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主题的理性选择与情境素材的创作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课堂主题的理性选择与情境素材的创作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围绕课堂主题合理选择与创生情境材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课堂论文,材料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围绕课堂主题合理地选择与创生情境材料,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启迪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是思想政治课堂应有的追求。本文结合教研实践,试从“为什么要围绕课堂主题选择和创生情境材料”“怎样围绕课堂主题选择与创生情境材料”两个方面,对此作些探讨。

      一、为什么要围绕课堂主题选择与创生情境材料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些教师选择与创生的情境材料,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时政性材料过多过滥,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思想政治课堂里弥漫着互联网大会的气息,“生产与消费”“经济全球化”的教学中使用互联网大会的情境材料,“实践与认识”“人生价值的实现”也用互联网大会的情境材料,“文化的传播”“文化的创新”还是使用互联网大会的情境材料;二是情境材料缺少精细的加工整合,一些思想政治教师从网络上下载一些文字或图片等,没有依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精细的加工组合而形成能够承载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启迪的情境材料;三是选择与创生的情境材料,与生活实际不相符合,与生活逻辑更是相去甚远,甚至是编造一些所谓的情境材料以迎合学生;四是喜欢选择与创生负面的情境材料并大量使用。上述现象导致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情境材料针对性不强、教育性不够等问题,从而减弱了思想政治课堂的价值和作用。

      出现上述四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围绕课堂主题选择与创生情境材料是主要的原因。

      课堂主题也可以称为课堂立意,是统帅一节课中各个环节的主要教学目标,也即一节课的灵魂。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主题,应该着力于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养成。教学内容不同,课堂的立意往往会不同;即使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侧重不同,也可以提炼成不同的课堂主题。这就需要我们据此选择与创生不同的情境材料,为设计教学问题、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任何课堂主题的落实,都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情境的支撑,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课堂主题与教学情境的关系。一方面,要以课堂主题统领教学情境的创设,什么样的课堂主题决定着选择与创生什么样的情境材料。有了课堂主题,就能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指明方向、提供主线,真正做到教学情境材料“形散而神不散”。另一方面,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围绕课堂主题,服务、服从于课堂主题,有效地支持、服务于基本观点的树立,有益于呈现并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充当组织教学内容、贯穿逻辑线索的必要环节,最终为课堂主题的达成提供最有效的支持。

      二、怎样围绕课堂主题选择与创生情境材料

      以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依据,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主题可以分为知识型课堂主题、能力型课堂主题和思想型课堂主题三大类。当然,知识、能力、思想三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这三种课堂主题类型的划分,强调的是课堂的着力点各有侧重,并不是只攻一点不及其余。下面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的教学为例,对三种不同课堂主题下如何合理选择和创生情境材料加以具体说明。

      (一)知识型课堂主题中情境材料的选择与创生

      知识型课堂主题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突出知识点的解读和知识之间逻辑关系的梳理,选择与创生的情境材料,应该具有帮助解读知识点、梳理知识之间逻辑关系的功能,其结构、功能、逻辑应该与学生所学知识的结构、逻辑相匹配。

      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框教学中,如果侧重于课程标准中知识目标“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本堂课的知识型主题,构建“真理及其属性——真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不断探索、永无止境的过程”的教学主线,那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与创生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的科研过程作为情境材料。

      材料一 疟疾是由疟原虫造成的,通过按蚊为主要媒介传播的全球性急性寄生虫传染病,有效治疗必须抑制疟原虫。屠呦呦团队在寻找治疗疟疾药物的过程中,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分析,屠呦呦发现青蒿药材含有抗疟活性的部分是叶片,而且只有新鲜的叶子才含有青蒿素有效成分,即将开花前的叶片中所含的青蒿素最为丰富。随着科学实验的深入,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1971年10月4日,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终于获得了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抑制率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材料二 中药是一个宝库,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挖掘这个宝库里的东西。目前我国在中西医结合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青蒿素仍需从作物中提取,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相关团队正在研究用化学方法更便捷地获得青蒿素。

      选择与创生这样的情境材料,其构成、逻辑结构等都是和课堂主题及其主线相符合的,疟疾与疟原虫之间的联系,治疗疟疾需要抑制疟原虫,青蒿素对疟原虫的抑制作用,这些都是客观的,屠呦呦团队用中草药治疗疟疾是一种具体的治疗方法,在实验中经历无数次失败后获得成功,不断前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探究问题,就能为知识主题的落实提供有力的支撑,也为探究问题的设置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二)能力型课堂主题中情境材料的选择与创生

      能力型课堂主题侧重于学生的能力通过课堂学习而得到训练、提升,所以,选择与创生的情境材料,应该与本堂课所要着力培养的能力在性质上保持一致,其结构、功能应该与相应的能力培养的基本要素相一致。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框,如果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缺少“质疑和思辨”这一学情,把“质疑能力”“思辨能力”提炼成课堂主题,那么,选择与创生的情境材料需要具有激发学生质疑、思辨欲望的功能。

      情境材料 三峡工程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影响深远,必然带来持久的关注甚至争议。最大的争议就是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争议一方强调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另一方则突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比如水库对库岸稳定、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水库移民、淹没损失、泥沙、生物影响等。甚至认为三峡工程会导致大旱、地震。

      结合该情境材料,要求学生联系已有的地理知识,并阅读教师提供的相关补充材料(也可让学生课前准备),对情境材料中争议双方的观点,进行哲学思辨,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对争议各方的观点进行质疑:长江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的代价是什么?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究竟到什么程度?真的会引发地震吗?如何才能对三峡工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关于三峡问题的争议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课堂立意,着重于学生质疑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培育和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引导学生养成问题意识。正如笛卡尔所言“怀疑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步”。这种质疑、思辨,可以是针对教材的内容,也可以是针对情境材料中的观点。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激情,又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比较适合高中生的思维状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思想型课堂主题中情境材料的选择与创生

      思想型课堂主题侧重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情感态度的涵养,这就要求选择与创生的情境材料应该具有“以情入境,以情促意”的特征,具有较好的感染力。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框教学中,如果侧重于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结合学生核心素养中“理性精神”的培育,可以将本框的课堂主题提炼为“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为追求和发展真理不惜献身的精神”。那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为科学献身的典型案例作为情境材料就比较合适了。如选择被恩格斯称为“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将其追求真理、为科学献身的经历加以组织,突出伽利略出身在没落的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困难潦倒仍坚持科研,后来由于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激怒了教会而使其失去教职,以及其学说反映了哥白尼日心说而受到教会的迫害等环节,形成情境材料,组织教学内容,贯穿逻辑线索——真理是客观的,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没有特权,追求真理的道路是艰辛的甚至坎坷的,只有那些不畏困难、一心钻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才能到达真理的彼岸。

      这样的情境材料不仅能够从理性的角度达成课堂主题,更能给学生情感上的震撼和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堂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课堂主题无论是着眼于能力的训练,还是着眼于基本知识的掌握,到最后都必须要落脚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上。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境材料的选择与创生不是随意而为的,要真正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必须围绕课堂主题合理选择与创生情境材料,并合理地组织与呈现。

标签:;  ;  

课堂主题的理性选择与情境素材的创作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