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活动课程设置与实施——以绥化市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绥化市论文,为例论文,课程设置论文,幼儿园论文,欠发达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类型主要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生本位课程,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也无外乎此三种课程类型。其中,学科课程分为单学科与综合学科课程,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属于综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分为指定领域课程与非指定领域课程,指定领域的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课程[1];学生本位课程是指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于一体的新型课程[2]。 一、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生本位课程 学生本位课程在融合了学科与活动课程对立特质的同时,客观上也消解了这些特征,即在课堂上既要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体现儿童的主体性,通过活动,促进儿童主动探究。事实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两种课程的优势往往无法充分体现,这意味着原来课程的优势丧失或变得形式化。另外,如何做到对两种课程特质的兼收并蓄,对于教师来说的确是新的挑战。因此,学生本位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其设计在理论上是较为理想的,在教师的实际操作中是有难度的,其实施效果还有待正在进行的教育实践的检验。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均为数年来被中外的教育实践检验的课程类型,各具优势与不足,正是这两种课程内涵和形式的对立性,更彰显了两者并存的必要性,进而促成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从儿童全面发展的角度看,既要有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还需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生本位课程的并举也许更能成全儿童真正生命的成长,不必盲目否定某一方以求进步。 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历史背景,尽管国家几度进行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然而,活动课程的开展仍不容乐观,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二、我国幼儿园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 活动课程是根据儿童的经验或团体生活整合起来的课程,其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课程哲学观,所以又称经验课程[3]。活动课程是儿童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实践,进而获得经验的课程。这里的“活动”有身体的活动,更有思维的活动。活动课程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也不是教师用繁杂的问题控制儿童思维的走向;它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体性,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契合当下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现行的课程观,即幼儿教育应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和[4],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3]。 在我国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当中,可以从三个方面设置活动课程。 第一,开设真正的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是典型的活动课程,但这里的单元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并非是学科课程之后的课外延伸或补充活动,而是列入课表的正规课程。单元主题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并与所有幼儿共同探究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其呈现的形式为师幼围绕某个主题,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子活动,逐步达到主题总目标的过程,在实施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与亲身经历,旨在促进幼儿的自我发现。区域活动是指教师在活动区内为幼儿提供每一个活动内容所需要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探索、体验与发现[3]。因此,区域活动并非无目的的区角自由活动。 第二,引进国外的活动课程。如蒙氏课程、福禄贝尔课程等,这类课程属于以幼儿动手操作教具、主动探究发现为主的活动课程。诚如虞永平所言,只有将幼儿的经验和知识的获得看作是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才能从这里起步[5]。 第三,改造或创编的活动课程。幼儿园可以将科学领域、社会领域等五大领域的课程改造成活动课程,即这些领域课程不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是以幼儿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为主。但这类活动课程的产生需要较高素养的教师、相关的教学设施、社区资源等,以此种方式产生的活动课程在国内并不多见。当然,幼儿园还可以自行创编活动课程,这需要依靠本土化教育资源与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对某些五大领域课程只是改变了教学方法、手段或教学形式,适当加入一些游戏的做法,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诸多问题为主线,以层层递进的缜密教学环节作为轨道的学科课程,充其量贴近“学生本位课程”,但并不符合活动课程的特质,因为这种课程始终处于教师的高度控制之下,并非以儿童的自主探究、发现为主,因此这样改造的学科课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活动课程。 从活动课程设置的比例看。应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同层次的教育等因素进行设置。事实上,根据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即第一信号系统占绝对优势,以感知觉、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认知基础。而且,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并不是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兴趣、能力、良好的习惯等。因此,幼儿园活动课程设置的比例应占课程设置总量的多数更为合理。 纵观我国的幼教机构,系统地设置并有效实施活动课程的幼儿园并不多,仅限于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的少数优质幼儿园,如苏州市的金家坝幼儿园尝试结合本土资源创编饲养活动课程[6];昆山市实验幼儿园尝试将单元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整合在一起,即以单元主题活动课程方案为理论指导,按照单元主题活动的子目标在各区域投放材料,实施有目的的区域活动[7]。广州市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一轮课改的新增必修课[8],其幼儿园中活动课程设置的比例也较多。在这些幼儿园中活动课程占据了课程设置的主要阵地,彻底改变了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可以看到真正的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蒙氏课程及少数由五大领域课程改造的活动课程、自行创编的活动课程。事实上,我国多数中小城市,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数量严重不足,其实施效果更令人担忧。 三、绥化市幼儿园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 (一)现状 截至2012年,绥化市内共有137所幼教机构,其中民办幼儿园135所,公办幼儿园仅2所。绥化市内还有100多所无照经营的幼儿园,这部分幼儿园面积小,师资等条件较差,活动课程的设置无从谈起。现列举2014年3月调研的绥化市15所幼儿园的第一手材料,对绥化市幼儿园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加以详细阐述。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15所幼儿园中只有7%的幼儿园开展了单元主题活动,有13%的幼儿园开展了区域活动,且此两种活动只是学科课程的课外延伸活动,而非真正的活动课程。有7%的幼儿园开设了福禄贝尔课程或魔力猴课程;关于蒙氏课程的设置涉及的幼儿园相对较多,也仅占27%;至于改造或创编的活动课程并不存在。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以绥化市为例_幼儿园论文
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以绥化市为例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