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04221972****0531
摘要:工民建的意思就是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相结合的一项建筑工程。工民建结构产生裂缝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工民建行业的发展,而且还时时刻刻威胁着人们的生活。任何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都会影响其稳定性,当出现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时,也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文中对工民建结构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1工民建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常见种类
1.1干湿型裂缝
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裂缝就是干湿型裂缝。出现干湿型裂缝的原因是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工程中由于施工材料混合起来的都是把水作为载体,导致混凝土施工完工后出现很多的水分。内外空气流动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导致外部水分散发速度快,内部的水分得不到有效地挥发。外部与内部之间在湿度和温度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并使内部有向外的张力,由于受力差达到混凝土结构承受极限时便会出现干湿型裂缝。因为混凝土机构在施工结束后,由于后期的养护工作不及时,导致混凝土的外部与流动的空气接触,水分发挥很快,然而混凝土的结构内部属于封闭的空间,水分停留时间很长,向外蒸发速度很慢,后期对混凝土结构养护不到位也会使干湿型裂缝的出现加剧。
1.2深陷型裂缝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第一要针对施工的现场所在的区域地基采取勘查,掌握地基的情况,强度以及性质,并了解施工地质的土层结构。后期要对地基采取有效地处理和改进,达到符合施工的标准。针对软土地基,由于自身的强度和力度满足不了建筑施工,为此,就需要使用灌浆的措施来加强地基的强度。如不采取措施直接施工,极易出现建筑所在的区域发生变化,出现凹陷的现象等,造成深陷裂缝的发生。若建筑在设计阶段不科学,桩基工程与底层结构的处理不及时,便会出现底部支撑存在缺陷,或模板出现不牢固的现象,同样会出现深陷裂缝。以上这些裂缝会造成建筑物的塌陷、倾斜等,情况严重会直接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防止出现深陷裂缝,就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这项工作要提前部署。
1.3化学型裂缝
混凝土在制作的过程都是需要现做现用,是不同的材料混合而成的,若在实施操作的阶段施工人员出现疏忽,将各种各样的施工材料比例有误差的情况,便会造成混凝土发生一系列化学结构的变化。如果出现化学结构的变化便会给混凝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极易造成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给混凝土结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给施工中的裂缝增加了几率。针对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由于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欠缺,操作中极易出现误差,无形中给混凝土结构出现化学型的裂缝增加了风险。
2工民建结构裂缝成因
2.1材料的质量不过关
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过关是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裂缝的最常见原因。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有石头、沙子、水泥、砖头等等,如果水泥中掺杂其他杂质,就会导致水泥抹在墙上没有那么贴合,表面也没有那么平坦,进而导致出现一些裂缝问题;选取的沙子如果不进行筛选,里面的杂质就不能挑选出来,与水泥混合在一起时,就没有很好的凝固性;如果选取一些质量不好的砖头,当它承受巨大的载荷时,就会在应力的挤压下发生裂缝。所以,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用时,一定要严格把关,避免这些材料的质量问题。
2.2受混凝土温度的影响
2.2.1表面温度裂缝
表面温度裂缝主要由于混凝土表面温差大和混凝土结构内部散热条件不同引起。浇筑混凝土后,水化热使结构内部温度升高,结构表面温度冷却较快,致使混凝土结构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差,因此混凝土结构表面产生拉应力。当工民建结构混凝土表面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则会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贯穿性温度裂缝
贯穿性温度裂缝大部分是由于工民建结构降温较大,且受外界条件的约束引起的。例如框架梁、基础梁、墙板和砌体结构等,当上述构件与刚度相对较大的柱或基础连接时,环境中的温湿度降低将会使构件收缩,而构件的这种收缩受到构件边界条件的限制阻止其收缩,致使构件中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将会产生贯通整个截面的温度收缩裂缝。
2.3受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当混凝土完全暴露在空气里面时,混凝土就会变坚硬且体积会缩小。在不受外界力量的影响下发生的改变,叫做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收缩时,当它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裂缝现象。
2.4工作人员的施工方法不合理
混凝土是将水泥、石、砂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的一种人造材料,判断其凝固程度的一个标准是看混凝土的密度是否一致。所以,各种材料的比例分配、搅拌、运送和灌筑等等,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出现差错,每一个步骤的不认真都有可能会造成工民建筑结构出现裂缝。
3工民建筑结构中产生裂缝的控制措施
3.1认真检查购买的原材料
购买原材料时,要进行货比三家,将多家的商品进行对比,选择出质量比较好,价格又比较实惠的产品。当卖家送来原材料时,一定不能马虎大意,要认真的检查送来的原材料,看是否为我们当初挑选的原材料,看它的规格大小是否符合我们的意愿,原材料的数量对不对,然后再看它的合格证书,购买的原材料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如果购买的原材料不符合以上标准,就要与商家探讨处理方案。
3.2施工控制
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混凝土进行制作时,应咨询相关技术人员的各种材料的分配比例;灌筑的时候要事先检查保护钢筋的垫子是不是平铺整齐;各种管子的封口,应先把管口清理干净;砖头的表面应先清扫干净,不应存在任何杂质。掌握振动混凝土的技巧,混凝土在经历第一次振动后,然后在没有完全凝固前进行第二次振动,这样增强混凝土的粘性,工民建筑不容易发生裂缝。掌握搅拌混凝土的技巧,掌握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使混凝土的强度增添百分之十,进而可以增强工民建筑结构的强度。
3.3保养措施
针对以往的混凝土,在灌浇结束之后要赶紧开启保养措施。对于较干较硬的混凝土和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的混凝土,要立刻搭建遮阳篷,等工程结束后进行细致的保养措施。在对混凝土进行遮盖时不能破坏或者污染混凝土面层。保养措施在部分条件艰苦、气候恶劣的环境下显的必不可少。正常温度下,混凝土不需要持续的保养,只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等待混凝土完全风干后即可。可如果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由于天气的变化,混凝土的保养工序也变得繁琐,其主要是因为混凝土不能承受低温。因为混凝土中含有水泥,而水泥的作用受温度的控制,温度增高则水化过程迅速,混凝土的凝和力也增强;但温度变低之后,混凝土中的水部分会被冻住,水泥作用的水减少,强化作用也就相应的减弱了。新出炉的混凝土在保养刚开始便因为天气原因而被冻住,会导致其风干后的质量达不到原本计划的标注要求。所以在给混凝土进行保养时,可以在施工场地临时搭建供暖系统,给混凝土吸收暖气,让施工场地温度达到常温,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混凝土开裂等质量问题。
4结束语
总之,工民建筑结构中的裂缝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还会给社会风气造成不好的影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国家和相关部门要严格查办不法商家,将贩卖不合格原材料的商家进行教育批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相信在国家政府的监督下以及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解决好工民建筑结构中的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蕾荣,王尚.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32):27-28.
[2]赖海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4):112-113.
[3]韩峰.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7,40(14):31-32.
论文作者:胡国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结构论文; 工民建论文; 温度论文; 原材料论文; 措施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