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 51012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64例手术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64例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实验组的32例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的32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实验组、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SAS评分[(25.52±5.31)分]、SDS评分[(28.13±4.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37.58±8.64)分]、SDS评分[(39.44±8.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手术室护理;心理状态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实践表明,其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1]。本研究为探讨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对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64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分组实验,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64例手术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64例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实验组32例,一般资料如下:男15例,女17例;年龄32~71岁,平均(55.62±8.64)岁;病程1~11年,平均(4.64±1.31)年。对照组32例,一般资料如下:男13例,女19例;年龄34~72岁,平均(55.29±8.88)岁;病程1~12年,平均(4.85±1.42)年。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相关准备,术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及积极的治疗配合,术后加强巡视等。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环境护理。环境是否健康舒适,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睡眠质量。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并要维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可以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将相关疾病的具体情况及相关注意事项讲述给患者,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2];③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主动、热情地接待,并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④饮食护理。使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加强患者的身体素质,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加强饮食指导,嘱咐患者多摄取优质蛋白食物,禁食生冷辛辣食物;⑤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是判断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指标,通过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有利于规避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给医师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采取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实验组、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SAS评分[(25.52±5.31)分]、SDS评分[(28.13±4.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37.58±8.64)分]、SDS评分[(39.44±8.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手术患者来说,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或者是担心手术治疗效果,多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临床疗效,也会给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给与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指的是,计划护理活动时,护理人员明确地、审慎地将患者愿望、临床经验、科研结论有机结合起来,获取证据,并将其当作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3]。目前,循证护理已经成为了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主流,循证护理使护理人员能够以最新、最科学的方法实施护理干预,加强了护理的科学性以及医护间的协调性。
本研究中,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发现:护理前,实验组、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护理后,实验组、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SAS评分[(25.52±5.31)分]、SDS评分[(28.13±4.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37.58±8.64)分]、SDS评分[(39.44±8.27)分]。基于此,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龚妍.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7,33(12):133-134.
[2]杨玉连.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2):103-104.
[3]林莉莎.手术室开展人性化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0):304-305.
论文作者:李靖慧,尹鹏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论文; 手术室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