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一物理教学的几点看法论文_冯金生

对高一物理教学的几点看法论文_冯金生

◆ 冯金生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中学 214251

一、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不少学生曾这样跟我说:“老师,只要是我喜欢的学科,我就一定能把它学好。”也有少数学生悄悄地告诉我:“老师,我的确很喜欢物理,可我的物理成绩老是上不去,这是什么原因呢?”还有个别学生跟我说心里话:“我虽然不太喜欢物理,但是学起来还是比较顺利。”于是我便对他们认真地调查分析起来,并得出以下一些看法:

持第一种说法的学生,他们之所以喜欢物理,并有把握学好它,原因主要有:(1)执教的老师教学方法、态度深受该生的欢迎;(2)学生本身的学习方法正确,学习习惯良好;(3)受到家庭中他所信赖的某个成员(其职业行为与物理学科有关、相关或相近)潜移默化的影响较大;(4)受到在物理学科领域内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传记的影响较深;(5)物理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它对生产和生活的深远影响,在学生们的心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持第二种说法的学生,他们之所以喜欢物理这门学科的主要原因是:物理本身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强烈地吸引着他们。而他们在学习上困难较大的原因通常有:(1)他们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2)教师的教法存在着某些缺陷;(3)过高的教学要求与他们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实际学习水平差距较大,这一条尤其突出。

持第三种说法的学生,他们虽然不太喜欢物理,但实际上学习效果尚可。其实,这些学生各门学科的成绩均不错,只是他们的兴趣不在物理这门学科上罢了。

由此可见,研究并掌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十分重要。我曾对多个学生作过如下尝试,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在学习上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上失利的原因,同时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二、重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深入阐明它们的物理意义

1.讲清楚概念和规律形成过程的来龙去脉。对于由一般物理原理导出的具体结论,要阐明演绎推理的前提条件和推理论证过程,并要用事例和实验加以验证,使学生懂得知识产生的背景,、由来和结果的意义。

2.讲清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对于重要的物理知识,要剖析它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它的组成部分,所反映的物理性质及物理量间相互制约的特征,通过对照比较,分清与相关知识的关系,澄清模糊认识,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物理意义,掌握知识间的系统和内在联系。

3.指导物理知识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物理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联系实际包括联系实验现象、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学中,要讲清楚实际问题所应用的物理原理,讲清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所学知识,培养灵活、变通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现在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谈谈讲解此概念时本人的做法。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之前,通过对日常生活的长期观察,已形成了关于运动和力的一些错误观念,如“物体沿某一方向运动,必然受到这个方向的力”、“是力产生了物体的运动”、“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等。教学中就要针对这些观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纠正错误,确立正确观点,培养善于分析事物、排除干扰因素、探求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1.提出问题,形成正误对立的观点问题。水平桌面放着一本物理书,它是静止的,怎样才能让它运动起来呢?(要用力推它。)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书本要受到拉力才能从静止开始运动,因此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书本要受到拉力才能从静止开始运动,但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例如书本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需要外力。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就物体运动是否需要外力维持,谁能用实例验证自己的观点?

正确观点一方几乎无法提出任何实例。错误观点一方所提实例一般可归结为:“物体受到推力作用就开始运动,不推物体,它就要停下来。”

3.分析实例,引入理想实验。(1)深入观察上述实例,注意到撤去力后物体并不立即停止。(2)分析事例得到如下结论:物体由静止到运动必须有外力;物体由运动到静止,是逐渐减速的,减速的原因是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3)进一步论证物体由运动到静止存在阻力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使物体在不同摩擦阻力的水平面上以相同速度开始滑行,见到“阻力越大,减速越快;阻力越小,减速越慢,运动持续的时间和位移也越长”,表明减速过程的长短和阻力大小有关。(4)做演示实验。在两个连接好的斜面上,用一个小球放到左边的斜面上,放手后小球从左边斜面上滚下后滚到右边的斜面上。在有摩擦力的情况下,到达右边斜面比左边的释放高度要低,但几乎都在同一高度上。(5)理想实验探求。若摩擦阻力为零,物体不减速,将一直运动下去。

三、强调培养五种物理能力,高一学生重在培养理解能力

五种物理能力分别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五种物理能力中,理解能力是基础,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其他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而理解的基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理解清楚,弄清其本质,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而不能简单地做习题,以题海战术来代替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理解。这样只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和支离破碎,当遇到新的物理问题时,学生就难以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论文作者:冯金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对高一物理教学的几点看法论文_冯金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