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子宫出血病理以及产科因素研究论文_丁静梅

产科子宫出血病理以及产科因素研究论文_丁静梅

靖江市人民医院 江苏靖江 214500

摘要:目的:探索产科子宫出血病理以及对产科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产科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50例子宫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该已经接受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剖析,探索子宫出血的病理以及产科因素。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子宫切除病理与指证方面,宫缩乏力患者7例,占14.0%,子宫切口感染患者10例,占20.0%,胎盘异常患者24例,占48.0%,包括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以及胎盘早剥。其他病理9例,占18%。且50例患者出血量均超过自然分娩状态或剖宫产状态下的出血量,也即>500ml。此外,包括产次、剖宫产史、胎盘植入、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因素在内,不同因素与子宫切除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尤其是产次越多,患者产后大出血发生几率越高。结论:确定产科子宫出血病理,明确产科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帮助降低孕妇发病几率,更好的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科子宫出血;产科因素;回顾性分析;研究

产科子宫出血是临床上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影响正常分娩的主要性因素之一,在临床实践中,若不能够有效的对其分析,研究和采取措施,将会大大增加危险几率[1]。同时,在临床上,保守治疗被广泛的采用,而一旦保守治疗失去功效,则多数患者子宫被切除,以此提高产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这一举措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身体负担,由此可见,强化对产科子宫出血病理以及产科因素的分析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索产科子宫出血以及产科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50例子宫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44岁,平均年龄为(24±3.2)岁,50例患者均接受了子宫切除手术,其中初次分娩患者21例,另外29例患者均具有分娩史,且其平均分娩次数为(1.2±0.5)次。在50例患者中,最小孕周为32周,最大孕周为38周,平均孕周为(36±2.1)周,平均妊娠反应次数为(3.5±2.1)次。

1.2 诊断标准

依据产科子宫出血评价标准,其中在自然分娩状态下,产妇分娩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或者再剖腹产状态下,产妇分娩24h内出血量超过1000mL,则视为产妇分娩24h内出现较为严重的子宫出血症状。临床计算产妇分娩24h出血量可以采取面积计算法、称量法、容积法三种手段,通常情况下,称量法与容积法因其操作方便,且准确度高而被广泛应用。

1.3 方法

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子宫出血严重,均在临床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治疗期间给予50例患者4%甲醛治疗,以此起到固定常规石蜡切片,辅助染色。与此同时,还需要给予患者巨检和镜检措施,实现对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和超常胎盘部反应的检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临床研究指标,其中包括:分娩方式、孕周、产后出血量、孕次、出血原因、胎盘状况、子宫切除状况等等[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所有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表示统计结果。其中P<0.05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分析发现,子宫切除病理与指证方面,宫缩乏力患者7例,占14.0%,子宫切口感染患者10例,占20.0%,胎盘异常患者24例,占48.0%,包括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以及胎盘早剥。其他病理9例,占18%。且50例患者出血量均超过自然分娩状态或剖宫产状态下的出血量,也即>500ml。

此外,在产科患者子宫切除影响因素分析过程中,包括产次、剖宫产史、胎盘植入、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因素在内,不同因素与子宫切除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尤其是产次越多,患者产后大出血发生几率越高。

3 讨论

首先,通过本文的研究,子宫切除与致使产科子宫出血的因素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子宫切除术是临床实践中用于抢救产科子宫出血患者,避免孕产妇因出血而发生生命危险[4]。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子宫出血量超过2500mL时,胎盘异常所占的比率明显升高,并且随着出血量的增加,这一比率在持续增高,由此可见,胎盘异常因素是子宫大出血的主要性因素[5]。而从子宫切除病理以及指证方面研究发现,中胎盘因素和宫缩乏力是最为突出的两个因素,子宫切除以后,胎盘植入被临床诊断证明,由此可见,胎盘因素在临床实践中是影响子宫切除最为突出和关键性因素,其中又以胎盘植入是最大影响因素。而胎盘植入隶属于子宫出血病理因素范畴,为此,临床上应加强重视和研究。

其次,由于胎盘因素在子宫切除影响过程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从产科子宫出血病症的病理分析,其病理因素依次为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和超常胎盘部位反应三种。实践研究发现,因某种原因的存在导致绒毛存在于胎盘上,并粘附在子宫基层,孕妇分娩过程中,致使胎盘分娩异常,子宫内膜的吸附能力丧失,胎盘脱落异常[6]。而绒毛粘附在胎盘上且与淋巴细胞核中性粒细胞的距离相对较近,从而分娩过程中,致使胎盘脱离不正常,最终诱发产科子宫大出血。而胎盘植入的影响则是由于吸附在胎盘上的绒毛已经向子宫肌层侵袭,进一步加重了胎盘的脱离难度。超常胎盘部位反应则是由于在产妇正常分娩之前,中间性滋养细胞已经分部至子宫肌层,严重情况下可以到达患者血管壁,从而患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宫缩乏力,致使产科子宫大出血。

最后,统计发现致使患者子宫出血的因素较多,其中宫缩乏力、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早剥是最为常见和影响广泛的因素。宫缩乏力需要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麻醉药、抑制剂等药物,而前置胎盘则是相对于其他因素独立存在。胎盘早剥因素发生较早,一般自妊娠20周起直至分娩前,持续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莉,冯 浩,张 敏,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12例 的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9):770.

[2]马庆宁,程海东.宫腔球囊压迫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10):854-856.

[3]黄仰青.产科子宫出血22例病理及其产科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517-518.

[4]戚本华,张燕军,肖本熙.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产后随访研究.《广东医学》.2011年18期

[5]胡良勇,靳晓清.高红.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剖宫产后再妊娠胎盘附着异常的价值.《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年4期

[6]刘胜辉,李玉群,熊贤海.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放射介入治疗《实用临床医学》-2009年12期

论文作者:丁静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  ;  ;  ;  ;  ;  ;  ;  

产科子宫出血病理以及产科因素研究论文_丁静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