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922198403240010
【摘要】施工测量工作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贯穿于整个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技术工作。作者通过多年施工实践,总结了公路施工准备阶段测量工作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公路;施工准备;测量
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在公路施工建设项目中,各阶段的工程都需要测量,测量的准确性和测量速度对于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是施工企业顺利按图施工的技术保证,影响着公路施工工程的整体进度,对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设计、规划、施工等方面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测量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同时,专业素质必须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
在公路施工建设中,由于一些测量操作人员综合能力比较差,导致部分测量工作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提高对工程测量的重视、加强对工程测量的管理,对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对保证工程工期、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测量工作中,必须加强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测量人员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确自己的任务,懂得测量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做好每一次测量,使我们的测量工作在新时期公路建设的新形势下,更好的完成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二、编制测量工作方案
工程测量是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测量工作是一个内容繁杂、数据精度要求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大量数据的测定,又包括实际线型的测设;既有内业工作,又有外业工作。因此在开工前编制测量工作方案是十分必要的。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确定测量工作的各种资料依据。
设计文件和招投标文件是工程施工最重要的依据,施工人员首先要熟悉和了解设计文件,明确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掌握图纸、合同的主要内容及有关的原始资料。各种技术规范如《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沥青路面施工与验收规范》、《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工程测量规范》等,以及验收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是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依据,作为施工管理者和具体实施者,测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灵活应用。本单位的其他规章制度和技术手册也应作为测量工作的依据。
2.2测量工作的内容。
以实施工程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根据要求决定测量内容。测量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工作、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及竣工验收阶段的测量工作。
2.2.1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测量的主要内容为方案编制、交接桩、控制点复测、施工控制点的加密、施工图放样、土石方工程数量的审核等。
2.2.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测量是测量工作的重点内容,根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来确定测量内容,主要是各项工程的线型及高程控制、构造物几何尺寸控制等,同时要完成施工现场测量记录、内业资料整理以及各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工作。
2.2.3竣工验收阶段
工程完工后,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各部位结构在竣工验收前的各项测量指标自检,及工程量的核实、变更。
2.3测量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施工单位应确保测量员持证上岗,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测量仪器检验制度、操作手册等管理制度。
三、交接桩
由业主、设计单位向承包商提供平面控制点(如路线控制的导线点及大桥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点,在交接桩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点位的完好及与交桩资料的吻合,同时要做好交接记录,交接记录中应注明桩的完好性,有破损或与点位与资料不符时应注明且需各方签字认可,如控制桩不能满足路线控制要求时必须要求业主、设计单位重新交桩。要认真理解设计文件中有关控制点的等级要求及导线、桥梁控制网的精度,设计单位的测量精度及导线、桥梁控制网的布设是否满足勘测设计规范要求。如桥梁控制网的图形条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
3.控制点的复测
3.1准备测量仪器。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检验用于施工的各种测量仪器,并安排足够数量有资质有能力的测量员进行控制点的复测工作。
3.2复测结果。
复测结果分为三部分,即导线成果、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水准点成果。
3.2.1导线成果,应检查边长及转角与设计单位提供的成果的反算值的比较,差值应小于2倍的该级导线的测角中误差,边长应小于2倍的该级导线的测边中误差。
3.2.2平面控制网,在应检查边长及角度与设计单位提供的成果的反算值的比较,差值应小于2倍的该级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边长应小于2倍的该级控制网的测边中误差,同时应检查本身的角度构成的图形是否满足规范对图形闭合差的要求及相应等级的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的要求,水平角观测结束后,应按菲列罗公式估算测角中误差。
四、施工控制点的加密
控制点的加密在公路施工中不可避免,由于在公路勘察阶段,设计单位设的控制点一般间距500-600m左右,达不到建设过程中施工放样的点的密度要求,同时由于不可避免的少数点位的损坏、由于地物变化有些点位不通视、原有点位位置不理想等,也必须要通过加密来满足在施工过程中放样中对控制点的数量和密度的要求。控制点的加密一般要求与原设计的控制点的精度相同,导线点的加密应采用附合导线,应附合到原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点上,同时要注意加密点位应离开公路中线的距离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离开路线中线的距离为20―50m左右。水准点的加密应闭合到原设计的点位上,点位布置注意:在桥梁的两侧应加密;需要观测沉降的路段应加密;点位应布置在可靠、稳固的地方。控制点加密应采用严密平差,以检查点位的测设精度。对于桥梁控制点,应根据桥梁的形式、跨径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确定利用原设计网点加密或重新布设控制网点。加密点位的可靠程度要高,点位埋设牢固、无松动,点位埋设的地方应不易破坏、不易沉降等以保证满足以后施工的要求。
五、土石方工程量的审核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定线,放样精度需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定线桩位的密度应满足工地现场施工的要求。测量人员对全部工程的原地面线进行实际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计算,以作为路基横断面施工图和土石方工程计量的依据。测定工作应在原始地面线未被施工扰动以前进行;测定所使用的仪器精度及操作方法符合勘测设计要求与规程,测定结果应真实可靠。根据测定的原地面线绘制精确的施工横断面图,利用扣帽子等方法计算实际的土石方工程数量,与设计图给出的土石方数量清单进行比较,并制定合理的土石方利用、调运方案。
结语
测量工作是整个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测量规划是测量准备阶段工作的重点,同时又是指导各阶段测量工作的纲领。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工作既直接影响到路线的定线和高程系统的控制,又影响到施工过程中施工放样的可靠、便利,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工程土石方的数量的计量,涉及施工单位的直接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论文作者:张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5
标签:测量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导线论文; 公路论文; 阶段论文; 点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