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分级评价研究——以闽侯县为例

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分级评价研究——以闽侯县为例

黄吉[1]2001年在《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分级评价研究——以闽侯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的耕地分级评价研究,目的是揭示区域耕地质量等级状况及分布,其对当地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耕地开发利用、农田基本建设以及耕地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闽侯县为例,在对该县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和分析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在全县选取367个代表性样区。通过实地调查、室内农化分析和查阅资料,将包括土壤属性、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内的22个因子作为参评因子,利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主导评价因子。依照理论和闽侯县现实情况分析,确定了有机质、CEC、坡度等8个因子为闽侯县耕地分级评价的主导评价因子,并根据多元回归方程求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然后,采用专家评分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分级指标和指数。在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的支持下建立各评价因子及评价单元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以动态聚类法建立耕地分级评价的数学模型,对闽侯县耕地进行分级评价,并且确定该县耕地的主要限制类型。 研究结果表明:闽侯县68.01%的耕地为二、叁等地,一等地仅占31.99%,说明闽侯县耕地以中、低产田为主,总体质量较低。全县耕地主要限制型为砂限制型、粘限制型、渍限制型、冷限制型、瘦限制型,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5.04%、12.58%、6.14%、12.17%、15.27%。因此,综合治理二、叁等地,消除耕地主要障碍因素,建立高产稳产农田,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是该县的重要任务。 闽侯县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主要有社会政策措施和经济技术措施,如耕地保护政策、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用养结合等。

郭亚淑[2]2016年在《福州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评价》文中提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通过改变地表的自然形态而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面临着潜在的退化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生态环境脆弱性日益显着。开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可为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这对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福州市中心城区及周边的闽侯县和长乐市为研究区,集成使用遥感数据、地形数据、气象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种数据源,综合运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向量机的遥感分类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和区域统计模型等研究方法,分别获取研究区2000、2005、2010和2014年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履被变化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演变格局,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履被变化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4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程度整体上增强,以建设用地变化最为明显,其次是耕地和林地变化。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之间均存在相互转化现象,耕地与林地之间的双向转化较为频繁。(2)研究区2014年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总体上不高,以微度和轻度脆弱为主,其中,闽侯县、晋安区、长乐市和马尾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低,主要为微度和轻度脆弱;鼓楼区、台江区和仓山区生态环境脆性相对较高,以中度、中强度和强度脆弱为主。在整个研究时段,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建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加深,山地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3)200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差异显着,其中,林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以微度和轻度脆弱为主,主要分布在闽侯县、晋安区和马尾区;耕地脆弱性以轻度和中度脆弱性为主,主要分布在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市和闽侯县;建设用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区域差异性较大,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和晋安区以中强度和强度脆弱性为主,马尾区、闽侯县和长乐市以中度脆弱和中强度脆弱性为主;未利用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以中强度和强度脆弱为主。(4)2000-2014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整体上造成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上升,具体表现为:林地转为建设用地造成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最为显着,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加深;其次是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也有所上升,且盆地地区较山地丘陵地区变化更为明显;水域用地和未利用地变化造成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不大。

黎启燃[3]2014年在《农地整理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用地供需矛盾显着增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占用部分耕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住十八亿耕地的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农地整理成为一个战略性的解决办法,但伴随而来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对农地整理也提出了由注重耕地数量向耕地质量提高、注重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转变的新要求。在农地整理项目施工之前进行生态环境的风险评价,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环境保护措施的科学依据,避免项目带来重大生态环境影响,促进“环境友好型”农村建设与发展。首先,文章依托闽侯县洋里乡廷洋村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将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思想进行结合,在对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深入理解与研究的基础上,对农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概括,并运用生态风险理论构建了研究区农地整理的生态环境风险概念模型;其次,对研究区进行了农地整理前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结合建立的概念模型,尽可能全面地识别了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风险的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地整理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获得各项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化分值;最后,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农地整理的整体生态风险评价,发现农地整理前研究区的生态环境风险综合指数为1.012,整理后为1.451,提高了43.4%,整体风险在减小,说明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且农地整理大大改善了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然而从景观格局单一方面来看,农地整理对景观格局所造成的风险是在变大的,故专门针对景观结构的变化来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环境风险评价,以更全面更深入的找到研究区生态风险变化的原因,在以上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了物元模型对农地整理后研究区生态环境风险所处等级进行评价,发现经过农地整理后生态环境风险处于低风险范畴。总之,该农地整理规划项目是科学可行的,但应将景观格局的思想融入规划中,应加强重视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张敏[4]2006年在《基于GIS的冀西北间山盆地区林地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进一步加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在人口-资源-环境系统中,土地资源处于最基本的地位。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协调好人地关系,必须对土地的适宜性进行精确的评价。林地适宜性评价属于土地评价的范畴,其任务是为研究区林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本论文以冀西北间山盆地区为研究区域,将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确定了冀西北间山盆地区现有林地(除有林地外的其他林地)、部分园地、牧草地、部分未利用地(荒草地、沙地和裸土地)以及边际适宜和不适宜的耕地为评价对象,以30*30栅格为评价单元,在借助数字高程、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模型探讨并建立林地适宜性评价因子空间及属性数据库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林地适宜性评价建立了该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根据选择评价因子的原则确立了用于冀西北间山盆地区林地适宜性评价的7个因子,采用训练区方法,即通过研究区现有林地生长状况与评价指标关系的模拟,对评价因子分级指标进行划分,在对林地生长状况描述时,是通过净第一性生产力来表征的,本研究中净第一性生产力是利用遥感数据求得NDVI,同时借鉴有关专家研究的NDVI与林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而得到的研究区林地的NPP;利用Delphi对各评价因子赋予权重,并依据阈值性加权指数和法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得到研究区评价对象林地的适宜性评价结果,探讨了各个适宜级的数量与空间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亚级的划分,即找出了各适宜级的主要限制因子。 林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高度适宜、中等适宜、边际适宜和不适宜林地面积分别为:1579.86km~2、4455.23km~2、2534.83km~2、1153.11km~2,分别占参评土地面积的16.2%、45.8%、26.1%、11.9%。论文根据研究区林地不同适宜级的单因子评价,找出不同适宜级的限制性因素,并结合研究区实际,对研究区造林树种与影响因子的空间格局关系进行分析,为研究区林业土地利用提供依据。

吴云青[5]2013年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适宜性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我国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简称挂钩)政策,多年来,挂钩对于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挂钩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政策本身的不完善和管理方法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由于拆旧区选择的不合理及其导致的各种问题成为制约挂钩政策顺利实施的重大障碍。挂钩工作的顺利开展亟需开展拆旧适宜性评价以为挂钩拆旧规划、挂钩拆旧审批提供参考依据。然而当前国内外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却十分鲜见。在梳理、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挂钩拆旧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挂钩拆旧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挂钩拆旧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天津为例,对其挂钩拆旧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比较。最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政策启示、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挂钩拆旧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叁个层次,涵盖自然条件、经济可行性、农民意愿和农村土地利用状况四个维度,共二十一个指标。(2)构建了挂钩拆旧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分别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加权综合指数法对拆旧适宜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兼容度差异度极大极小模型选择最优的评价方法。(3)研究了天津挂钩拆旧适宜性的特点。依据实证分析结果,将天津十个涉农区县划分为四个等级:最适宜等级为滨海新区;适宜等级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和北辰区四个近郊区县;临界适宜等级为武清区、蓟县和静海县;不适宜等级为宝坻区和宁河县。(4)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挂钩拆旧工作的政策建议。提出从实施差异化拆旧模式、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利益、拓宽挂钩拆旧筹资渠道、健全相关机制政策等方面保障挂钩拆旧的健康、可持续推进。

林小标[6]2017年在《东南沿海地区土地整理优先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时期背景下,土地整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更新与拓展,已成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在制订区域土地整理规划后,如何明确土地整理项目优先次序与地理位置却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方法。针对目前我国土地整理项目安排仅考虑行政单元指标分配及整理潜力,使得土地整理活动效果不彰、重复建设、无效建设,未能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等问题。本研究以东南沿海地区典型县市——福清市为例,提出了一个统筹考虑多种土地整理决策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模型,能够较好测度东南沿海地区土地整理的优先程度,为未来该区域土地整理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论文从研究背景与意义入手,分析当前国内外土地整理优先度研究的研究方向与存在问题;结合区域客观实际,通过权威文献引用率分析、专家指标隶属度分析、指标相关性分析、指标鉴别力分析等手段提取并筛选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继而计算并深入分析评价单元田块景观格局、自然地理条件、区位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经济状况、开发整理潜力等多种评价影响因素,剖析其与研究目的——东南沿海地区土地整理优先度的联系与驱动机理;标准化并组合赋权后运用改进TOPSIS综合决策方法求得研究区土地整理优先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排除已整理单元以及统计分析评价时点后2个年度土地整理项目,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与验证;最后得到研究区土地整理优先度的排序及空间分布,并对其进行概括、分级与空间分析,依此为未来东南沿海地区土地整理实践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土地整理优先度的因素是一个基于地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的相互交叉,彼此包络的复杂动态过程。对于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该基于全面性、合理性、地域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既能表现土地整理经典影响要素,又能反映研究区实际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2)经过修正与验证,福清市土地整理优先度高值主要分布于江镜、渔溪、镜洋镇等传统农业大镇及土地较为平整、交通便利、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优先度低值主要分布于远离福清市主城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便捷性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外围地带,如东张镇、城头镇、东瀚镇。(3)通过评价结果的空间分析与可视化,福清市土地整理优先度呈现显着的集聚态势。空间局部自相关结果显示福清市土地整理优先度呈一定的集聚特征,主要以高—高集聚、低—低集聚为主,空间上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渔溪镇、上迳镇、江镜镇、龙田镇等镇街及北部镜洋镇中部地区;空间热点探测分析结果显示福清市冷热点区域分布状态与空间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基本重合,热点区域基本位于渔溪镇、上迳镇至叁山镇、高山镇的西北—东南土地整理优势轴带上;冷点区域基本位于研究区靶型结构的最外围。

孙亚伟[7]2017年在《基于GIS的福州市后备宜建设用地潜力分析及其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尽管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叁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建设。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总量的逐年递增,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人地矛盾将日益尖锐。因此,开展后备适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数量潜力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对于科学掌握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统筹规划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用地需求以及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并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基于GIS技术,以福州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以《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为依据,采用分步式计算模型对福州市各区(县)的后备适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进行评价。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福州市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006.38km2,人均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0.2013亩,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较缺乏。各区(县)间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较为明显。从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面积来看,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量最多的地区为福清市,面积为283.53km2;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量最少的地区为台江区,面积为0.11km2。从人均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来看,人均面积最多的地区为罗源县,人均0.7831亩;人均面积最少的地区为台江区,人均0.0004亩。(2)从海拔高度来看,低于500m的后备适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为904.17km2,占到福州市后备适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面积的89.84%;海拔高度位于500-1000m的后备适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为102.21km2,占到福州市后备适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面积的10.16%。(3)从地形坡度来看,福州市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 0-20 和 6-150 的地区。分布在 0-20、2-60、6-150、15-250的面积分别 332.93km2、95.37km2、339.25km2、238.83km2,分别占到福州市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3.08%、9.48%、33.71%、23.73%,海拔高度低于500m的地区中,分布在0-20、2-60、6-150、15-250地区的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分别占到福州市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的33.02%、8.20%、27.54%、21.09%,因此,福州市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低于500m的0-20和6-150的地区,占到福州市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面积的60.56%。(4)福州市后备宜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质量分为四等,质量以中低等为主。其中,一等地的面积为155.83km2,占总面积的15.48%;二等地的面积为210.47km2,占总面积的20.91%;叁等地的面积为355.21km2,占总面积的35.30%;四等地的面积为284.86km2,占总面积的28.31%。

叶海荣[8]2007年在《闽江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安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流域是其重要的研究尺度。本研究以闽江流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学、管理学、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等多门学科理论,从分析流域生态安全胁迫因子和问题成因机理出发,建立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找出关键性指标因子,从流域综合管理的角度去探讨构筑流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方法和措施。本研究包括以下六部分内容:第一,阐述了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概括分析了生态安全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其研究进展。第二,在阐述闽江流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当前流域生态安的主要胁迫因子。第叁,探讨了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的框架,包括研究方法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权重的计算等内容,重点分析了指标常权和变权的计算原理。第四,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针对流域内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在“P-S-R”模型框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敏感性指标,建立起多层次结构的闽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5个指标,其中10个表征压力子系统,8个表征状态子系统,7个表征响应子系统。(2)引用“变权”对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动态调整,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并结合常权、变权组成四种评价方法,以闽江流域内各县市区及流域整体作为综合评价分析单元,分别计算了1990年和2004年的生态安全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级处理;四种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流域内各县市区生态安全度在一级划分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处于Ⅲ级与Ⅳ级之间,处于预警状态,部分县市区甚至一直处于中警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经开始退化,流域整体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3)经过比较,以变权——灰色关联度模型的评价结果为基础,采用生态安全动态度来定量地描述流域内各县市区生态安全度的变化速率,结果表明:除光泽县、武夷山市、建瓯市、永安市、宁化县生态安全度略有下降外,其余县市区都有小幅度的上升;下降幅度较大的是光泽县和建瓯市,上升幅度较大的是德化县、福州市辖区和泰宁县。(4)引入指标贡献度与指标障碍度分析了反映生态安全中存在的限制因素,以及各指标在生态安全度中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每一个指标至少是一个研究单元生态安全度的主要障碍因子,但各个研究单元的主要障碍指标有一定的区别,不同年份也存在一定的变化。大多数研究单元排在第一位的指标的障碍度均超过10%,2004年各研究单元生态安全度的障碍指标呈现区域性的特点,所处不同支流存在不同的主要障碍指标。第五,在前面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变化、社会经济系统变化叁大类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闽江流域生态安全度变化的驱动机制。第六,阐述了流域综合管理理论,并在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闽江流域现行管理模式的弊端,以及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构建出一套流域生态安全调控体系,包括建立流域综合管理协调委员会、完善流域生态管理法律法规与监督执法体系、完善流域资源环境规划和建设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流域综合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立流域综合管理公众参与机制、建立流域综合管理资金保障体系、建立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体系。

余灿鑫[9]2010年在《基于3S的福州市典型水源地水库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社会公众生态意识不断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健康的观念也深入人心。特别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水源地水库流域的生态环境也格外关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作为地球表层最突出、最明显的景观标志,在区域或流域尺度上进行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研究,可以高效、准确的掌握水源地水库流域的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水源地水库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高程数据和TM遥感影像为基础,并结合3S(RS、GPS和GIS)技术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对东张水库、山仔水库和白眉水库这叁个水库或水库周边流域以及库区一重山范围内进行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研究,进而在确定各地类对水库水环境非点源污染负荷参数的基础上,对叁水库水体的非点源污染(总氮、总磷)分别从整个集水区域和水库一重山范围内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最后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叁个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多角度和多时相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流域软件BASINS3.1的技术支持下,结合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分别描绘出福州市叁个典型水源地水库或水库周边流域的边界和库区一重山范围内的边界。(2)以叁个水源地水库或水库周边流域以及库区一重山为研究对象,在分析TM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缨帽变换、主成分分析法和植被指数法分别对1989年和2007年遥感图像进行光谱信息的增强,并对各波段进行光谱值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佳波段组合对两年的图像分别进行多步骤监督分类,并通过误差矩阵的方式计算分类结果精度,并以总精度、Kappa系数评价分类结果的可靠性。最后采用分类后比较法对18年前后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动态监测,建立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量化方式表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具体情况。结果表明,叁个研究区域在这18年间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东张水库和白眉水库变化最为明显),其中一重山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度较大,因此其变化与整个研究区域相比更加明显。(3)根据叁个水源地水库集水区域以及库区一重山范围内各地类面积的统计值,结合不同地类的非点源污染(总氮、总磷)年负荷参数,分别对叁个水源地水库1989年和2007年的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总氮、总磷)作出了定量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一重山范围内各地类对水库水环境的污染比一重山以外的部分更为显着(除山仔水库外)。并以东张水库为例,结合其一二级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和一重山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分析情况,探讨水源地划分的合理性,最后给出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措施和建议。(4)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从不同时空尺度对流域的景观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流域景观结构,特别是其空间异质性,以此进一步探究研究区域景观的功能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叁个研究区域的斑块形状、景观多样性、破碎化程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东张水库和白眉水库两研究区域的变化最大)。(5)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复杂。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根本动因,它们导致了大规模建设占用;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化、城市化、交通条件的改变都会引起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此外,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是一个影响因素。该研究可为福州市水源地水库的水质保护,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佚名[10]2006年在《地图与遥感》文中研究表明地图学的一般问题P283.72006032848删格地图信息量计算方法的验证分析=Verification ofraster-based mapinformation measurement/程昌秀,陆锋…∥地球信息科学.—2006,8(1).—127~

参考文献:

[1]. 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分级评价研究——以闽侯县为例[D]. 黄吉. 福建农林大学. 2001

[2]. 福州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评价[D]. 郭亚淑. 福建农林大学. 2016

[3]. 农地整理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价[D]. 黎启燃. 福州大学. 2014

[4]. 基于GIS的冀西北间山盆地区林地适宜性评价[D]. 张敏. 河北师范大学. 2006

[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适宜性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D]. 吴云青. 天津大学. 2013

[6]. 东南沿海地区土地整理优先度研究[D]. 林小标. 福建师范大学. 2017

[7]. 基于GIS的福州市后备宜建设用地潜力分析及其质量评价[D]. 孙亚伟. 福建农林大学. 2017

[8]. 闽江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 叶海荣. 福建农林大学. 2007

[9]. 基于3S的福州市典型水源地水库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研究[D]. 余灿鑫. 福州大学. 2010

[10]. 地图与遥感[J]. 佚名.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2006

标签:;  ;  ;  ;  ;  ;  ;  ;  ;  ;  ;  

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分级评价研究——以闽侯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