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施工中锚固技术分析论文_严曾李

岩土工程施工中锚固技术分析论文_严曾李

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401121

摘要:锚固技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在岩土工程施工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提高岩土工程整体施工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基于锚固技术特点,结合岩土工程施工要求,总结以往经验确定施工技术要点,来对后期工程施工提供技术指导,争取从根本上来消除质量隐患的产生,提高工程施工综合效率。

关键词:岩土工程;锚固技术;施工技术

锚固技术主要应用于地下工程,为比较常见的边坡支护技术。对于岩土工程来讲,施工作业复杂性与多样性程度高,很容易因为外部因素干扰而出现质量以及安全隐患。为达到预期施工效果,必须要采取可靠措施来进行支护加固,降低地质、水文以及地下水等条件带来的影响。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施工时要严格遵循专业原则,确保每道工序实施的规范性,将锚固技术所具有的功能性充分发挥出来。

一、锚固技术特点

基于岩土工程施工特点,近年来对于其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案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工程建设体系逐渐完善,尤其岩土锚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充分发挥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一般需要就结构、工艺、材料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技术适应性,以求更大程度上来提高锚固技术受力效果与承载性能能,更大程度上来适应劣质地层环境工程与特殊工程结构。面对不同的岩土工程环境,所适用的锚固技术不同,因此工艺管理方案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工程对锚杆长度要求不同,可通过套接方式来增加锚杆长度,最长可达到20m以上,满足工程施工要求[1]。现在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基于实际条件来分析,遵循专业原则,科学选择和规范应用锚固技术,争取提高岩土工程施工质量。

二、锚固技术施工基本原则

1.经济性原则

对于岩土工程来讲,其更容易受到地质水文以及气候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场施工作业以及管理难度较大。为提高施工效果,减少各类质量与安全隐患的发生,必须要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但是往往实际施工中对于加固、防灾锚固技术的经济预算比较少,限制了锚固技术功能的发挥。对于不同工程施工来讲,因为经济因素的限制,导致锚固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差异性非常大。基于经济性原则,即综合工程实际条件,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施工综合效果为目的,在保证基本工序顺利落实的前提下,选择经济性与效果性最优的锚固技术。

2.实践性原则

岩土工程施工条件复杂度比较高,且因为各因素干扰很容易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对锚固技术的依赖性比较强。锚固技术的应用与施工效果,对岩土工程施工质量来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基于此在选择以及应用锚固技术时,需要以现场地质条件作为依据,而单纯、简单的技术性分析与理论探讨并不能作为了解工程的根本,务必要将实践性原则落实到底,基于地质勘察结果与施工方案,结合现场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性分析施工特点,确定施工要求,确保所选锚固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在准备完善施工技术与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为锚固技术方案以及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方法,必须要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实用性原则

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为减少质量问题的产生,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调研,了解并判断锚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为达到最佳施工效果,还需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使其保持良好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掌握锚固施工实际情况,随时来根据现场情况来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将各项因素干扰降到最低,确保岩土工程可以顺利实现。尤其是锚固技术自身特征并不明显,无法应用统一单位标准与统一工程技术来对施工技术进行评判,因此实际施工需要坚持实用性原则,并不是最好的就是最合适的。

三、岩土工程锚固施工要点

1.工程钻孔施工

将锚固技术应用到岩土工程师,要注意控制好钻孔孔径和深度大小,在达到锚固力标准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钻孔周期,以免钻进深度过大而对地层内应力产生扰动,反而影响到工程稳定性。同时还需要搭配选择高效率的悬空设备与机具,按照工程施工要求设计锚固张拉吨位,以此来设计钻孔孔径与深度,提高锚固施工科学性。实际钻孔时,水与空气作为主要洗井介质,需要利用最短时间来钻穿地层,并要做好钻进过程孔子,严禁出现弯曲问题,以免影响孔壁稳定性[3]。如果遇到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层环境,为降低钻孔难度,需要重点做好钻孔角度设计,减少单锁锚固设计吨位,或者是利用端部扩大型锚固段方法来缩小钻孔孔径。另外,对于淤泥以及淤泥质砂土作业环境,可带套管跟进施工,减少塌孔或涌水问题的产生,提高施工质量。

2.锚杆杆体安装

通过锚杆来对地下工程周壁进行支护施工时,为达到预期支护效果,重点需要提前做好锚杆检查,确认杆体不存在任何质量隐患,检验通过后才可按照规范将其放入钻孔内,要注意避免出现滑移、坍塌等问题。杆体安装时要重视安全管理,不得敲击杆体或者悬挂重物,确保杆体自身的完整性,保证具有优良的抗拔力、上托力以及水压力。一般将锚杆杆体安放后,需要将其一端与挡土墙或者工程结构物连接,并将其另一端锚固到地基岩层内,并且在安放杆体时将注浆管一同放入[4]。如果工程选择的非预应力全长粘结型短锚杆,可以采取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方法施工。

3.灌浆施工技术

灌浆为锚固施工技术的要点,直接影响着锚固件承载能力。施工前需要做好水泥浆液水灰比设计,将其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保证其抗压强度时间为28d龄期。整个灌浆作业要保持连续性,中间不得中断,并保证后续灌浆施工应在初始注浆初凝前进行。实际灌浆施工中,需要将在注浆管管头控制在注浆液面下50cm位置,随着泥浆的不断灌注逐渐提拉,但是要注意不得拉出浆液面,以免造成锚杆断裂。孔底开始一次注浆,待孔口流出浆液,且以此注浆水泥结合体超过2.0MPa时,便可进行二次高压注浆。

结束语:

岩土工程不断增多,锚固技术在其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达到预期施工效果,需要做好整个施工过程的控制,严格遵循专业原则来选择锚固技术与施工管理,达到最佳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卢艳涛.关于岩土工程施工中锚固技术的深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98.

[2]徐金鉴.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7):22-23.

[3]李鹏凌.解析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的岩土锚固技术应用[J].低碳世界,2016(34):185-186.

[4]林劝利.关于岩土工程施工中锚固技术的深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49):50-51.

论文作者:严曾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施工中锚固技术分析论文_严曾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