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望[1]2018年在《文化冲击对来华留学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留学生市场发展势头足、增长速度快,迅速扩充的留学生群体在中国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选择对来华国际留学生的文化冲击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其目的在于给予来华留学生群体充分关注,了解国际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情况,特别的,对其在中国受到的文化冲击现象展开调查讨论,分析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国际留学生其原生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文化不适应。本文通过文献研读、问卷调查、以及个人访谈等方式探讨国际留学生文化冲击的来源、文化冲击的表现形式,受文化冲击的影响程度,从而结合与国际留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分析文化冲击给中国教育服务出口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其他商业活动的影响,并且通过对问题原因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合理的应对措施帮助国际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为提高中国教育服务出口提供参考视角和可行性建议。本文从文化冲击这个核心概念出发,大量研读国内外关于文化冲击的研究文献,同时包括与文化相关的其他文献研究,如文化距离、文化尺度、文化适应性等,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国际留学生在中国受文化冲击影响的信息,适应中国文化的情况,定量计算了国际留学生在各个问题上的文化冲击指数,并且辅佐个人访谈等方式对细节问题进一步探讨。本文的调查分析发现,文化冲击现象对国际留学生来说是普遍存在的,但受文化冲击的影响程度以及文化适应性问题在国际留学生群体之间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本文突出来华国际留学生受文化冲击影响的共性与个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帮助国际留学生缓解文化冲击压力平缓度过文化适应期。
杨彬[2]2011年在《海归知识员工归国适应的跨文化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人才不断重返祖国,他们被社会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名词——“海归”。其中,海归知识员工已成为我国新时期战略性的人力资本。因此,研究海归知识员工归国适应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认为,跨文化培训可以成为促进海归知识员工归国适应的重要策略,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初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归国适应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讨论了文化冲击、归国压力及归国适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归国适应是一种固有的跨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应重视研究中国海归知识员工的归国适应管理策略,以提升其归国后的工作绩效。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跨文化培训及其有效性、跨文化培训的内容、方法及模式进行了总结归纳。研究认为,跨文化培训可以有效地降低归国所带来的文化冲击程度。针对海归知识员工设计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跨文化培训方案,是企业及政府可以采纳的归国人才管理策略。最后,本文基于对上海218位海归知识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结果,结合跨文化培训理论,设计了一例“上海海归知识员工跨文化培训方案”,对海归知识员工归国适应的跨文化培训的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基于本实证研究,对海归知识员工的跨文化培训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在对归国适应及跨文化培训理论分析基础上,论述了针对海归知识员工进行归国适应跨文化培训的重要性;(2)对海归知识员工的归国适应跨文化培训进行了实证调研,最终得出的海归知识员工跨文化培训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张佳佳[3]2017年在《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J社区流动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逐步推进,流动儿童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流动儿童作为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在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的表现及成因有哪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需要有哪些?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有哪些?如何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有效避免风险因素的干扰,有效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本研究希望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的困境,并通过社会工作方法进行介入,促进流动儿童顺利实现社会融入,提升流动儿童家庭的幸福感,维护社区及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南京市J社区为调研地点,运用访谈法(访谈对象包括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家长及社区工作人员等19人)、文献法、参与式观察法进行资料收集;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分析了流动儿童社会排斥和融入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风险因素进行社会工作干预。通过研究发现:第一,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表现为居住条件恶劣、学习成绩较差、语言沟通障碍、身份认同感模糊、同辈群体关系不融洽等;社会排斥的原因包括家庭经济收入低、区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市文化冲击等。第二: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需要表现为亟需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学习能力、融入新的语言环境、形成城市归属感、扩展朋友圈等。第叁,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保护因素包括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更多的自主决定权、兄弟姐妹间的良性互动、社区制度安排等;风险因素包括自卑胆怯的心态、学习能力欠缺、父母的物质支持不足、父母的陪伴时间不够、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邻里关系疏远等。第四,通过开展自信心提升小组、亲子关系改善小组、邻里关系促进小组活动,有效地克服了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风险因素,促进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研究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政策和服务建议,包括加大对流动儿童家庭的扶持、加快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落实、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等,以期为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提供参考性建议。此外,研究者期待在未来的研究当中,能够全方位地考虑到不同的系统层面,并使用多元化的社会工作方法进行介入,同时通过跨社区研究和持续干预,增强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增进流动儿童家庭乃至社会的福祉。
郭念琦[4]2018年在《资源拼凑对公益组织商业模式改变影响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益组织已经脱离了传统的非营利形态,开始着手通过商业化的创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作为一种呈现组织内部发展逻辑的工具,可以用来描述这一改变过程。这期间,以大学生公益组织为代表的公益组织群体往往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困境,改变并非易事。研究表明,资源拼凑是创业者打破资源瓶颈、应对挑战、创造机会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初创企业在资源匮乏时,往往会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进行拼凑,完成商业模式的相应改变。公益组织与初创企业面临的创业困境类似,已经有公益组织通过资源拼凑实现商业模式改变的成功案例,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针对这一选题,本文首先通过对资源拼凑、商业模式和公益组织理论的回顾,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源拼凑对公益组织商业模式产生影响的机理,构建理论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选择吉禾和米公益两个成功通过资源拼凑完成商业模式改变的公益组织,以其商业模式的改变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案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最后,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对案例的资源拼凑和商业模式改变过程进行编码,系统地研究了资源拼凑对公益组织商业模式内部要素以及整体改变的影响,并得到面临严重资源困境和转型迫切需求的公益组织如何通过资源拼凑行为推动商业模式改变的启示。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资源拼凑对公益组织商业模式的改变有促进作用;2.资源拼凑对公益组织商业模式改变的促进体现在商业模式内部要素数目和要素间关系的变化;3.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公益组织的资源拼凑和商业模式改变方式有所不同。得到的启示如下:处在资源困境中的公益组织在谋求可持续发展时,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资源拼凑的方式,在发展初期应从组织内部着眼生存,在发展后期可从外部环境寻求成长。
王柳梅[5]2010年在《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击的原因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因其各自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会发生文化冲击现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诠释外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文化冲击的原因,提出外籍教师与学生都应尊重异国文化差异,并注重教育教学方面的文化调适,从而帮助外籍教师与学生减少文化冲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雷冬玉[6]2010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教育改革一直是各国教育改革的重头戏。而课程改革又是其重中之重。纵观国内外有影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其课程改革总是处于核心地位。课程改革的成效也因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课程改革的历史表明,几乎每一次改革人们都总是寄予厚望,课程改革的目标则是这些厚望的集中体现。但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发现,许多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并没有得到有效实现,改革并没有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取得应有效果,课程改革总是伴随着预期目标的偏离。而这种偏离不但制约着课程改革目标自身的实现程度,而且还很大程度地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效,有些偏离甚至导致改革功亏一篑。本研究遵循问题研究的逻辑思路,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课程改革进行扫描,分析了每次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状况,接着对预期目标偏离的内涵、类型以及在现实中的表现进行了理论解读和系统梳理,接下来再从目标质量、课程改革政策及其执行、课程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行环境等环节详细剖析预期目标偏离的具体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的策略与建议。论文从整体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与调控的理论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有关教育改革或课程改革的理论体系。同时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调控策略方面将对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改革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对课程改革和预期目标偏离进行解读:课程改革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对课程系统中不符合时代精神和人的发展要求的课程问题所进行的系统变革,具体而言,是对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作出系统的、持续的改进、完善和创新;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是指在改革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不相符,甚至是远离或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的一种现象。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己开展了八次规模较大的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1952),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1957),第叁次课程改革(1958-1962),第四次课程改革(1963-1965),第五次课程改革(1977-1980),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1984),第七次课程改革(1985-1998),第八次课程改革(1999年至今)。研究发现,从课程改革的实施结果看,每次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偏离。第二章对预期目标偏离的内涵、类型与表现进行了阐述。根据不同的标准,预期目标偏离可分为调适性偏离和背离性偏离、创生性偏离和衰减性偏离、结构性偏离和操作性偏离。但从总体上看,预期目标偏离有正偏离和负偏离。课程改革鼓励和倡导正偏离,防止和力避负偏离。预期目标偏离在现实中表现为:预期目标被架空、预期目标被替换、预期目标减损性走样和预期目标创生性拓展。第叁章从目标质量来分析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的原因。首先预期目标的价值追求与性质影响预期目标偏离、预期目标的现实可行性、目标理论基础的异域化、目标设计的弹性和包容性以及目标表述的清晰性与否都可能影响预期目标偏离。第四章探讨课程改革政策及其执行方面影响预期目标偏离:课程改革政策的利益博弈、一致性和灵活性、课程改革的决策主体的统筹权威、价值取向和决策水平与能力、课程改革政策的执行失真导致预期目标偏离。第五章从课程实施的取向来分析预期目标偏离。研究发现忠实取向、得过且过取向容易导致负向偏离;而相互调适与创生取向可能产生正向偏离;其次是对实施者的不同态度、实施者的意愿和能力;最后实施主体的异质性、实施内容的流变性以及实施过程的多层级性导致预期目标的偏离。第六章从课程改革的推行环境方面分析:课程改革自上而下的推行策略容易导致目标偏离,“运动式”、“突变式”的课程改革最易导致目标偏离;社会公众的消极态度和舆论误导引起预期目标偏离;领导集团和中心工作的转移导致预期目标偏离。第七章针对预期目标偏离的原因分析,提出有效调控措施,防止预期目标负偏离的发生。调控中主要采用如下策略:确立明晰的课程改革价值追求,增强目标的可操控性;完善目标预设过程,提高预设目标质量;加强课程改革政策研究,有效控制政策偏差;做好课程改革培训工作,提高课程实施成效;创建课程改革共同体,营造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吴秀辉, 王姝[7]2013年在《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过程中文化冲击现象研究》文中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各国间的教育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海外留学,是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最普遍、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并导致了不同文化的接触及文化冲突的产生。本文重点讨论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及工作中所经历的文化冲击现象及其形成原因,并就如何减少和缓解文化冲击提出解决方案建议和对策。
孙杏林[8]2009年在《文化冲击与跨文化交际》文中认为从解释文化冲击的内涵入手,分析文化冲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外语教师在语言文化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文化冲击对学生今后在跨文化学习生活中的影响。
房岑[9]2010年在《初级汉语留学生的“文化冲击”问题与文化教学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汉语学习热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求学,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初级汉语留学生遭遇的文化冲击问题就是挑战之一。本论文通过对浙江大学一二年级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出了浙大一二年级留学生遭遇文化冲击的一般特点和特殊表现,分析了其背后的复杂成因,并建议老师和管理者要对这些留学生遭遇的文化冲击进行正确的定性和准确的定级。一方面,初级汉语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遭遇文化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这种“冲击”也是可以通过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课下留学生管理方式调整等方法来缓解甚至消除的。论文重点论述的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帮助留学生缓解文化冲击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笔者结合自己已见成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文化教学的四大原则,即理解和包容原则、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原则、分散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原则,以及坚持讨论文化核心问题原则;建议对外汉语教师采用叁种有效教学法来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并结合教学案例对问答法、对比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如何有效运用进行了具体的解析。本论文也由此路径进一步讨论了对外汉语教师在文化教学课堂上遭遇的文化冲击问题,同时建议对外汉语教师要尽可能多涉猎文化背景知识,认真做好课前准备,遇到文化冲击学会控制情绪,对待“冲击”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多变等。笔者希望通过相关的研究和探讨,来帮助来华留学生对自己初到中国的各种不适应状况进行正确的定性和定级,避免过度忧虑或者随意忽视,以及由于对自已状况的误判而导致的留学生活中断或失败;同时也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对留学生的异常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和准确的程度分类,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式教学。
刘迪[10]2017年在《慕课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实践模式不断进步和演化,进一步推动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作为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发展和突破,慕课秉承了开放教育资源的知识共享的理念,并成功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慕课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给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案,为其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机遇。随着数以万计的学生参与到慕课的学习,高校、政府、媒体和商业集团都相继参与其中,在助推慕课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慕课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慕课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长,人们对慕课的研究也日趋深入。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很多慕课存在设计质量较低的问题。使用正确、有效的设计,形成有效教学是慕课实践和研究中的重点。慕课本身所具有的诸多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育者和教育机构不能完全照搬传统课堂教学情境下的设计策略。为了更好地探究慕课的设计,本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根据ILDF模型,先通过文献综述法综述慕课设计相关的研究,结合在线课程设计相关理论与社会化学习理论基础,构建慕课设计初步框架。以英国Future Learn平台开发的上外的第一门慕课“跨文化交际”为个案,拟定具体的设计方案。在“跨文化交际”慕课叁轮的实施过程中,结合收集的课程参与人数、学习步骤参与度、学习者特征和课后反馈情况等实施的数据和结果,在慕课设计初步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对该慕课的具体要素和环节进行反复的调整与优化,同时逐步完善该设计框架。最终得到慕课设计基本框架,将慕课设计过程分为前期分析、学习内容、学习交互、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这五个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关键设计成分,并总结了系统化设计策略、个性化学习策略、交互性策略、内容组织性策略、知识可视化策略、基于数据的动态化调整策略等六项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
[1]. 文化冲击对来华留学生的影响研究[D]. 赵希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2]. 海归知识员工归国适应的跨文化培训研究[D]. 杨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J社区流动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张佳佳. 南京大学. 2017
[4]. 资源拼凑对公益组织商业模式改变影响的案例研究[D]. 郭念琦. 吉林大学. 2018
[5]. 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击的原因探究[J]. 王柳梅. 嘉应学院学报. 2010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 雷冬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7]. 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过程中文化冲击现象研究[J]. 吴秀辉, 王姝. 科技创业家. 2013
[8]. 文化冲击与跨文化交际[J]. 孙杏林.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初级汉语留学生的“文化冲击”问题与文化教学对策[D]. 房岑. 浙江大学. 2010
[10]. 慕课设计策略研究[D]. 刘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