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进党路线的转变_蔡英文论文

论民进党路线的转变_蔡英文论文

简论民进党的路线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进党论文,路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进党的政治转型习惯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民进党的党务改造,包括权力结构、组织形态、政策方略的演变等;二是党的发展路线、特别是攸关两岸关系与台湾前途的“台独党纲”修改与调整等。①现在两岸学界在谈及民进党转型问题时往往指向“台独”路线的转型,称其为“台独路线转型”更为确切。这一概念与“民进党路线转型”概念是有差别的,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检讨与调整涉及民进党的路线转型问题,但显然不是全部。民进党路线转型涉及的面更大、更广、更深刻、影响更远。有学者认为民进党自成立以来政策其实一直在不断调整,但能称得上转型者只有一次,即1999年前后出台“台湾前途决议文”,正式承认现行政治体制即“中华民国”体制,民进党由激进、冒险主义、企图推翻“中华民国”的政党变为务实的体制内政党。②也就是说,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台独”路线转型其实是整体路线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讨论“台独”路线转型时不能忽略对民进党整体路线转型的参照。同样,在讨论民进党两岸政策路线调整时,也必须在民进党的整体路线调整及两岸关系结构性变化的语境下展开。

       一、推动民进党路线调整的结构性压力

       民进党路线转型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其所处政治结构的改变,这种结构改变带来的压力一般比较持久。20世纪90年代民进党路线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李登辉上台后改变了传统上国民党当局对民进党的政策与态度,政治系统加速向民进党开放,使民进党的政治生存空间扩大。这使得以前一直无法大规模进入政治系统的民进党忽然之间看到了希望,于是该党开始由“外造政党”向“内造政党”转化,从一个体制外政党转变成为体制内政党。这种转变影响到了“台独”路线的存在状态,在选举的驱动下,以体制内竞争为主要特征的“温和台独”路线逐步取代了“激进台独”路线,成为民进党的主流政治诉求。

       自民进党成立以来,其政治诉求和行为方式一直带有不同程度的对抗性色彩,即强调通过强力对抗的方式进行政治斗争,笔者将这种行为方式称为“对立-冲突”型行为模式。③在具体的政策诉求上,这种对立性表现为政党在选举时主要选择身份区隔意涵强烈的族群议题和统“独”议题,而不是用相对比较温和的民生议题进行政治动员。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民进党的政治动员基础在于社会的分歧与对抗性观念结构,而不是理性的政策选择。对此台湾学者吴乃德有明确的说明,其在199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谈及未来选举的政治动员时列出了台湾社会存在的三种主要分歧,即民主理念、“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他认为:“随着民主体制在台湾的逐渐巩固,民主理念的分歧将逐渐过去,不再成为政党诉求或其社会基础的主要分界。‘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两个议题,因此乃并列为选举政治动员最重要的基础。”④事实证明,虽然不同时期强度有所不同,民进党在几十年的政治动员中无论是执政还是在野一直没有放弃过这种对抗性模式。

       民进党路线选择和政治诉求都以不同形式的对抗性结构为基本支撑。就岛内而言,在民进党成立前后,台湾社会的族群矛盾加剧以及威权统治下形成的政治系统与社会的紧张产生了对抗性结构,民进党将自己装扮成社会代言人的形象,通过对抗性的手段和国民党讨价还价。同时,民进党又通过话语建构不断强化对立性的政治结构,并充分利用这些对立性的结构冲突牟取政治资源。及至20世纪90年代民进党成为体制内政党,这种对立性的政治动员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打着“本土”旗号的族群动员成为主要的动员形式,并在2000年民进党上台以后达到高潮。不过由于国民党的威权统治崩解以后,台湾社会的对立性政治结构逐步消解,所以民进党“对立-冲突”型的行为模式因在岛内难以找到长期的有力支撑而陷入困境。民进党执政后期,族群动员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台湾社会充分体认,使该党的族群议题动员强度不断减弱,及至政党轮替以后族群议题动员不得不逐步转入隐性化状态,公开利用族群议题进行动员的情况日益减少。

       两岸的对抗性结构同样也为民进党所利用。两岸的对抗性结构在过去的六十多年中有所变化,在1979年以前两岸关系主要表现为强对抗性,此后一直到2008年民进党下台,两岸关系进入对抗与合作兼有的格局,呈现出“政冷经热”的局面。民进党在2000年执政后将原先对付国民党的方法原封不动地搬来对付大陆,并在建构大陆负面形象方面不遗余力,其目标所指无非就是将大陆建构成“台湾的敌人”,并通过这种建构凝聚自己的支持群众。同时民进党也将经常利用的“本土”和“外来”的区隔进行改造,用来和大陆对抗,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本土”诉求的改造。“随着两岸关系渐趋白热化以及两岸关系的跌宕起伏,本土牌的内涵增加了煽动敌视大陆和利用两岸对立的内容”,为了激发和凝聚“台湾主体意识”并获取选举利益,“台独”分裂势力通过不断挑起事端来塑造大陆对台湾“蛮横打压”的负面形象。⑤在民进党的宣传中,对中国大陆的“抹黑”是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就是营造大陆的负面形象并建构其对抗统一的“合理性”。

       在对抗的结构下,民进党很容易建构起民众对竞争者的恐惧和怨恨,增加民众的无力感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并以此为心理基础展开政治动员。有学者在谈到台湾此种政治现象时表示,在台湾“怨恨心态,普遍见于不同党派、不同立场、不同族群背景的个人与集体中。尽管这些人对台湾前途的愿景可能南辕北辙及至相互捍格,但是他们所共享的是一种怨恨与无奈的心态”⑥。这种心态的普遍存在显然与民进党长期的观念建构有关,同时,在对抗的政治结构下这种心态也更容易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因为民进党的基本诉求和政治路线对对抗性结构的高度依赖性,来自岛内和两岸的对抗性结构消解给民进党的政治路线造成了双重压力。就岛内来说,自国民党的威权统治崩解以后,台湾社会与政治系统之间的紧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本省族群已经在台湾政坛形成了主导性优势,实现了“出头天”的愿望,以族群诉求反对国民党的结构性条件已经消失。不过民进党在选举动员中依然力图延续支持者对外省族群的敌对想象,一度将“反对外来政权复辟”作为主要诉求。然而民众对族群撕裂的做法日渐反感,使民进党不得不放弃族群议题的动员手段。就两岸来说,自1979年以来日益扩大的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逐渐削弱了两岸对抗的强度,2005年以来大陆对台战略新思路、新政策使两岸关系出现新局面,不仅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更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岛内部分民众对大陆的误解与敌意,增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情感基础。⑦同时国共两党之间政治互信的建立使两岸进入合作与分歧兼有且合作逐步扩大的阶段。两岸逐渐形成了非敌非友、亦敌亦友、似敌似友、可敌可友、此时为敌彼时为友、此事为敌彼事为友、此处为敌彼处为友……的复杂关系。⑧总体上来看,两岸关系对抗性进一步减弱是大势所趋,这种变化对民进党的路线调整带来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以至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分歧结构的变化和两岸和平发展局面的推进,台湾主流的政治力量(无论蓝或绿)将愈来愈远离激进政治。⑨民进党必须对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压力进行回应。

       在结构性变化的压力下,民进党的转型其实是包括“台独”路线在内的全面路线转型,转型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抗性行为模式的调整,即民进党必须在岛内摸索到一个既能够与国民党区隔又能够避免族群撕裂的动员方式,同时在两岸问题上改变“反大陆”的做法与“台独”思维,找到一个维持两岸稳定的路径。二是在议题选择上必须从意识形态挂帅逐步向民生议题为中心移动。可以看出,现在民进党面临的结构性压力比20世纪90年代要大,路线转型也比上一次转型涵盖的内容要广。如果两岸关系的结构性压力一直存在并逐步加大,民进党在这两个方面转型的展开只是时间问题,尽管党内还有许多杂音,但这是大势所趋,根本无法阻挡。

       二、民进党“台独”路线的困境

       民进党的路线调整从性质上讲属于政党的适应性转型。从一般意义来说,政党的功能无外乎主导或影响政治过程、表达和整合民众利益、政治社会化、政治录用与精英输送、监督与完善政治运作等,⑩不管这些功能的具体内涵如何,政党要实现其功能都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制定和调整自己的路线与政策,这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针对已经变化了的政治情境推动路线转型是民进党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民进党发展的历史来看,两岸政策调整处于民进党路线调整的末端。很显然民进党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岛内问题,岛内情势及发展动向对其生存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不过岛内的发展路线调整相对简单,原因在于,其一有选举的推动,其二是在这些问题上的调整一般不会受到太多的意识形态牵绊,故而党内在选举有效性判断的基础上比较容易形成一致意见。相比较而言,两岸政策、特别是“台独”路线调整则因为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困难重重,即便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形成了对“台独”路线的结构性压力,但是民进党“台独”路线的调整仍是其路线调整中难度最大的部分。

       “台独”路线是民进党政治路线中已经“硬化”的部分。有学者认为“台独”意识形态是民进党与其他政党进行区隔的根本特征。民进党如果放弃了自己的“台独”意识形态,必然会因为失去自己的政党特色而丧失动员群众的能力。因此,“台独”是民进党沉重但却必需的历史资产,不可能轻易抛弃。(11)这种困境在2008年民进党失去执政权以后更明显地表现出来。陈孔立教授认为,民进党如果坚持“深绿”路线,就可能守住基本盘,延续“台独”的香火,继续充当泛绿的盟主,但也就可能“长不大”。在国民党执政的情况下,如果甘守“深绿”的基本盘,而不去争取中间选民,则可能沦为长久的反对党,难有再上台的机会。如果放弃“深绿”路线,走“中间路线”,就有可能争取一部分中间选民的支持,增加一些选票,但他们却担心顾此失彼,怕失去“核心价值”及失去“深绿”的基本盘。(12)“台独”路线的修改问题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不断被提起,民进党却一直没有做根本性调整。现在随着两岸关系基本结构的变化,路线调整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台独”路线的抵抗仍很顽强,民进党内坚守“台独”路线不愿退缩者大有人在。

       “台独”路线转型的困境在于民进党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其作为基本政治诉求,并认为以“台独”诉求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动员是取得政治支持的重要原因。自从成立以来,民进党“台独”意识形态动员经历了一个“发端→膨胀→边际效用递减”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是其发端阶段,但是随着民进党的第一次转型而被暂时压制住了;民进党上台以后“台独”意识形态经历了一个快速膨胀的时期,尤其以2005年以后为甚;民进党下台后,“台独”意识形态的效用开始递减。这种情形的出现与民进党进入体制内并逐渐演变成“内造化政党”的过程相适应,是政治变迁的自然结果。从世界范围内政党政治的发展经验来看,虽然每一个党派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意识形态为其成立党派的宗旨,但是大多数政党在竞选、执政过程中主要靠宣扬和推行自己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理念而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更遑论把这种意识形态作为首要诉求。(13)民进党在成立前后正值台湾政治变迁最为剧烈的时期,民众的政治参与出现了爆炸性扩张,意识形态动员在这种高度狂热的政治氛围下非常容易成功。意识形态动员高度发展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政党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的功能,一般而言难以持久,随着民主化的推进,意识形态动员的强度和有效性都会减弱。这种情形在西方被称为“政党政治危机”。海伍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党作为官僚化的政治机器,无法回应群众不断增强的政治参与和行动主义的欲望;政党作为政府工具的形象意味着它们不可避免地与权力、野心和腐败相联系,由于现代社会复杂性的增强,以及阶级和其他传统的社会认同的衰落,以前产生政党的那些社会力量现在已经削弱了。(14)不过,对民进党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定势以及对“台独”意识形态动员有效性的迷信,除非“台独”意识形态在政治动员中边际效用降到足够低,否则该党不可能放弃这个动员工具。因此,虽然结构性压力持续存在,但是“台独”路线还会顽抗一段时间。

       如果把民进党的“台独”路线放到台湾政治变迁的历程中去考察,就会发现民进党有关“台独”路线的许多被党内广泛接受的假设,其有效性值得怀疑。例如,民进党虽然一直强调“台独”路线在该党政治动员中的重要性,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民进党现在更多依靠基层服务而不是意识形态动员获取选票,“台独”诉求与民进党的发展之间并不存在不可剥离的关系。又如,所谓的“基本盘”裹挟与民进党坚持“台独”路线顽固立场之间的关联性也并非如该党所认知的那样强。否则很难解释民进党在第一次路线转型时虽然淡化了“台独”立场,支持率却仍缓慢上升的事实。许多研究都已经表明,对民进党的基本支持民众而言,支持民进党并不代表支持其“台独”立场,或者说他们对民进党“台独”立场关心程度并不如民进党自己宣称得那样高。事实上对于大部分民众而言,他们对于两岸议题的关心主要是两岸关系能否实现稳定,这是岛内大多数民众都认为民进党应该与大陆进行沟通的原因,也是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调整能得到高度支持的原因。

       民进党“台独”路线转型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对抗性思维,适应两岸关系对抗性减弱而合作加强的现实,寻求解决两岸问题的新途径。民进党在长期的政治操作中形成的对抗性思维,概括而言,就是通过不断挑衅两岸关系的底线,将两岸关系保持在低度紧张状态,再利用两岸的紧张进行政治动员。所以有学者总结认为,民进党的“台独”路线与“反大陆”是捆绑在一起的,“台独”与“反大陆”勾连紧密,根本无法切割。也就是说,民进党“台独”不弃,“反大陆”立场亦难改,“反大陆”与“台独”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要“台独”,就得“反大陆”,“反大陆”亦是为了“台独”。(15)在民进党话语建构中,“反大陆”与“台独”是互为加强的关系,“台独”招致大陆的反对与打击,又会反过来被利用为强化内部支持和强化“台独”路线的正当性基础。于是,大陆的“打压”变成了民进党的客观需求。换言之,对于民进党的许多人来说没有大陆的“打压”就无法完成完整的政治动员过程,故而一旦有“打压”就会见猎心喜。民进党的这种操作模式化以后,即便没有受到大陆打压,民进党往往也要解读出“打压”来。在两岸关系对抗性较强的时代,民进党的这种操作还有一定的空间,但是在两岸关系的对抗性减弱的情况下,如何以非对抗的方式处理两岸问题,民进党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解决方案。这亦是民进党两岸路线的困境所在,即在和平发展的情境下,和大陆交流与交往的压力空前增大,但是该党却又不愿放弃对抗性思维和“反大陆”思维。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涉及的层次最为复杂,牵涉到的面向较多,是民进党路线转型的关键。

       三、民进党的权力斗争与路线转型

       民进党的路线转型与其内部的政治生态特别是权力分配格局的重组有紧密联系。从大环境上说,民进党现在已经到了基本路线不得不调整的关头,但是如何调整,以及调整到怎样状态,在党内还没有共识。民进党内的分歧和争论对路线转型会产生一定的阻遏作用,在党内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共识之前,路线转型很难迈出较大的步伐。

       民进党内目前关于路线调整问题的争论大致都围绕着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出线问题展开,路线调整争论的背后其实是党内议题主导权或者说是话语权的争夺问题。议题主导权的掌控系指行为主体在政治活动中根据现实情况和自己的需要进行议题建构并逐步得到受众支持,其要义在于在通过议题建构取得道义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自己的支持基础。议题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治动员中议题的构建,最终往往通过政治精英运用法律手段来确认、修改或者替换公众价值、道德规范和人际行为准则,确保动员的合法性和运作的有效性。(16)议题建构和议题主导权的掌控涉及议题的选择及与公众互动和反馈的过程,需要长期经营,一旦成功则影响深远。目前民进党内的议题主导权争夺主要在苏贞昌、谢长廷与蔡英文三人之间展开。动员模式的调整是议题主导权争夺的核心内容,民进党要讨论的问题是在新的政治情势下如何调整路线,保证党的生存与发展。两岸政策是议题主导权争夺的重要据点,但不是唯一的据点。具体来说,谢长廷将主要着力点放在两岸政策方面,蔡英文则主要将精力集中于岛内民生议题方面,苏贞昌因为是党主席的缘故,不得不全面出击,防止两岸及经济民生等议题的话语权旁落于其他派系。

       在两岸政策调整问题上可以看到民进党内几种不同的态度。苏贞昌死抱“台独基本教义派”,坚守民进党的“台独”路线丝毫不退让,而且不断强调其“台独”立场,强调与大陆的区隔以及对大陆的敌意,摆明了不愿两岸和解也不愿与大陆接触的架势。谢长廷则积极建构论述,主张与大陆接触,是民进党内与大陆接触并寻求共识的代表。蔡英文和原“新潮流系”为代表的派系势力则相对低调。蔡英文对两岸政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只是强调不反对民进党在不改变立场的情况下与大陆的务实性交流。“新潮流系”则基本不表态,但是在务实交流方面却表现积极,特别是在与大陆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方面更是如此。这些不同取向反映了民进党内的不同议题建构策略和各个派系对两岸局势的不同判断。

       民进党内不同派系两岸政策的分歧与各自的政治动员模式选择密切相关。苏贞昌延续了传统的民进党动员模式,自从其任党主席以来在动员模式上没有创新,基本还是沿用民进党以前的动员手段,如大规模的造势、与国民党的对抗性斗争等。苏贞昌主要是想利用其党主席的位置维持政治动员的热度,保持对其他竞争者的优势。谢长廷则由于久已失去政治舞台,同时也感受到两岸关系的结构性变化,意图通过对两岸关系的论述建构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舞台,继续发挥影响力。蔡英文则力图通过加强基层经营的方式取得政治优势,诉求的主轴逐步向民生议题与经济议题转移。笔者认为,在蔡英文看来,经济议题的重要性显然超过两岸议题。

       自2008年以来蔡英文逐步成为民进党的政治新星,其路线调整的尝试就已经开始了。蔡英文力图在理论建构和政治实践两个方面以基层经营取代传统的动员模式,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降低民进党的对抗性色彩,目标是将台湾建构成一个新的“命运共同体”。2009年蔡英文在一次采访中说:“在过去的政治攻防中,尤其在选举过程中,有些人有意无意地(我相信是无意地)把‘本土’窄化成一种排他性的观念。这种窄化的本土诠释忽视了移民社会最需要的包容,跟我们团结成为生命共同体的需要是矛盾的。”因此,民进党需要对其最核心的“本土价值”“重新诠释”,将“‘本土’重新诠释为一个包容性的观念,让这个社会所有的新旧移民不分族群都能共享‘本土’”。(17)蔡英文与两岸政策保持着一定距离,除非一定需要表态的场合,一般不会主动谈及两岸问题。

       在民进党几个主要的派系中,除了没有舞台的谢长廷在两岸关系方面表现较为积极外,其他几股势力对两岸政策调整都比较消极,都在寻找新的支点消解两岸关系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压力。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进展方向取决两个方面因素,一是在权力角逐中谁能胜出,胜出者自然可以主导两岸政策的调整。二是不同发展路线的角逐告一段落后,胜出的发展路线与两岸政策的相关性以及对两岸政策走向的影响有多大。如果发展路线与两岸政策的相关性强,例如主要以经济发展为主要诉求,而两岸经济交流又对台湾经济发展影响巨大,那么两岸政策的调整的内在驱动力就强。如果民进党的发展路线仅以加强与民众的情感联系作为争取支持的主要诉求,则与两岸政策的相关性小,两岸政策调整的驱动力就弱。总体上来看,民进党内的大部分派系的基本意图是清晰的,即凝聚内部共识作为对抗大陆的工具,消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的“台独”路线调整压力。

       以蔡英文加强基层经营的路线选择为例。基层经营是民进党扩大社会基础的重要途径。民进党基层经营的渠道、形式和内容是多样化的。其中既有政党基层组织的经营,也有党籍政治人物的个人经营,在其实施的各类活动之中,既有宣扬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攻击对手等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深厚的活动,也有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娱乐或公益活动,也包括利用所掌握的政经资源为特定选民或选民群体发声和争取利益的活动,使得选民不仅仅是基于认同民进党的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也可以是基于人情关系及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支持民进党。(18)蔡英文出任党主席后又逐步加强基层组织的经营,当时的民进党中央曾做出决议要求撤销部分地方党部,建立以“立委”选区为单位的动员系统。民进党基层动员正在向组织化的方向发展,以减轻对议题动员的依赖为目标,这可能是民进党未来发展路线比较重要的转型。影响所及,如果民进党内主要派系能够通过基层动员扩大支持,而且这些基层动员与两岸关系又没有紧密关联性的话,将会缓解两岸路线调整的压力,短期内民进党调整“台独”路线的意愿会大为减弱。

       不管是谁在这次的权力斗争中胜出,都会用凝聚内部共识的方法去抵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的结构性压力,不到迫不得已,民进党不会放弃“台独”路线。不过不同的是,如果蔡英文能够胜出,则有可能是温和“台独”路线占上风;苏贞昌如果出线的话,激进“台独”冲撞的可能性会增大。事实上民进党一直想寻找对其最有利的两岸关系处理模式,即在不改变“台独”立场的情况下应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形成的压力,既想获得两岸和平发展带来的红利,又想降低两岸关系结构性变化对其发展路线和两岸路线的影响。基层经营的加强其实是2008年民进党下台以来为达成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尝试。虽然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深入人心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但是民进党在因为“台独”路线遭遇足够大的挫折之前,显然不会轻易放弃这种企图。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进党“台独”路线转型其实带有被动性的特征,只有在持续的强大压力下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反对和遏制“台独”仍是两岸共同的重要任务。

       四、结语

       一般认为民进党的两岸路线分为两个层次,上层是意识形态,是民进党的基本立场、基本主张,由“台独党纲”、“台湾前途决议文”等构成,也是民进党的所谓“政治理想”的层次,“一边一国”是其政治立场;下层是具体政策,是不涉及意识形态的具体两岸经贸、文教、人员等经济性和事务性交流的层次,涉及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策略、态度和具体政策,也是民进党面对两岸关系现实的层次。(19)以往民进党的两岸路线调整只局限于具体政策和态度层次,而在意识形态上仍然坚持“台独”立场。究其原因,当时较强的对抗性结构为民进党坚持“台独”路线提供了结构性支撑。及至两岸关系进入对抗与合作兼有而合作逐步扩大的阶段,这种支撑性结构逐步瓦解,“台独”路线必须要逐步调整,否则民进党无法稳定两岸关系,自然很难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展。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即使民进党岛内发展路线调整完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未必能成为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与大陆对抗的资本,其两岸政策在结构性压力下向温和及“去台独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

       注释:

       ①倪永杰:《民进党二次转型初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期。本文所谓的民进党转型主要是指其路线转型,包括在岛内的发展路线和两岸政策上的“台独”路线。

       ②王建民:《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方向之迷思》,《世界知识》,2012年7期。

       ③陈星:《简析民进党的“对立-冲突”政治行为模式》,北京《台湾研究》,2008年6期。

       ④吴乃德:《自由主义和族群认同:搜寻台湾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台湾)《台湾政治学刊》,1996年7月。

       ⑤林劲:《试析民进党政治运作中的“本土牌”》,见张文生主编:《两岸政治互信研究》,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04页。

       ⑥汪宏伦:《怨恨的共同体,台湾》,台湾《思想》,第1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34页。

       ⑦彭维学:《“台独”的社会基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⑧黄嘉树:《大棋局——黄嘉树自选集》,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80-81页。

       ⑨刘世鼎、史维:《去政治化的台湾政治》,台湾《思想》,第20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

       ⑩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主编:《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273页。

       (11)胡文生:《民进党“台独”转型的现状及前景评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2)陈孔立:《民进党深绿路线的困扰》,见《走向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191页。

       (13)刘国深、杨震:《2004年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综述》,全国台湾研究会编:《台湾2004》,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14)[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0页。在海伍德看来,政党政治危机主要的表现有:政党成员普遍减少,对政党的忠诚普遍减弱,关注单一问题的抗议集团明显增加,新社会运动不断兴起等。见上引海伍德书272页。

       (15)王建民:《民进党能够转型吗?》,北京《世界知识》,2011年3期。

       (16)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301页。

       (17)蔡英文:《以新本土观捍卫台湾》,台湾《中国时报》,2009年3月22日。

       (18)林劲、聂学林:《民进党基层经营初探》,见周志怀主编:《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08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19)张文生:《民进党政治转型的挣扎》,《两岸关系》,2012年第4期。

标签:;  ;  ;  ;  ;  ;  ;  ;  ;  ;  ;  

论民进党路线的转变_蔡英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