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患者漏诊误诊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徐嘉强,张艳艳

小儿肺炎患者漏诊误诊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徐嘉强,张艳艳

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小儿科 273400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200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肺炎是 5 岁以下儿童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据临沂市近年统计资料,2012 — 20176年期间肺炎一直居于 5 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前 5 位。为提高肺炎诊断率,降低死亡率,笔者总结 1990 年至 2008 年间我院死亡的 65 例肺炎病例的病理和临床资料,并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我院儿科 1990 年至 2008 年间的住院患儿尸检病例中,选择前三位临床诊断和(或)前三位病理诊断包括肺炎的 65 例病例进行分析。尸检均于患儿死亡后 72 h 之内进行。男 50 例,女 15 例;年龄 1 个月至 13 岁;住院时间 2 h ~ 34 d。各组病例的年龄和住院时间分布见表 1。

1.2 方法

根据尸体解剖报告及国际疾病分类(ICD)标准,65 例病例按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中的符合情况分为 3 组,A 组:临床与病理均诊断为肺炎者,共 25 例;B 组:临床未诊断为肺炎而病理诊断为肺炎者,共 27 例;C 组:临床诊断为肺炎而病理否定肺炎者,共 13 例。分别对三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病理诊断为肺炎的 52 例病例(A + B 组)中,临床症状以发热、气促、意识障碍最为常见,体征则以呼吸音粗、肺部啰音、肝大最为常见;病理否定为肺炎的 13 例病例(C 组)中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抽搐最为常见,体征则以呼吸音粗、肺部啰音、咽充血最为常见。见表 2。

2.2 主要基础疾病及合并疾病

A 组病例中,以肺炎为主要病症,以其导致的呼吸衰竭或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致死病因者 5 例;以肺炎为主要病症,合并其他疾病共同致死者 18例,见表 3;以肺炎为次要病症,以其他疾病为主要致死原因者 2 例,其中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1例,狂犬病 1 例。B 组病例中,以肺炎为主要病症,以其导致的呼吸衰竭或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致死病因者 2 例;以肺炎为主要病症,合并其他疾病共同致死者 23例,见表 3;以肺炎为次要病症,以其他疾病为主要致死原因者 2 例,其中体质量下降及低体温1 例,肺结核并全身播散性粟粒性结核 1 例。

2.3 肺部影像学资料

本组病例中有肺部影像学资料者共 37 例。其中 A 组有肺部影像学资料者 17 例,13 例示双肺感染,3 例右肺感染,1 例左肺感染。B 组有肺部影像学资料者 11 例,5 例无明显异常,3 例示双肺感染,1 例右肺感染,1 例左肺感染,1 例双肺纹理略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C 组有肺部影像学资料者 9 例,5 例示双肺感染,2 例右肺感染,1 例左肺感染,1 例肺纹理稍增多。

2.4 肺炎病理表现

以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最为常见(表 4)。支气管肺炎者多表现为气管及支气管腔内、肺泡腔内大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及大量炎症渗出物;间质性肺炎者多表现支气管、细小支气管壁周围及肺泡壁充血水肿,可见大量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明显增宽。除炎症细胞浸润表现外,A+B 组尚见以下病理改变:肺充血水肿(36/52)、肺出血(21/52)、肺气肿(15/52)。而 C 组肺部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病理改变常见肺充血水肿(8/9)、肺出血(8/9)、肺淤血(5 / 9)、肺透明膜形成(3 / 9)和干酪样坏死(3/9)。

2.5 临床诊断与尸检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临床与尸检病理均诊断为肺炎者共 25 例;临床未诊断为肺炎而尸检病理诊断为肺炎者共 27例,其临床诊断分布如下:脓毒症 6 例,颅内感染 6 例,急性喉炎 1 例,中毒性菌痢 1 例,遗传代谢性疾病 1 例,脱髓鞘脑病 1 例,余 11 例主要诊断与病理相符,但肺炎漏诊;临床诊断为肺炎而尸检病理未诊断为肺炎者共 13 例,其尸检病理诊断分别为:脓毒症 3 例,肺结核 3 例,颅内感染 2 例,先天性心脏病 2 例,支气管炎 1 例,化脓性心肌炎 1 例,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 1 例。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肺炎的诊断正确率较低,仅38.5%(25 / 65),介于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报道之间[3-6],尤其与脓毒症、颅内感染、肺结核鉴别困难。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 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尤以年龄小者明显;② 多数病例病情复杂,同时合并多种疾病;③ 很大一部分患儿入院时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来不及作出正确诊治;④ 未及时完善肺部影像学等相关检查。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本组资料显示,尸检病理诊断为肺炎的 52 份病例中,临床症状以发热、气促、意识障碍最为常见,体征则以呼吸音粗、肺部啰音、肝大最为常见。作为肺炎的典型表现,发热见于 73.21%的患儿,气促见于57.7%的患儿,肺部啰音见于 46.2%的患儿,咳嗽见于 36.5%的患儿。由于小儿生长发育的特殊性,肺炎常可出现肺外的病理生理改变,以神经系统为例,肺炎患儿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病原体毒素作用均可致脑水肿,从而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表现[7]。而当患儿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心音低钝等肺外表现时,容易误诊为颅内感染、脓毒症等疾病。

本组临床诊断为肺炎而尸检病理否定的 13 例病例中,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抽搐最为常见,体征则以呼吸音粗、肺部啰音、咽充血最为常见,其中咳嗽见于 76.9%的患儿,肺部啰音见于 69.2%的患儿。除了肺结核作为一种特殊的肺部感染,与肺炎难以鉴别外,多种肺外疾病(如脓毒症、颅内感染等)亦常可导致肺部的病理生理改变,如肺充血水肿、肺出血、肺淤血等,容易导致误诊。此时肺部影像学检查常不能帮助判断。本组多数病例病情复杂,同时合并多种疾病,给鉴别诊断带来了很多困难。儿童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较差,使得多种原发疾病容易继发肺炎,肺炎亦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本组资料显示,最常见的原发病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肝胆疾病、恶性疾病。先心病患儿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常导致肺血流量增加,容易导致肺炎,且发生肺炎时将进一步加重心脏病变,容易出现心衰,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病情难以控制。肝胆疾病亦容易并发肺炎,其中胆道闭锁多因继发脓毒症而引起肺炎,肝脏的严重病变则可通过低白蛋白血症、球蛋白缺乏、代谢紊乱、脓毒症等多种因素引起肺炎。而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疾病所致的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反复、严重的肺部感染,亦需引起重视。肺炎引起的并发症中,需重视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此系重症肺炎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亦为肺炎致死的重要原因。此外,脑水肿和心肌炎亦不少见。通过对肺炎患儿的主要致死病因分析可见,以肺炎为主要致死病因的仅 13.5%(7/52),以其他疾病为主要致死病因的仅 7.7%(4/52),绝大多数均是由于包括肺炎在内的多种疾病共同致死。提示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并发症是防止肺炎死亡的主要措施。但同时也应看到,B 组主要临床诊断相符、肺炎漏诊的 11 例病例中主要致死原因大多与肺炎密切相关,其中 6 例死于包括呼吸器官功能衰竭在内的多器官功能衰竭,2 例由原发病及肺炎共同致死,2 例直接死于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仅 1 例肺部炎症病变较轻。因此,如果仅满足于对原发病的诊治,忽略肺部的继发炎症,同样将导致病情难以控制。

本组病例中 58.5%(38/65)患儿住院天数 < 3 d,其中 A 组 12 例,B 组 21 例,C 组 2 例。这一方面与小儿呼吸器官不成熟,免疫防御功能差,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且病情进展迅速有关[10];另一方面与家长未重视、延误诊治有关。其中 A 组能够得出正确诊断,除了有患儿的临床表现更为典型的因素之外,尚得益于肺部影像学检查的协助诊断。本组病例中,仅 56.9%(37/65)的患儿完善了肺部影像学检查,尤以 B 组的肺部影像学资料最为缺乏。影像学诊断的灵敏度为 78.5%,特异度为11.1%。作为无创、快速、经济、普及的辅助检查,胸片应作为一项有效协助诊断肺炎的筛查项目充分开展[11]。但本组资料也显示,胸片容易将继发的肺水肿、肺出血等病理改变错误判断为肺部感染,特异度较低。而不少临床医师诊断思路狭窄,容易满足与依赖于胸片提供的肺炎诊断,忽略原发疾病与并发症,导致较高比例的误诊、漏诊。

可见,在临床工作中,肺炎诊断关键在于全面而综合,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片等多项诊断指标进行判断,即使胸片提示肺炎诊断,进一步探寻原发疾病和并发症仍十分重要。

论文作者:徐嘉强,张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小儿肺炎患者漏诊误诊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徐嘉强,张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