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将成节能减排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将成论文,节能论文,手段论文,能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12月19日,以“低碳”为主题的哥本哈根会议在没有达成任何法律约束性文件的情况下闭幕,一方面凸显了国际气候政治博弈的激烈,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发展低碳经济、遏制全球变暖成为“世界市长峰会”的主要议题。在促进节能、制止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能源审计或将成为重要的手段。
城市建筑的能源审计应常态化
资料显示,作为引发地球变暖的核心因素之一的城市建筑业,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到了总排放量的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业和工业领域。据统计,我国每建筑1平方米的房屋,平均碳排放量为0.8吨,包括建筑用电、采暖、照明、通风等方面,大部分能源仍是粗放型管理。建筑商只会考虑将使用成本附加到房产交易中,而忽略了建筑过程中的节能环保问题。并且,我国当前的大量建筑都存在结构、材料使用失当等缺陷,这些问题造成的高能耗、高排放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最大缺陷。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灯等能耗占全国能耗的30%左右。
“我国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和能源紧缺、价格上涨等原因,在客观上要求建筑能源审计工作被提上日程。”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近年来能源审计被重新提出,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是重要原因。“能源审计旨在从消费过程上减少浪费、降低损耗、合理利用,属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专业审计。”这位专家表示。
一般意义上的能源审计是指用能单位自己或委托从事能源审计的机构,根据国家和地区有关节能法规和标准,对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测、核查、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城市建筑的范围很广,如大型建筑、公共设施、政府办公建筑、商用民用中心、连锁行业建筑等,这些都属于高能耗建筑的范畴。能源审计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对能耗量的统计,更重要的是排除掉非常规能耗参数,准确定位能耗需求底线。有了能耗的基础数据,才能实施能耗监控,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方案。
鉴于此,能源审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一方面,对计划施工建设的大型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工作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存在较多能源问题的建筑整改也势在必行。能源审计不能只在工程前期进行,施工的各个能耗环节都是进行审计的对象。
政府办公建筑节能空间较大
相对民用、商业建筑而言,政府机关办公建筑能耗缺陷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大多数政府机关建筑存在时间较长,能耗设备、铺设结构、供给方式都没有考虑环保因素;另一方面,政府办公建筑的非营利性缺乏对使用者的约束动力,导致使用者节能意识不强,没有良好的节能习惯和行为。同时,缺乏专业的团队管理也是一个原因。
2009年3月,东莞市被广东省列为开展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示范城市,同批15栋建筑作为首批审计项目,全面展开建筑能源审计工作。“审计工作不是挑毛病,而是针对(能源)问题的诊断。”当地建筑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诊断”出能耗高的毛病在哪儿,将有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和节能工作的开展。同时记者了解到,东莞市15栋接受能源审计的建筑项目中,将近半数的项目是政府办公楼。对此,广东省建设厅勘察设计处处长章吉青表示,这一举动是为了落实国家建设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府部门要带头,“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的试点大多是政府办公楼”。除此之外,政府办公建筑也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
2009年5月湖北省首次建筑能源审计中,部分政府办公建筑浪费严重备受关注。据该省建筑科学研究所设计院完成的统计显示,经审计的44栋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平均能耗为84.9k Wh/平方米,最高值为15 1k Wh/平方米,最低为27.7kWh/平方米,两者相差5.5倍。平均能耗居于高位水平的原因除了大部分办公楼为非节能建筑外,办公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不强也是重要原因。如办公室无人不关灯,使用空调采暖同时开窗,办公设备长期不断电源等。
企业能源审计已逐步开展,
“能源审计”源于国际化企业机构。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亚洲开发银行(ADB)、欧盟(EU)和经济合作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都逐步开展了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最初主要用于安排节能项目,对取得节能贷款的企业必须进行能源审计,以确定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提高节能资金的使用效率。之后,英国比较大规模地通过能源审计调查行业和企业能源利用状况。与此同时,许多国际大公司为了节能或树立公司形象,对能源审计持积极态度。
而在当前世界能源紧缺和全球环境危机的情况下,能源审计可以有效地了解能源消耗程度、投入产出比例、设备的能源需求和消费结构等参数,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受到普遍重视。美国杜邦公司就有一批专业从事能源审计的专家常年在全球的子公司工作,确保投资项目的节能效益,提高节能资金使用率。
上世纪80年代,能源审计在全国14个省市11个部门40多个企业做过试点工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曾在中国举办能源审计培训工作,支持中国开展企业能源审计推广工作。通过国际合作,寻求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特点的能源审计,是政府推进社会节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但是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等原因,能源审计中政府主导的作用相对淡化,导致能源审计无法全面开展。“与节能减排相比,能源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但我认为能源审计是保障节能减排的关键”,河南省发改委办公室的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2008年9月15日出台的《河南省企业能源审计暂行办法》,使该省的能源审计初步有了工作依据和可操作性。
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家对能源产业的重视,地方政府对区域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能源审计的力度也在加强。云南省在2009年年底对全省200家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预计可使单位GDP能耗下降4.3%。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都先后出台了区域能源审计办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及地方性节能减排法案,积极开展对高能耗企业的评估和改造。通过能源审计的手段,对企业的能源消费状况、管理水平、利用效率、消耗指标、财务过程、综合利用及环境效果进行检查、测试、诊断、咨询和评价,排查节能障碍和浪费原因,查找节能潜力,提出整改措施,制订节能目标和规划,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能源审计政府职能不可或缺
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审计推广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能源审计制度和方法,总结起来,政府主导推动能源审计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做法。相关资料显示,日本能源审计由政府委托节能中心进行;荷兰政府对一些企业提供免费能源审计;上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补贴了大约5000万英镑的资金来进行能源审计调查,占能源部总费用的一半。
在我国,《河南省企业能源审计暂行办法》中规定:政府监管能源审计由能源审计机构根据县级以上节能主管部门制定的能源审计计划组织实施,所需费用从同级财政节能专项费用中列支。这一举措避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因能效改造而受影响,而政府的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举足轻重。
政府介入审计过程可以保障审计结果公正有效。如果没有公正有效的能源审计,将直接影响节能减排的效果。例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利润最大化,而无视生产资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这些都是违反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对于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用能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节能优惠政策、基金援助和节能技改优惠贷款等向能源利用情况好的用能单位倾斜。
能源审计是政府加强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有效监管的基础。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要充分履行节能行政管理的职责,以便于准确合理地分析评价本地区和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和水平,用以指导日常的节能管理,以实现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情况的监督管理,保证国家能源的合理配置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持续地发展经济。
对重点企业、单位进行能源审计,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通过能源审计,有利于政府了解用能单位贯彻国家能源方针、政策、法令、标准情况与实施的效果。能源审计以国家的能源政策、能源法规,各种能源标准、技术评价指标以及国内外先进水平为依据,基于能源审计可以使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中不排除通过行政手段督促一些高能耗企业做出生产结构调整、厂房设备整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