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512229)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电力设备事业快速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电力事业成为基础性的工作,其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此过程当中,配电网的建设是电力企业满足供电需求的基础,也是整个电力行业当中需要攻克的重大关口与难题。目前配电网的防雷接地设计是我国电力现代化建设当中的重点,也受到了相关企业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来看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日后的建设当中,分析雷电事故频发的原因,并且给出新的配电网接地设计要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电力;配电网;防雷接地设计
引言
在经济发展需求日益增强的背景之下,对于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的要求,相较于以往也越来越高。并且伴随着电网的使用量增加,雷击电网而引起的停电事故和跳闸问题也日益增多。为了保证功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有效电力输送,相关店电力主管部门和技术人员需要对雷电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电力配电网防雷接地设计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在设计阶段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这对于提高我国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提高供电输电稳定性具有着重大意义[1]。本文将从现状下存在的问题入手,找出目前接地系统设计可改进之处,并为未来具体发展提出建议。
一、电力配电网雷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配电网是电力系统运行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保障,其安全运行和可靠输电是电力系统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最低防线,其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电力输电系统工作能否正常运行。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破坏工作,或是由于使用不当等因素导致设备的损坏问题,会造成停电现象或是供电事故[2]。其中自然环境变化当中雷击事故是最为常见的造成停电的问题。自古以来,雷电事故都是引发火灾或其他灾害的重大原因,我国已经对此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在电网线路或其他供电设备上安装避雷针,避雷器等防雷方式,一定程度上已经减少了雷击事故。但就目前整体运营状况而言,雷击事故造成的损害依然会有会影响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有效性,其根本原因是配电网避雷装置的安装和接地出现了问题,如不及时维护的话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电力事故。
二、电力配电网防雷接地设计出现问题的表现形式
上文已经提到,电力供电网的避雷接地设计是避雷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可以有效落实可以大大减少雷击事故,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所谓避雷接地设计是配电网在遭受到雷击伤害之后,防雷接地设备能够将雷击产生的电流导入大地当中,本来就存在的电子相中和,就可以避免电力设备受到伤害。这个过程是保证电力安全的重要过程,也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过程,该问题在实际运营当中主要存在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电力配电网防雷接地的选择点不合理。由于接地装置的原理,其选择地点应当慎重考量,尽量避开干燥或有腐蚀性液体或固体存在的地方,尽量选择在潮湿电阻率较低的地方,由于不同的供电系统的选址不同,当地工作人员应该系统进行考察,多次考量之后选择最为合适的防雷接地点[3]。第二个问题是使用的接地电阻质量存在差距。由于我国整个电力系统发展起步较晚,与外国的差距较大,因此我国的电力运行公司在选择接地的电阻方面经验较少,会有很多企业选择接超标的电阻来进行雷电接地设计,这样会导致电阻没有办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当有雷电伤害时没有办法将大电流导入地面,导致供电系统还是会受到或多或少的伤害,这两点问题是在雷电地组设计当中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才能够保障设计满足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防雷接地设计中注意电极和导电材料的防雷要求
要想使防雷接地设计达到预期的目标,在使用材料方面一定要符合电力设备和国家要求的标准,如果导地的电缆是不符合要求的,在使用过程当中不仅没有办法稳定持续供电,而且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4]。在目前的多家电力供电企业当中,通常使用的是多股铜丝或钢绞线,作为电网的引线牵引,这种材料是基本符合供电要求的,但在设计和操作的过程中,从接地体到树干的接地线不能过长,并且应当注意留出一部分的电缆长度作为接地的接口,在埋设电缆的时候,也要注意周围自然环境对于电缆的损害,尽量避免排水渠或是水管,防止电缆受到腐蚀,影响供电效率。不仅电缆要注意材质,在接地螺栓处理时,也应当使用钢锌作为接地的导体材料,这种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分的影响,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电导性,可以保证有效的供电传输。在接地设备的系统连接处也应当保证螺栓的质量和连接紧密度。如果连接出现失误或者操作不正确的话,会导致漏电事故,存在严重危害人类生命或其他生物生命的危险,因此在安装完成之后一定要检查连接部位是否处理得当,并对于整个接地设计进行定期的更换与检查,防止出现由于老化而造成的漏电事故。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降阻剂来对接地电阻系统进行优化。降阻剂具有多种成分的导电体,而且性能较为长久和稳定,把降阻剂埋在土壤和接地体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提高电流的通电量,并且还可以减少土地的电阻率,在土地周围形成渗透的效果,这样让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接地系统的防雷效果,使得雷击有效地导入地面,减少对于供电系统的危害。
四、电力配电网接地设计的具体施工要求
如上文所讲现状下所存在的问题,配电网的防雷接地选择地点应当尽量在潮湿、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雷电当中的电流导入地面不受阻碍。如果附近有干燥或有腐蚀性物质的话,要尽量避开这种地方,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效能。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挖地活动的进行,以免对于市政工作和交通工作带来影响,也要尽量避免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在结束设计实施工作之后,要在附近立上警示牌,标明接地系统的存在,避免使其他施工触及到防雷系统而带来不应有的损害。在具体的操作当中也应当注意避免击穿事故的发生,在操作时接地体和金属物体或是电缆之间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或用金属物品作为连接为电器进行通路,可以有效地避免击穿事故的发生,同时接地体的埋藏深度要适当,通常在0.6米到0.8米左右。在安装时也要尽量与接地的引线进行对称摆设,这样能够有效满足雷击放电当中的对称效应,通过这种效应可以更好地将雷击中的电流引入地面,从而更好地保护电力系统。
五、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的故障当中,雷击事故一直是罪魁祸首,其发生可以直接降低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配电网的防雷接地设计,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雷措施,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供电配电网的防雷设计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电力工程者的努力,也需要具体操作者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才能够确保其稳定发挥作用。这要求我们意识到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并且在合理设计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展开接地实际工作,同时要对已经进行的活动进行及时的检查和反省,找出出现的问题并引以为戒,为以后的电力供电系统防雷接地装置积累经验,提出宝贵建议。如此才能够促进供电系统防雷配电网的发展,并保证国家电力的安全有效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赵迎刚.电力配电网的防雷接地设计相关问题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7).
[2]权继红,贺中桥.论配电网的防雷接地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3):175.
[3]黄秋美.电网规划的相关问题分析及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11期):111-112.
[4]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中低压配电网实用技术指导书[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肖连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防雷论文; 电力论文; 配电网论文; 事故论文; 电网论文; 雷电论文; 供电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