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革命精神——关于我国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状况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我国目前论文,状况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形成它不同于以往任何哲学的特有的精神实质,即批判革命的精神。这一精神不能凝固、淡化和弱化,只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遭到的“冷遇”和“不景气”,主要原因不在于我国市场经济对哲学的冲击,而在于淡化和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革命精神。只有在实践和现实生活中恢复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革命精神,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青春活力。
关键词 恢复 发扬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批判革命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同形形色色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各种脱离实际抽象空谈的思辩哲学、繁琐哲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由此形成它不同于以往任何哲学的特有的精神实质,即批判的革命的精神。1843年马克思还在创立自己哲学时就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①]他说:“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②]正是这种批判性分析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使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并把批判革命的精神和科学态度贯穿其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深刻领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和科学态度,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③]列宁坚决反对一切歪曲、抹煞和淡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精神实质的理论和行为,在与民粹主义、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写出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一系列科学著作。斯大林在概括列宁著作中的方法论特点时指出:“列宁的方法的原理,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基本上已经有了。这个学说,照马克思的话说来,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列宁的方法正是从头到尾都是贯穿了这种批判的和革命的精神的。……事实上列宁的方法不仅是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方法的恢复,不仅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恢复,而且是这个方法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展。”[④]
马克思所说的批判不仅仅指理论上的自我批判和异已批判,更重要的是指物质的、实践的批判。在他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他就提出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即思想理论的批判和物质实践的批判,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⑤]马克思认为,这种物质性批判是比思想理论批判重要得多的批判,离开物质性批判的纯粹精神性批判,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恩格斯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他指出,对不可知论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批判就是这种物质性的实践批判。[⑥]马克思认为不仅物质性批判本身就是指实践的批判,实践本身就是物质性活动;而且精神的,即思想理论性批判也离不开实践。离开现实实践的所谓“批判”,是一种纯粹静观的思辩。当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兄弟离开现实实践空谈批判和污蔑无产阶级“缺乏批判头脑”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对这伙自称为批判者的批判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列宁在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批判时针对鲍威尔兄弟的批判写道:“这班先生鼓吹一种批判,这种批判超越一切现实,超越政党和政治。否认一切实际活动,而只是‘批判地’静观周围世界和其中所发生的事情。”[⑦]离开现实实践,批判什么,为什么要批判,批判到何种程度,采取什么具体方式批判,都会失去根据和标准,必然陷入纯粹的抽象思辩,把哲学引向神秘主义。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⑧]可见,实践既是批判的基础和依据,又是批判的武器、方式、标准和力量。费尔巴哈正是由于“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⑨],虽然他从思想理论上对黑格尔哲学和宗教展开了无情的批判,但他既不可能从批判中发现黑格尔辩证法的真正价值,也“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⑩]使他的哲学仍然同黑格尔哲学一样具有极强的抽象思辩性,属于“黑格尔哲学的支脉。”[(11)]仍然与德国现实实践处于尖锐的对立冲突之中,随着1848年革命的到来,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整个德国古典哲学不管有多少合理思想,最终都必然走向终结。
马克思认为,批判必须明确批判的主体,即群众,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和批判的主体,离开群众的个别人的批判,必然是脱离实践和群众的世外批判,这种“世外的批判不是现实的即生活在现代社会之中并同这个社会共甘苦的人类主体所特有的活动。”[(12)]与群众的实践、利益和愿望无关,当然也不会引起广大群众的兴趣。没有同广大群众结合的批判,不把群众当做批判的主体,就不会实现物质性的实践批判。这种批判只是思辩者头脑的大脑活动,同样会陷入抽象的思辩哲学,扭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认为,他所说的批判是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的批判,而不是象洛克批判笛卡尔和黑格尔批判康德那样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的批判。他说:“将近三十年以前,当黑格尔辩证法还很流行的时候,我就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但当有人全盘否定黑格尔并攻击他是一条“死狗”的时候,马克思却公开承认他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13)]普列汉诺夫在纪念《卡尔·马克思逝世二十五周年》一文中谈到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时说:“批判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是好事:从事批判的人切实地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对象,而不是在批判的幌子下一味地重复自己毫无批判地接受下来的别人的思想。否则,批判就不成其为批判而变成正好和它相反的一种东西。”[(14)]列宁在注释马克思批判革命精神时也指出:“请注意,马克思这里说的是唯物主义的批判,他认为只有这种批判才是科学的批判”[(15)]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批判既不是离开实践和唯物主义的唯心批判,也不是肯定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批判,而是在实践基础上在批判旧东西过程中去发现新东西的科学的、辩证的批判,这种批判不只是破坏,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创新活动。离开科学性的批判只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实质。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它的批判的革命的精神与它的唯物辩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是多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所体现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实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在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这一精神实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与群众斗争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现实生活的功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在“九·五”和下个世纪头十年,我们“要巩固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要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6)]但我们的哲学自80年代初真理标准讨论后,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总的状况是日趋萧条。尽管有人对目前哲学是否处于危机状态尚有争议,但在市场和商品大潮冲击下,哲学在社会上所遭受的普遍淡漠和冷遇是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哲学研究经费紧张、人员锐减、成果难出、书籍难卖;大学哲学专业招生难、分配难、课时大量压缩、课程一砍再砍。哲学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吸引力,与剧烈变革的社会现实、社会要求极不相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景气至少给改革和社会造成两大后果:一是社会生活处于一种普遍的非理性和浮躁状态。一股股的学潮、民工潮、出国潮、抢购潮、抄股潮、明星潮、经商潮猛烈冲击着社会,使整个社会生活严重失范,人心浮躁不安,隐含着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公民素质普遍低下,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滑坡、犯罪增加、见义勇为者减少;短期行为、个人主义、本位主义严重;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步履维艰,学生知识结构普遍不合理,适应改革和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奇缺。
回顾历史,古今中外任何社会的变革都伴随有哲学的变革并往往以哲学变革为先导,中国先秦时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变革是这样,英国、法国、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也是这样。唯独今天的中国,社会变革而哲学却不景气,其原因到底何在?有人认为是体制、市场商品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了哲学的衰落。如果是这样,市场经济总是少不了利益驱动原则,市场与哲学互相排斥,中国市场经济建成之日,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之时。还有人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于是乎想方设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增加市场经济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了市场哲学、经济哲学、营销哲学等。当然我不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显得陈旧,也不否认市场、经济、营销中有哲学,但如此让市场牵着鼻子走的哲学是否就受到市场的青睐了呢?事实并非如此。人们与其学市场哲学、营销哲学等,还不如学市场学、营销学更为适用。哲学教材大量削减与政治斗争有关的旧内容,增加市场和科技发展的新观点、新内容使其更加“科学化”,教材内容越来越多,而哲学课的课时却越来越少。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讲完更多的内容,只得干巴巴地讲几个抽象的条条,教材和授课抽象难懂,学生毫无兴趣,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陷入很少有人理睬的哲学!
其实,当马克思主义哲学很少有人理睬之时,另一种哲学,即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哲学则乘虚而入,颇受青睐。它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益挂勾,与金钱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行动。人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理想淡漠、政令不通、腐败滋生、殖民文化泛滥、假冒伪劣屡打不绝、黄赌毒和走私贩私横行等等,无不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人们变得目光短浅、实利实惠,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视为“假、大、空”的无用哲学遭到贬斥。在实用主义影响下,有些从事哲学的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成赚钱的工具和糊口的“饭碗”,为迎合市场需要、吸引“顾客”,全然不顾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实质,变成随“市场行情”随意讲授的东西。一个人可以讲授某种哲学,而自己却根本不信这种哲学,更不打算按这种哲学去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了口头上的“说说哲学”。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被商品化了。如果说60年代出现过的哲学庸俗化倾向是由于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在学哲学用哲学指导自己行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不自觉的,那么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商品化、庸俗化的倾向则大多是一些哲学专业工作者、哲学专业学生的自觉行为,它严重地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誉。另外还有一部分哲学工作者不甘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堕落”,但也不敢公开与这种实用主义进行斗争,甘于清贫,躲进书斋,尽力避免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干扰,进行纯学术的科学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愈来愈远离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愈来愈带上思辩性。所使用的语言难懂,论证思辩繁琐,就是哲学专业的教师、学生也难以看懂,更不必说一般群众。哲学成了大学讲坛和学者书斋里的与群众实践无关的“讲坛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就这样被商品化和思辩化倾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革命的精神实质普遍被淡化、弱化和忽视,这就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不是现实生活和改革、市场不需要哲学,而是哲学的商品化和思辩化淡化、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革命精神。哲学家们热衷于建立一个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关心哲学的“经济效益”或“科学性”,而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冲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对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和改革批判主体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却很少考虑。发展下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免不了遭受费尔巴哈哲学同样的恶运。
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毛泽东同志一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革命的精神实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17)]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需要,一方面强化了自己的批判革命精神,但却忽视和淡化了批判精神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了革命性的正确发挥。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革命性又往往受到行政的保护,用行政的批判代替哲学的批判,也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革命精神的脆弱性。一旦改革开放,各种思想文化和思潮迎面扑来,在失去行政保护条件下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独自迎战便显得底气不足,很不适应。在我国哲学界,自80年代初哲学在行政保护下开展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真理标准讨论后,出于对“左”倾错误的愤恨,哲学研究愈来愈远离或淡化政治,尽力淡化和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精神,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反杜林论》相比,与列宁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相比,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多了几份“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但却少了几份批判性和革命性,少了几分内在的精神,终于酿成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泛滥,能够说这一切与我们淡化和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革命精神没有关系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疑应该尊重科学,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但这种科学性首先应该表现在它立足于实践,真正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敢于同背离这一利益、愿望和要求的各种错误思潮展开不懈的斗争,而不是削弱和淡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革命的精神。只要削弱了这一精神实质,不管这种哲学具有怎样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不会有太大用处的,都会陷入空洞的思辩和冥想。只会加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矛盾。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18)]从马克思到今天,总的说来这一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没有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精神没有过时。但这种精神不是凝固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变革时代必有新的特殊的表现。人民群众在改革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为追求美好理想的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精神,在改造自然和社会,同各种丑恶现象斗争中表现出的尊重科学,英勇奋斗精神等等,都应该以哲学的形式集中地概括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里,这种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在当代只能赋予它更新的时代内容,不断丰富发展它,而不能淡化、削弱它。否则必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脱离实践、远离群众,削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战斗力和生命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是繁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由之路。但如何结合?是随波逐流地附和生活还是积极能动地引导生活?是从外部某种现成结论出发来能动地引导生活,还是在生活中通过对旧东西的批判发现新东西来能动地引导生活?这一切只有在实践和生活中恢复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实质才能解决,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从实践和生活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又不断从批判旧东西中发现新东西来积极能动地引导生活,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同现实生活一样都是长青的,哲学工作者才能不仅是自己历史的同时代人,也是自己哲学的同时代人。
收稿日期:1997-03-13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第86页。
② (13)《马恩选集》第2卷,第81,218页。
③ ⑦ (15)《列宁选集》第1卷,第81,90,81页。
④《斯大林选集》上卷,第198—199页。
⑤⑧⑨《马恩选集》第1卷,第9,18,16页。
⑥ ⑩ (11)《马恩选集》第4卷,第221,236,237页。
(12)《马恩全集》第2卷,第204页。
(1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第217页。
(16)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7)《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90页。
(18)《马恩全集》第1卷,第121,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