供热方式普遍存在供热经济性、环境污染、安全隐患较多以及占用空间和土地资源较多等问题,而且由于我国的目前的电力生产具有产能过剩和供热企业利润过高的问题,具有较大销售电价下降的空间,这也使得电力供热方式成为可能。并能促使未来的供热方式向市场化以及多元化方向发展。未来,为了降低供热费用、提高供热质量、完善供热方式,就需要进一步开放供热市场,并且对目前的供热立法进行建立和完善,此外还可以建立产热企业、供热单位与热用户之间的价格协商机制,并推动供热质量检测手段与工具的创新,对建筑节能标准进行重新修订,推动集中供热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来获得新生,促进我国城市供热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林. 我国北方地区城市供热行业存在的问题及供热体制改革思路[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7(2):128-129.

[2] 张永江. 从现代城市发展看城市供热体制改革[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19).

论文作者:冉佩珩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从现代城市发展看城市供热体制改革论文_冉佩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