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期手术中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论文_莫兰范

广西武宣县人民医院 545900

【摘要】:目的:研究择期手术中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录手术患者108例,经随机分组后,实验组好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手术流程提前30min接患者到手术室完成护理任务;实验组则按照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来实施则其手术护理,病友护士长集中护理管理,进行人为关怀等护理干预工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中,有效降低了焦虑恐惧的状况,并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择期手术中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可有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并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增强安全感,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进行,并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择期手术护理中进行推广实施。

【关键字】:择期手术;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

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影响手术治愈效果的主要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医疗设备,更多的在于对护理对手术的影响。其中,手术室内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并对其紧张焦虑心理产生极大影响。在临床护理中,如何增加手术的安全感,并提高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成为现代临床护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介于此,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录手术患者108例择期手术患者,对其进行了临床试验对比护理,试验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录手术患者108例,经随机分组后,实验组好对照组各54例,实验组患者无肝、心、肺等脏器功能异常患者,均医师清除,无精神隐患,可完成情感交流,年龄44.2±6.5岁,对照组患者基本情况与实验组患者相同,年龄44.6±6.8岁,经数据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手术流程提前30min接患者到手术室完成护理任务,入手术室后,安排指定手术间,并独自进行等待手术,并按照需求来完成手术的交接班完善,手术前跟随麻醉师一同进入手术室,并对手术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并疏导其心理;实验组则按照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来实施则其手术护理,病友护士长集中护理管理,进行人为关怀等护理干预工作,接入手术室后,将患者进行安置,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待清晨完成交接班后,通过交接班安排,完成对手术巡回护士的全体麻醉守护。在疏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后进行麻醉、手术。

1.3.评定办法

焦虑状况:手术前一天与手术前30min,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按照中国焦虑自量表进行SCAI评定,共20项检测标准,每项的评定标准按照等级评分,1分:无;2分:有少许;3分:有中等量;4分:非常明显[1]。根据具体反映情况增加累计加分。

患者满意度和安全感调查:根据手术患者的安全感以及满意度来以调查问卷形式的记录调查,内容包括入室接单、专职人员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统计,每个项目按照4个等级来进行分属统计,主要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分属从1分到4分进行评定,平均分≥3分为满意,背刺调研共发108份,回收率100%。

1.4.统计办法

本次统计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来完成数据分析对比,技术卡方校对以t或X²来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前一天一级手术前30min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具体评分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针对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成为了关乎治疗成败的根本所在,如何抵抗心理的压力,实施人文关怀,则成为主要的关怀对抗形式,而近年来通过改变护理模式来提高手术的安全进行,则成为了主要应用管理办法。手术患者在对手术室内的护理办法进行管理中,主要在护士的陪同下来实施有效人文关怀,对焦虑心理以及共同护理干预来实现消除焦虑、恐惧等的内心不良症状[2-3]。在手术中如何调动患者的最佳手术状态,陈我给了主要的服务任务,对待特殊人群,应当实施特殊服务状况,并根据,集中管理作用并对服务对象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采取陪同、安慰等形式来实施心理干预,在集中管理的服务情况下,可有效的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并消除患者的负面影响,在促使患者神经、内分泌等功能的维持中,可取得药物同等功效,因此被视为精神性药物治疗。

在手术室内,这种高危风险环境中,对于手术施术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手术操作中,对陌生环境和孤独状态进行分析,可得出引起患者特异反应的根本目的在于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方面的因素,就在于患者对特殊环境的认知中,存在明显和指标内环境差异的不适感,会产生心率上的差异,进而影响达到手术的安全有效进程[3-4]。改良手术患者在手术室内无缝隙集中护理管理,并进行指标内的传统手术方式,并利用契机顺利完成手术。

有效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感,可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无缝隙集中护理管理,有效规划心理干预,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以及不安感,对复苏室内进行音乐、环境等方面的轻松缓解,可有效减缓焦虑情绪[5]。在治疗中,音乐可以有效消除不安的心理因素,而外界对心理造成的紧张度,通过提供适宜环境,可有效避免噪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影响。

在本次的研究中,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对手术护理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提高,而一直有护士陪伴的情况下,有计划的进行心理干预,也极大的减轻了患者对手术的多种不适。而经过两组护理的效果的对比中,也有效的保证了手术前择期手术的有效实施。并充分的利用了手术复苏室内的各仪器设备,有效的保障了手术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择期手术中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可有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并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增强安全感,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进行,并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择期手术护理中进行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郭春蕾, 施仲芬, 张小妹. 综合化麻醉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5):691-693.

[2] 刘影, 张玉琴, 刘静.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 医学信息, 2015(40):89-90.

[3] 杨剑云, 陈红剑, 伍梅珍.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外科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12):115-117.

[4]苏洁,周晓菊,薛卫斌等.多媒体集中式健康教育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4):437-438.

[5] Schimke I.Quality and timeliness in medical laboratory testing[J].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09,393(5):1499-1504.

论文作者:莫兰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择期手术中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论文_莫兰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