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头痛发作期和缓解期,历代中医文献和现代中医临床的研究均未能对偏头痛的分期治疗的病机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运用中医伏邪理论可以较合理解释偏头痛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临床特征,通过运用规范化、标准化的偏头痛中医证候研究的结果,总结出偏头痛致病的伏邪属性为风、瘀、痰、热,其病位在肝。并由此总结出偏头痛中医病机的性质为本虚标实,其本虚是肝肾阴虚,标实为风、瘀、痰、热。此研究结论为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偏头痛分期治疗思路提供了依据,对于偏头痛中医药治疗水平的提高有较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偏头痛,分期治疗,中医病机,伏邪理论【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26-02
现有的中医病机理论很难全面解释偏头痛发作和缓解的现象,因而也就阻碍了偏头痛中医临床研究的进展,现试用中医伏邪理论来探索偏头痛的中医病机,期望能够为偏头痛分期治疗病机理论的完善做出贡献。
1. 伏邪理论的形成及现代研究应用1.1 中医伏邪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来的理论。伏邪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字面来解释,伏者“潜伏”也,邪者“邪气”也,即潜伏在人体内的致病因素。
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于伏邪的来源、形态、潜伏部位、发病特点等多有记载,伏邪初见于《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中所指“寒、风、暑、湿”皆为“伏邪”。清代叶子雨《伏气解》也有“伏气之为病,六淫皆可,岂仅一端”的论述。由此可见“伏邪”作为致病因素,既可是外感六淫,也可见于内伤诸邪。
关于“伏邪”的部位,晋代王叔和认为寒毒中而即病者为寒,中而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至夏变为暑病,他认为作为伏邪的寒毒是藏于肌肤之间。宋代庞安时认为“邪伏少阴,伏气为病,谓非时有暴寒而终, 伏于少阴经,始虽不病,旬月乃发”。
在这里少阴被认为是伏邪所在的部位。 明清时期由于温病学说的流行,伏邪理论得到长足发展,明? 吴又可在《瘟疫论》 中提出“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伏于膜原,发为瘟疫。”明确指出了伏邪的部位在“膜原”。因此可见由于疾病的不同“伏邪”所在的部位也多有不同。
伏邪致病有以下特点:隐匿潜伏,逾期而发,暗耗正气;发作有时,频发久发,进行性加重,病情缠绵;病发于里,深重难疗。
同时伏邪致病还存在正邪相争的病理过程,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关于伏邪致病的机理,明代张介宾云:“ 不即病者,至春夏则阳气发越,营气渐虚,所藏寒毒,外合阳邪而变为温病。”《素问集注》:“冬伤于寒,邪不可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发热,发为温病。”总之,以上文献记载均说明伏邪的致病特点为“因时而藏,待时而发”。并由以上论述可知伏邪是指人体感受外邪不立即起病,伏藏于体内待到正气不足而发病的病理因素。
1.2 应用伏邪理论对现代疾病病因病机的研究伏邪理论已在临床多个系统疾病的中医诊疗中被广泛应用,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如靳宏光等在对冠心病进行临床研究时结合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提出的“伏邪”理论,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是在本虚基础上的“伏邪”发作,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在前期由于伏邪内藏,蕴结成毒,伏于血络,但此时机体正气旺盛,正能胜邪,邪气内藏,伏而不发,到急性期发作时体内正气虚弱,正邪交争,正不胜邪,触动而发;缓解期则“正能胜邪,邪气内藏,伏而待发”。 由上可知,伏邪理论对于发作性疾病的病机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合理解释在急性期发作时病情甚笃,缓解期无证可见的疾病发展过程。这种分而论之的病机理论更符合临床特征,能够为临床治疗原则的制定提供比较可靠的理论支持。对于同是发作性疾病的偏头痛分期治疗的病机研究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运用伏邪理论探索偏头痛分期治疗的病因病机2.1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符合中医伏邪致病的特征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病,其临床分为头痛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头胀痛或跳痛,多伴有恶心,头痛持续时间为4 小时至3 天,每次发作间隔时间从数天至数月不等。
2.2 以往偏头痛中医病机的研究难以全面解释偏头痛的临床表现第一,偏头痛在中医学中属于“头风”“偏正头痛”的范畴。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位居高巅,三阳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脏精华之血亦皆注于此,外感六淫及七情内伤均可侵犯头部而导致头痛的发生。正如《医宗必读? 卷之八》所述:“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故天气六淫之邪,人气五贼之变,皆能相害……此虚痛也”。同时还认为“脑为髓之海”,主要依赖肝肾精血濡养,若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气郁化火,阳亢生风,风阳上扰巅顶,则易发头痛,说明引发头风的脏器主要责之于肝。另外古典文献对头痛的分类也多有论述:如《素问? 风论》中指出头痛的发生其主要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头痛的见症;李东垣在《东垣十书》中记载了根据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朱丹溪在《丹溪心法? 头痛》中论述了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王清任在《医林改错? 头痛》中着重提出了瘀血头痛的概念。这些论述均是用传统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对头痛分型进行的总结。
2.3 运用证候研究的方法为解释偏头痛分期治疗的中医病机提供依据300 例患者临床资料症状学研究统计结果显示:①偏头痛急性期患者症状数及症状积分均大于缓解期,说明急性期病情较缓解期为重,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这种情况间接说明了分期治疗的必要性。②偏头痛发作时头痛且伴有眩晕症状者占有较大比例,头痛和眩晕二者皆为风邪之表现;另外偏头痛发作多为胀痛或跳痛,也符合风邪作祟的特征。以上结果一方面说明了偏头痛中医分期辨证论治的必要性,另外也为运用伏邪理论解释偏头痛的中医病机提供了证据。
2.4 引发偏头痛伏邪的病理属性及病理机制根据我们300 例偏头痛临床证候研究的结果可推论引发偏头痛伏邪的病理属性:①偏头痛急性发作时的头痛性质多为胀痛和跳痛表现符合中医风证的特征;头痛部位固定符合中医血瘀证的诊断标准;证候观察的结果认定大多表现为热证;痰浊头痛证的存在以及偏头痛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的症状均提示痰邪在偏头痛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由此可推论偏头痛发作时的病邪属性多为风、瘀、痰,热。②偏头痛缓解期症状统计患者多有心烦易怒和腰膝酸软的表现,其证候确认多表现为肝阳上亢证,而肝阳上亢的原因又多是阴不制阳或肝阳独亢,这也间接说明偏头痛患者大多存在肝肾不足或肝气不畅,因而容易导致肝风内动的发生,其病邪部位可责之于肝。③根据以上运用伏邪理论对本组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和证候特征的分析,可以推论偏头痛的中医病机为:偏头痛患者平素多有肝肾不足或肝气郁结,因气血不畅而容易产生痰瘀热内停形成伏邪,若再遇到疲劳、情绪不畅等外界不良刺激时容易引发肝风内动,并引动瘀、痰、热之伏邪,风瘀痰热单一或共同作用于机体导致偏头痛的急性发作。再进一步则可确认偏头痛病机的性质为本虚标实,其本虚是肝肾阴虚,标实为风、瘀、痰、热。这种依靠临床研究结果对偏头痛中医病机的总结不仅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对病机的推理方法,而且是以规范化、标准化的中医证候研究为基础,以临床统计数据为依据、进而得出符合现代循证医学研究方法的结论,因而更具有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3. 结语偏头痛是一种难治性发作性疾病,其发病表现符合中医“伏邪”致病的特点,运用中医伏邪理论可以较合理地解释偏头痛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临床特征,对于偏头痛中医分期治疗思路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相信通过参考前人对中医伏邪理论以及与现代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运用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总结出在偏头痛的发病中“伏邪”致病的性质、部位以及诱发因素作用的机理,并进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防治原则,对于偏头痛中医药治疗水平的提高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1],2015,42(9):1707-1708. 倪进军,赵艳敏,王铃清.偏头痛中医分期治疗与辩证分型研究的不足及对策[J].辽宁中医杂志,41(8):1632-1634.[2] 张锦,对《皇帝内经》中“邪”的理解[J]. 光明中医,2013.28(8)1544-1545[3] 张鑫, 张俊龙, 郭蕾, 等. 伏邪特征的诠释.[J] 中医究.2006.19(4):11-14
论文作者:赵艳敏1 倪文璐2 倪进军3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偏头痛论文; 头痛论文; 中医论文; 理论论文; 医病论文; 机理论文; 症状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