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建筑设计及施工水平的提升策略论文_李文辉

浅析智能建筑设计及施工水平的提升策略论文_李文辉

李文辉

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舒适性,以及审美观点也在不断的加强。这样的大环境的影响下,智能建筑物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文章主要提出了几点智能建筑设计及施工水平的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计;施工;提策略

引言

智能建筑的热浪渐渐蔓延全球,在20世纪90年代,智能建筑的新兴概念开始出现在中国,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形成智能建筑建设高潮。智能建筑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工作、商务和居家生活的模式,建筑物从此有了温暖人性化的内涵,继而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建筑物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1 智能建筑的概述

我国根据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能够为使用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好处,比如,优美的环境、高效安全的设施,以及建筑成本的合理性。智能建筑中包含了高效的服务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为人们的生活安全打好了基础。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自动化系统共同组成了建筑智能化系统,三者相辅相成,促进智能化系统的有效运行。总的来说,智能建筑符合现代人类对建筑的追求,它的智能化不仅提高了舒适度和方便度,还有利于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两者高速地发展。

我国智能建筑在近十年来有方兴未艾之势,在一线城市建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意义的智能建筑,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发展水平,有着诸多不足之处和问题。设计单位对智能建筑的认识不全面且存在疏漏,造成功能和质量上的缺陷,设计单位期望值往往很高,有些功能的实现并不符合实际需求,甚至提出了一些超出建筑本身规模及水准的智能化建筑要求,设计的图纸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在智能系统方面,建筑师的思考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有时甚至忽略智能建筑的要求和功能性,选择在建筑结构主体完工后再去考虑,造成日后系统安装、调试、运行出现极大的困难,纵然系统施工完成,日后运行的安全问题是不可忽略的。

2 智能建筑设计及施工水平的提升策略

2.1 制定有利于智能建筑发展的政策

智能建筑专业的规范化必须统一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目前智能建筑行业出现了规范标准多样化的趋势,开发商没有统一完善的标准,对智能化建筑的各个环节,诸如对设计者、集成商、供货商的监督不力,不能使各个环节有效统一,工程验收不经过有效检测,最终造成整体功能上的缺陷,甚至出现业主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纰漏,智能功能不健全,影响正常使用,更有甚者达不到智能要求。所以为了促进国内智能建筑行业的规范,就必须由政府出面制定行政法律法规,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对智能建筑市场进行监管,此外由政府出面,对智能技术措施严格规范,确保该行业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中国政府一直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智能建筑行业也应该被纳入这一战略范畴之内。政府在规范智能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参与指导智能建筑的发展,也就是要在规划,施工等的审批上更加完善,杜绝私用权利,在工程查收上也要建立完备的制度设计,严禁不合格工程流入市场,管理制度也需要相应完善以便更好地对智能建筑行业进行监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下,有关部门要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智能建筑行业能够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和进步,规划出更加完美的蓝图。

2.2 大力加强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任何行业要想取得快速发展都离不开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这一强大后盾,我们在期待智能建筑行业的飞跃时,必须要想方设法加强其施工人员的素质。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大多数智能建筑设计者专业水平良莠不齐。许多施工队内部的“弱电”人才,不能在智能设计中独当一面,加之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低下,许多设计技术问题都没能在内部得到很好解决,而是遗留到施工单位外部消化,只是智能化系统不能很好地完成人们的期待,因此,加强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科技水平要求较高的智能建筑领域,若是缺乏相关技术人员,这必将导致智能建筑的先天不足。为此,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

2.3 结合本土实际情况

发挥本土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建筑市场,努力构建和打造我国的专业化、智能化工程设计及施工队伍,一步步地拉近技术方面与尖端国家水平的差距。在系统开发方面,每个地区的不同大楼使用性质不同,系统集成软件及软硬件的二次开发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就要开发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软件,与我们的建筑相适应,进一步独立完成对智能建筑系统的相关工作,如开发、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减少资金外流以及外商垄断智能建筑技术的状况。同时还应利用科研机构,各大建筑企业不断发掘产品开拓市场,将中国现在重视的IT行业与智能建筑相结合,将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2.4 规范设计和施工流程

在进行智能建筑设计时,要多方面考虑,如建筑物的性质、用户真正的需求、建筑规模、市场定位、财力等因素。建设智能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就是了解整个工程服务对象的需求,只有全方面了解需求,在智能化方面的定位才会不产生疏漏。其次是规范运作程序,有效避免工程不必要的风险,只有运行良好、效益明显、整体性优越的系统才是一个好的智能系统。之后交由建设方,由建设方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进行专业评审,评审方案合格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方可作为设计的依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高度统一且相互配合,向同一个目标迈进,同时要考虑整体智能建筑的经济性和功能性,还有建筑布局等宏观方面的协调配合。

2.5 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

智能建筑作为高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已经在全世界的建筑行业获得广泛关注,国外发达国家有不少成功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发达国家的智能建筑行业不仅在数量,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我们,其智能化建筑数量大,而且突破单一用户,而走向社区化、城镇化,在国际上,智能建筑已经向着“智能大厦群”、“智能街区”、“智能化城市”发展。相比较来说,在中国,只有大家熟悉的中央电视台大楼、国家大剧院、上海金茂大厦、香格里拉酒店、武昌火车站等采用了智能化建筑模式,这就说明我们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去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智能化建筑已经开始寻求绿色环保、有利生态的发展模式,中国在日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以免造成生态问题。同时,智能化建筑作为系统性高科技行业,他的发展势必造成一系列高科技技术的发展,诸如计算机、水暖供应等的发展,但中国智能化建筑起步较晚,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但我们必须努力赶超,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在中国发展智能化建筑行业的市场非常大,我们就必须在努力赶超同时注意自己的质量问题,要做到有目的,有效率的赶超。一切有利于智能化建筑发展的有力经验都可以而且应该被用来知道中国智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的建筑设计领域中,智能化应用必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并推动建筑设计的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资源浪费的原则是首要前提,也依旧不能忽视。虽然智能化建筑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在政府支持以及各行业的协同创新下,我国智能化建设一定能走向正规完善。

结束语

[1]耿望阳,陈乔敬.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融入到智能建筑设计和应用中[J].智能建筑.2015(06).

[2]张岩.强化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管理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1(09).

[3]王平.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门窗.2013(04).

论文作者:李文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浅析智能建筑设计及施工水平的提升策略论文_李文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