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舞台艺术的魅力与探索_艺术论文

戏曲舞台美术的魅力与探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戏曲论文,舞台论文,美术论文,魅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从事戏曲舞台美术工作数十年,先后担任秦腔、眉户、华剧等剧种的十多部戏的舞美设计,对戏曲舞美进行了多方面的学习和运思。我以为,舞台美术的艺术生命在于创新。在创作设计中,既要继承传统的审美规律,又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力度。深入生活沃土,把握时代精神,更新艺术观念,强化自我意识,认识舞台美术的特性,直面息息相通的观众,热切追求现代审美观念,走出一条自己艺术风格的探求之道,应成为每个舞美设计者的追求目标。当然,这种探求与创造,必须注重舞台形象的整体观照,渲染人物行为与所处环境和情绪节奏上的和谐统一,始终与舞台整体创造同步进行。并且形成戏曲化的舞台画面,做到与灯光、服装、化妆的色彩相溶合,绝不能离开编剧、导演、表演综合创作的轨迹。

戏曲舞美设计无疑是戏曲艺术的二度创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是深化剧本主题思想、追求与演员表演、人物心理契合所产生的审美情趣。它与话剧、歌舞剧的舞台美术在展现戏剧演出的空间、环境、气氛,烘托演员表演、塑造人物形象,渲染人物情感等方面是相同的。但因戏曲有自己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规律,如高度的综合性,唱、做、念、打的表演形式,语言诗化,念唱韵律化,动作程式化、虚拟化,时空的灵活流动,充分调动观众的想象等等。故戏曲舞台美术的设计构思和艺术体现,应遵循戏曲艺术的特性和美学原则,适应戏曲观众的审美情趣,因而戏曲舞台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以景写情 情景交融

戏曲艺术在表现人物情感时,向来重视景物的描绘,采用触景生情、借景寄情、托物言志、景随情迁等艺术手法,以求情景交融,从而展现人物此时此地的独特情感。例如《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词融景物,景融情意,优美典雅,自然流畅。戏曲中景物的描述,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传统戏曲的演出,景物的描绘主要通过演员唱、念、做、打及观众的联想而创造“幻象”。当前戏曲现代戏、新编古代戏的演出,景物的展现,是通过舞台美术创造的可视形象和演员的表演来共同完成的。

在戏曲舞美设计中,应继承发展戏曲艺术的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特性。切忌纯客观地再现自然景物,而应认真分析剧情,体验人物对客观景物的主观感受。使舞美中的景物形象能渲染人物情感,烘托演员表演。并随着剧情的进展,人物感情的变化,以情设景,景随情变。艺术反映生活,必须对现实生活有明透的理解,必须在凝炼生活的具象中,以饱满的热情,执著地去表现时代生活的底蕴,使舞台美术与生活达到最佳的交汇点。我在眉户现代戏《留下真情》的舞美设计中,着意与剧作、导演的创作意图相默契,寻求鲜明的直观形象,创造舞台意境、氛围,力求以景写情。《月夜》一场戏,景是用砌末平台组成,使人有迈步犹如登山之感。当金哥与叶子两人坐在台下互诉八年恋情,惋惜因贫穷难以结合时,人物情绪阵阵升腾,一簇簇象征着桃花的花女出现,金哥抱起叶子缓缓地向前移步,天空现出一轮夸张了的圆月,景与人物表演构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给人以强烈地情景美的感受。又如新编华剧古代戏《杨贵妃》中的最后一场“马嵬坡”,剧情发展到迫使贵妃杨玉环自缢而死,舞台中景区从右上角至左下角现出一条横斜的白练,使景物与人物此时凄楚悲酸的情绪互为映衬。当杨玉环道出“棠梨有情收魂魄,来春开花白如雪”时,天幕即出现由红到白的朵朵梨花,点点欲滴,仿佛要掩埋玉环的尸体和填平这无底的悔恨。唤起观众对杨玉环命运由衷的同情和怜悯,更强化了杨妃的悲剧形象,也寓意着全剧的主题思想。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

传统戏曲景物设置的特色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实的砌末通过演员的表演动作和观众的联想,产生维妙维肖的艺术效果。如鞭实马虚,杯实酒虚、桨实船虚……。它与我国传统绘画的手法极为相似。如齐白石的《虾图》,虾实而水虚。通过虾游动的神态,表现出了水的存在。正象笪重光在《画筌》中所言:“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戏曲景物虚实的基本规律是大虚小实,远虚近实。利于演员动作者实之,妨碍演员表演动作者则虚之。实者为可视形象,既能独立存在,又能以点带面,诱发观众联想,并加以装饰美化。虚者,是非直观的可视形象,但通过实物和演员的表演,在观众思维中产生“幻象”,形成无中之有,如关门、上楼、下楼、上山、下山、涉水过河等等,画龙点睛,境生象外。过实则妨害演员表演,尽虚则无舞美可言,戏曲的综合美也就“不完全叶”了。

戏曲舞美设计,应努力继承和发展其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特性。用实点示景物特征,为演员创造广阔的表演环境,并通过演员的表演,再表现时空环境。以虚扩大艺术的境地,以实带虚,以虚补实,虚实相生。《杨贵妃》中的《醉酒》,远景以稀疏的几簇碧荷点染,犹有荷花满池之感,花实而水虚,以少胜多,实中有虚,虚中求意,以民族传统的审美视角展示出浓郁的民族色彩。不仅构成美的画面,也把握了人物心理不断变化所产生的情绪效应。观众不仅理解杨妃沉香亭期盼唐明皇前来赏心的优美环境,而透过沉静的荷花,又意寓着杨玉环痛苦孤寂的心情。又如《留下真情》刘姐家(一个富婆的家)的舞美设计,无过多豪华装饰,仅摆设了与演员表演相关的沙发与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平台,与之相呼应的是奔马雕塑与维纳斯塑像,组成舞台整体景观,以大写意且带装饰性的手法,展示了一个农村富裕家庭的环境,既显示了时空逻辑的合理性,又使实物世界向精神世界转化。不仅有利于演员表演调度变换,更蕴含着深层的意境,使观众油然联想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刘姐这一主人翁的奔腾精神及她致富后精神的追求。也使舞台整体显得清新、均衡、明朗、简洁。给人以丰富的生活感受和广阔的联想。

意象造型 变易美化

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写意”,且“坦白承认是在演戏”,讲求“假定性”。中国戏曲演出中的景物造型,不是照抄或摹仿自然景物的原形,而是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且进行美化、夸张、变形。车、轿舍去了车、轿的全貌,仅选用车轮加以装饰来点示,水旗是把液状的水演变为固状的波浪图案。风又是把听觉形象化为视觉形象(旗)。再如人头,是用红绸裹表现;盘中肉食,又用卷裹的红帽来替代;柴担、水桶等等,都进行了缩小和变形;城楼,不求其高度和厚度的真实,而用平面景展示;云片,则美化为五彩祥云图形,且以演员的表演来流动等等,都为观众熟知和理解,假中见真,真中见假,真真假假,妙不可言。

在进行戏曲舞美的景物造型时,应继承和发展这种写意的意象造型,抛弃自然主义的摹仿及追求廉价的“乱真”。更要避免让人难以领悟的“抽象”,力求达到似与非似之间的造型效果。为此,需“意在笔先”,“以意造型”。并对选用的景物形象进行美化、变易,以适应全剧艺术格调的需求。在《杨贵妃》的设计中,我用了两根贯穿多个场次的柱子,开始拟用立体硬片绘制,后来试用有装饰花纹的塑料板,均不理想。最后改用两条透明的尼龙纱,装饰全箔剪刻的唐代图案,造成似柱非柱的写意形象,达到和剧情吻合的效果。再如《杀嫂》,以往演出,多在舞台正中设置武大郎灵堂(白帐、灵牌、灵桌、蜡台、香火等)。我没有遵循“三出发”(从剧本出发,从剧本提示出发,从人物出发),而是在灵堂这一特定环境中,抽象地以黑幕拓出两条横竖的白色幕条,且交插在一起,投射以淡淡的蓝光,潘金莲痴呆呆地站在横条幕下,慌乱、失神、恐惧不安,这一画面,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寓意,使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开阔了表演空间,升华了主题思想,烘托了舞台气氛,给人以隽永的回味。

时空灵活 随戏流动

戏曲的时空运用,具有灵活、流动的特性,随着人物的上下场,演员的唱、念、做、打或打击乐、弦乐的渲染陪衬,随意表现出咫尺千里,呼风唤雨,天宫人间,瞬息万变的情境。如《三娘教子》是固定时空,《秋江》是流动时空,《张古董借妻》的城门内外是并置时空,《杀惜》是重合时空,《借扇》中悟空钻入钻出铁扇公主腹中的表演是意象时空,《梵王宫》的含嫣与花荣一见钟情的“定格”又是凝固时空等等,不一而足,俯拾即是,丰富多采,变化无穷。著名戏剧理论家黄佐临先生在论述中国传统戏剧显著特征时写道:“流畅性,它不象话剧那样换幕换景,而是连续不断,有速度、节奏和蒙太奇,伸缩性非常灵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做任何表现”。在戏曲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中,很多编导继承和借鉴了传统戏曲时空的流动性与伸缩性。《杨贵妃》中的第三场,杨国忠为自己在长安城郊营造“杨府”,苦役们遭受鞭抽、马踏,鞭声、斥责声、呻吟声汇成一片。天低云浮,远处几株垂柳摇曳,舞台美术设计刻意引导观众视线进入空旷孤寂沉闷的情境之中,似有人动景动之感。《留下真情》中的两块流动砌末平台,时而见桌,时而见门,时而是雕塑底座,时而又是摆设茶具及电话台杌,达到人动景变,景变戏移的流动效果。拓宽了舞台想象的心理空间,保持了时空灵动和人物情绪的节奏流畅,提供了“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流动变换的演出时空。这是借鉴于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假定性和写意性。让舞台时空自由流动,让观众去尽情联想,将再创造的主动权交给观众去发挥,这也是完全符合观众观赏口味的。

破框推墙 扩展空间

演出戏曲的古戏楼,一般为三面观众的伸出式的方形舞台,如我省三原县城隍庙戏台,丹凤县船帮会馆戏台。清代宫庭戏台,建造了三层空间的舞台,如北京故宫的畅音阁戏楼,颐和园大戏楼,其特点是借各层空间任意表现天上、人间,随着剧情的发展,改换环境时空,扩大演区空间,增强立体感。西安易俗社剧场在二十年代装置了转台,且有巨大的台唇伸于台框之外,以便扩大演区,贴近群众。近半个世纪以来,戏曲的演出都被装入镜框式舞台之中,让乐池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台唇内缩,缩小了演区,增大了与观众的距离。

当前戏曲演出的舞台走向多样化,除镜框式舞台外,还有中心式舞台,伸出式舞台,开敝式舞台及各式各样小剧场舞台不断涌现。戏曲舞美设计应创造适应多样化舞台形式的舞美形象。即使在镜框式舞台内,亦可破框推墙,扩大演出空间,表现更广阔的场景。华剧《杨贵妃》中《进宫》一场,舞台远景运用了透视法绘制出宫殿,中景平台一条红毯直铺台口,杨贵妃上场是从乐池背向观众缓缓直步舞台,这一布景设置调度,有力地刻划了人物入宫时复杂的心绪,也调动了观众的视觉,强化了舞台幻觉的深远感。再如秦腔《楼台会》,场景的宁静,爱情的忠贞是舞美设计的主导,我以清素、淡雅为基本色调,利用舞台无幕区地槽的深度,摆一小斜平台,梁山伯由地槽徐徐拾级而上,表现了人物跋山涉水,满怀欣喜登楼会见祝英台的戏剧情境,增强了舞台画面起伏和纵深的立体感。在表现楼台内景时,没有使用墙壁,而是用横贯台面的淡绿色竹帘,低垂在白玉雕花基石上,帘后修竹绰约,山石玉立,使内外景物同时展现。这一设置,与人物难割难舍、沉郁忧伤的心情紧紧相扣。美国著名舞台美术家罗伯特·埃德蒙·琼斯说:“设计家的唯一目标,就是要证实演员艺术,并使之崇高化。”此一景物的设置,即欲达到景物与人物情绪的契合。

当代戏曲艺术,其内容是丰富多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剧种繁多,流派纷呈,表演艺术不断向更高层次升华。因而戏曲舞台美术设计家应追求多样化,赋予景物以新意、以生命力,使戏曲的综合性艺术达到红花绿叶两相宜的境地,增强演出的感染力,使观众得到艺术美的愉悦。愿戏曲舞美的同行志士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构筑充满舞台生命力的艺术形象,把戏曲舞台美术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标签:;  ;  ;  ;  

戏剧舞台艺术的魅力与探索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