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51006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对策。方法:本科室于2012年9月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90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9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78%,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2.22%,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实施综合安全管理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216-02
护理安全是指病人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法定规章允许范围外的功能上或心理集体结构上的损害障碍缺残、死亡[1]。受老龄化加剧的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其护理难度逐渐提升[2]。为提升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我科室于2012年9月实施综合安全管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管疾病患者9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男56例,女34例,年龄60~84岁,平均(71.25 8.96)岁。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管疾病患者9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男57例,女33例,年龄60~83岁,平均(71.16±8.7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比较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方法为:
1)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患者高龄、用药、治疗、自理与生活、不良情绪、跌倒、坠床等相关风险。
2)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①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工作。我科室在参照医院相关规定基础上,制定并完善科室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如饮食护理制度、活动护理制度、基础护理制度、常用药品护理制度等。同时,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与结果的监督,明确个人职责条件下,根据表现给予奖惩。②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人员素质。我科室积极为护理人员学习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使其通过自身学习、集中培训、业绩考核等途径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技术、职业素质、综合业务素质等。并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安全管理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以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律认知。③优化安全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水平。安全管理重在安全,要实现安全,必须落实到每一环节的管理控制中,因此,我科室采取过程化、全面化管理措施。具体措施有:入院时做好评估,确保护理过程准确。强化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如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主要治疗方法,安全管理重视用药管理,做好用药指导。给药前做好患者病情评估,仔细核对药物,做好用药指导;给药中,要亲眼看患者口服药物,密切观察静脉注射;给药后观察不良反应等。强化运转流程管理,保证流程及时、合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等,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通过多元化途径,提升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护理工作持续性、科学性和规范性。④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减少安全事故隐患。我科室建立并完善不良事件报告记录,分析事故原因,从护理流程、患者自身、护理人员、住院环境等方面,考虑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因素,并依据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实行主动上报和非惩罚性上报制度,鼓励护理人员、管理人员发现、上报安全隐患和安全事件,及时解除安全隐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率。发放本科室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较满意(80~89分),一般(70~79分)和不满意(<70分),满意率=(非常满意+较满意)/100×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处理所有数据,采用%表示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事件10例,发生率为11.1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79例,较满意10例,一般2例,满意率为97.78%。对照组:非常满意29例,较满意45例,一般12例,不满意4例。满意率为82.22%。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安全管理从患者入院前评估入手,以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人员素质、优化管理措施、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途径,为住院患者提供给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多方面、过程化的护理措施,其目的在于提升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康复[3]。
我科室结合科室实际,积极实施安全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优化管理措施,使得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2.22%提升到实施后的97.78%,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1.11%降低到实施后的3.33%,有力证明了安全管理在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提升患者满意度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应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媚,林秀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药物与人,2015,28(1):404-405.
[2]胡春杰.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2(13):113-114.
[3]武惠敏.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7):208-209.
论文作者:肖惜,梁丽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患者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满意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老年论文; 事件论文; 科室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