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中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 年2 月--2014 年2 月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共计90 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 例,其中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抢救成功率及手术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中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围手术期;介入手术;优质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8-073-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突发性心脏疾病[1],临床中较为常见,其致病机理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和心肌坏死[2]。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体征为持续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心脏破裂、心律失常、心衰[3]等。此种疾病具有快速发病,且病情进展较快的患病特性[4],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由于这种较为棘手的疾病特性,致使抢救时间成为最重要的治疗因素,一旦患者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将面临最为严重的后果。
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方法为手术治疗。本文研究了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中围手术期的应用,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1 年2 月--2014 年2 月采用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共计90 例,其中包含男患者48 例,女患者42 例。所有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包括以下四种,分别是典型心前区疼痛、上腹部疼痛、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和心跳骤停,对应的患病例数分别是23 例、7 例、6 例和19 例;含有的疾病史共有三种,分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对应的患病例数分别是13 例、5 例和21 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包含男患者26 例,女患者21 例,年龄在42-86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5 4.23)岁;对照组包含男患者22 例,女患者21 例,年龄在44-81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5 3.93)岁。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影响实验的疾病;均签署知情协议书。综上所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体征、患病史等信息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一)常规治疗:对照组的45 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知识讲解与注意事项。在患者入院后,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其相关疾病做以讲解,使患者正确认识、了解该疾病;使患者了解入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如有问题可询问管床护士;(2)术中护理。在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静脉通道的通畅情况,对于抢救药物以及除颤仪的准备工作要用心,心电监护方面要密切观察。
(二)优质护理:观察组的45 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护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手术前护理。指导患者了解病情,并使患者保持卧位,必要时予以吸氧;陪同患者做入院检查,并保管好各项标本;督促患者正确的用药时间及方法;饮食中指导患者多食用清淡、低盐低脂[5]的食物,并对其摄水量做严格控制;讲解入院须知,术前须知等。(2)术中护理。
为患者做心理疏导,并通过监护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做以记录,为患者两路输液,同时准备抢救药品;抢救手术后与病房护士交接相关信息。(3)术后护理。对患者给予心电图、CT等检查,并在患者的生活方面予以相应护理,提供所需的各类服务,并指导患者用药、饮食等。
1.3 评价标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抢救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并在出院前发放调查,该问卷的主要评价标准为满意、一般与不满意,评定依据为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抢救成功率对比由上表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的高死亡率是医护人员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介入治疗能够较大程度的降低死亡率,为了使患者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特作此研究。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中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王小娟,张萍,马华.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493-2495.[2]陈艳.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32):100-101.[3]郭士金.急性介入手术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2554-2555.[4]王治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的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医学,2012,32(9):7-8.[5]徐以康,张月兰,田文.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22):3026-3028.
论文作者:方慧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术后论文; 《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