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中特殊土质路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吴汉

道路设计中特殊土质路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吴汉

桐城文城工程咨询事务所 安徽桐城 231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效果。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路基施工质量 是关系到整个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道路设计;路基分析;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1 道路设计中特殊土质路基分析

1.1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上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做出了若干调整:(1)压实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数值降低2%~3%;(2)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黏土,当下路床及其下路基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3)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1.2淤泥路段路基的处理

淤泥路段的土、由淤泥、淤泥质土、水下沉积的饱和软黏土为主组成。这些土都具有天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点。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抛石挤淤法。首先是排除表积水,有可能的话,尽量降低地下水位。在淤泥层较深的地段,可以用带有较大石块的石方填人,填筑深度应在2m以上,大石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承插力及承载力,表面用碎石填缝。(2)换填法。机械挖除非适用材料后,用天然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分层填筑。(3)排水固结法。在路基的两侧挖掘较深的排水沟排水,能降低地下水位和截断地下水源,使路基土的含水量降低,再通过掺加白灰粉等吸水性材料改良的方法。缺点是等待时间较长。

1.3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

湿陷性黄土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当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黄土的抗剪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消除或减轻其湿陷性。(1)黄土路堤施工时,应做好填挖界面的结合,清除坡面杂草,挖好向内倾斜的台阶。如结合面陡立,无法挖成台阶时,可采用土工钉加强结合。若地基土层允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压力时,可考虑采用重锤夯实,石灰桩挤密加固。(2)黄土含水量过小,应均匀加水再行碾压,如含水量过大,可翻松晾晒至需要含水量再进行碾压,也可掺人适量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掺灰后应将土、灰拌匀,其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3)老黄土透水性差,干湿难以调节,大块土料不易粉碎,使用前应通过试验决定措施。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新黄土为良好填料,可用于填筑路床。黄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大于10cm的块料,必须打碎,并应在接近压实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密实。(4)根据设计及时修筑外侧边缘的拦水、截水构筑物和急流槽,将水引至坡脚以外,对高度大于20cm的路堤,应按设计预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压密固结产生的压缩下沉量。(5)黄土地区应特别注意路基排水,对地表水应采取拦截、分散、防渗、远接远送的原则,根据设计及时做好综合排水设施,将水迅速引离路基。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水量,应做好出水口的加固。

1.4软土地基处理

(1)灰土挤密桩。当软土地层含水量过大时,采取灰土挤密桩。含水率过大可往孔内填干粉或石灰粉,以吸去部分水分,或快速成孔浇灌或边成孔、边下套管,或成孔后下套管;含水率过小,应预先浸湿加固范围内土层,成孔顺序预应先外圈,后里圈并间隔进行;对已成孔,应防止受水浸湿,且当天加填夯实;为避免夯打造成缩颈堵塞,应打一孔,填一孔;当桩孔较密,土质松软,应采取间隔跳打夯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孔填料前应先夯打孔底3-4锤;根据试验测定的密实度要求,随填随夯,严格控制下料速度和夯击次数;回填料应拌和均匀,并控制其含水量;每个孔填料用量应与计算用量基本符合;夯锤重不小于100kg;锤型一般以梨型或枣核型较合适。有利于夯实边缘土,不宜采用平头夯锤,差距一般应大于2m.

(2)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浅层的软土地基可采用先在地表铺筑土工布,再填筑路堤,土工布起分隔、过滤、排水和加速固结等作用,从而取代常规的置换方法。地表之间铺设多层土工织物,利用材料和高抗拉强度克服地基的滑支变形来保持稳定,通过控制填土速率,配合超载预压,使地基迅速固结。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土工格栅,以及采用网箱席垫处理软土地基,其主要作用是使地基土和填料向上和向两侧面的位移受到限制,减少局部荷载。

2 特殊土质路基处理技术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2.1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主要有:取土坑设置时易出现乱挖乱取土的现象;路堤填筑施工方法错误或

用料不当;水网及水田地区的陆地修筑,有这些地势平坦,水道纵横等问题;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中易出现的水的影响和土的含水量大的问题;冻融翻浆地区路基的排水问题及正确的选择处治方法;填筑路堤压实度达不到要求等问题。

2.2防治措施(1)取土坑设置时乱挖乱取土的防治①首先是施工技术人员应掌握路基取土的原则,在思想上已是捣乱去乱挖的危害。路基取土,应在支援农业的前提下,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如浅挖宽取、坡地取平、及设置去土坑。去土坑应有正确的形式,应考虑能是坑内的水排到附近河流、河沟或路基外,土方运输经济合理,以及将来路基加宽和放缓边坡的可能性,对营造周边美观的环境需要等。②坚持按设计文件中的取土规划取土,并向施工人和工人做好详细技术交底,按取土规划要求有序进行。③坚持按技术规范规定施工。(2)对路堤填筑方法错误或使用填料不当的措施①在施工前认真进行土质调查检测,做出用土规划,拟出合理的调配方案。②采取正确的填筑施工方案和层次安排,填筑施工与方案。③在填筑施工中要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在水网及水田地区的措施①注意石路基边缘与水道内的高差保持稳定路基所必要的最小值,从而尽可能的减少路堤高度,减少占用农田的面积。②尽可能采取纵向的运土填筑路堤,避免路侧取土,否则硬件路旁去土坑表层的种植土妥善保留,待竣工后,再将其匀铺与坑底,以便恢复原有农田。妥善安排施工时间,争取在晴朗少雨的季节施工,其计划进度应采取逐段安排推进,防止全线铺开,或程序先后倒置。切实加强施工排水工作,使之保证有效畅通,特别是雨水排除通道更应加以密切关注。(4)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的措施①路基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排水,机具停放地、库房、生活区域,都应选在地势较高不易被水淹的地方,并要求有可靠排水防洪设施,预防洪水造成危害。②开工前的场地准备工作应特别注意排除地面水,低洼地带沿用地两边应开挖大断面的纵向排水沟引向出水口,在纵向排水沟之间应挖掘横向排水沟,并互相贯通疏干地表水,以使地表不积水。

3 结束语

我们在进行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进行软土路基施工,而软土路基由于其的种类较多,处理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必须采用与实际的土质地层的相对应的技术措施对土质进行处理,从而才能够确保未来道路的质量和性能。

参考文献:

[1]董长乐.高速公路特殊路基施工技巧[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6(12)

[2]刘高喜.公路施工中特殊路基处理方法[J].河南科技.2016(14)[3]张桂臣.高速公路特殊路基施工处理技术探索[J].黑龙江

论文作者:吴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道路设计中特殊土质路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吴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