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必须在房屋建筑工程预留、预埋时予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提升后期安装质量。本文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对电气安装工程预留、预埋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预留;预埋;质量
利用电工学和电子学的理论与技术,在建筑物内部人为创造并保持理想的环境,以充分发挥建筑物功能的电工、电子设备和系统,统称建筑电气。建筑电气影响建筑功能的发挥,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对材料和施工都有很高的要求,具体的施工过程为:电导线的预埋→固定位置的选定→强弱电箱的预埋穿线 →漏电测试、绝缘测试调试、运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不是独立工程,它穿插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因此必须在房建工程师时就必须考虑电气安装工程预埋、预留问题。
1做好管线预留预埋施工组织设计
1.1建筑物电气管线预埋以及结构布置
建筑施工应该十分谨慎,电气管线应该进行敷设,一般敷设有两种方式,即为明敷和暗敷。一般明敷是指将管线安置在房屋的表面,对建筑物的结构基本没有影响;暗敷则需要预埋电气管线,这项工作对建筑安装有很大的影响。在进行施工时,电气管线的预埋有很大一个特点,相对的根数较多。一般预埋管线又分为墙体中的垂直预埋和楼板间的水平预埋,对建筑的构造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后期可能造成建筑结构形变。剪力墙或者建筑赶紧混凝土中垂直预埋管线,这种方法较简单,但在砌体墙中预埋垂直管线,操作则较为复杂,应严格根据施工技术的标准来实施,可能对墙体有伤害,但对主体结构没有影响。预制装配式楼盖水平管线预埋对预制板的布置方式应该十分了解;现浇混凝土楼盖预埋水平管线,对于现浇板内的管线应注意不能交叉,且不能排列。工程技术人员应认真熟悉电施设计施工图,找准部位,密切配合结构施工。
1.2严把材料关
预埋电管一般采用钢管和PVC管,钢管预埋在施工前应按要求对管道内壁进行除锈和防腐,施工完后应将管内穿好铁丝并用木塞将管口塞堵。在预埋导线保护管前,应做好施工质星通病的预防工作,如管材不得有折扁或裂缝,管内无杂物,处理好管口,防止堵塞,尽量减少弯头。导线保护管的弯曲处,应用机械弯曲,防止施工中通常容易出现的管件断面变形、折皱、凹陷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1.3做好样板工程
加强样板引路,坚持样板制,前两个标准层一定要达到各工序的标准化交叉施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所有暗配的灯具插座的位置必须准确,如无法确定准确位置,可让土建专业划,一定不要自己作主,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公共照明及插座部份的钢管必须在结构配合中一次预埋,其它如办公室的照明(只要有吊顶处的办公室、会议室等)均可在粗装修阶段进行。所有暗配在内砖墙上的管线一定要随土建同时进行,加强检查,杜绝遗漏。
2管线预留、预埋技术管理
2.1管线预埋
2.1.1导管的弯曲半径
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直埋于地下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10倍。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2.1.2线盒预埋
在模板上标注线盒位置,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对线盒加以固定。顶板及墙体线盒埋设必须方正,盒边平行、垂直于房间顶板、墙体的四边。过渡盒: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以便于穿线:无弯时30m,一个弯时20m,二个弯时10米,三个弯时8m。管路垂直敷设时,根据导线截面设置接线盒距离: 50mm及以下为30m; 70-95 mm时为20m,120-240 mm2时为18m。地面插座盒预埋时应将盒口留出砼面1.5~ 2cm,以便于后期施工时依靠地插座本身可调余星与地面找平。
2.1.3注意事项
导管穿越外墙时应设置防水套管,且应做好防水处理。预留套管需及时封堵,避免回填土、砼等阻塞套管。管路过长无法加装接线盒时,可加大一号管径。从弱电竖井出来的管线一定要配合到第一个器具,公共部份的弱电管线一定要在结构配合时期进行全部预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它有吊顶部份的管线均可在粗装修时配合进行。避免管路交叉和重叠,确保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路离表面的净距不小于15mm。所有地下室的管线在敷设时,管接头要缠麻处理。所有穿外墙的管线一定要焊止水片,并做到外低里高。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基础面不小于50mm。在现浇混凝土内配管时,应密切配合土建将管子预埋在底筋上面。预埋的管子、卡具及箱盒等应采取固定措施固定牢固,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受震移位。箱盒必须紧贴模板,并用木渣、粗草纸等垫物浸水后塞好,以防砂浆进入。在混凝土中预埋套管时,套管两端应伸出模板各50mm。如直接埋短管,其伸出的两端必须预先套好丝口,装上管箍保护丝口,以便接管。所有暗配的管子外露的管口应做好临时封堵。
2.1.4验收要点
导管表面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刚性塑料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时,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宜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宜大于1.2m。钢导管或刚性塑料导管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线管预埋应禁止3管重叠,且线管叠加高度>1/2板厚。主卧、客厅等功能房间,烟感位置与照明灯具冲突时,弱电避让强电,且间距不得小于60cm。JDG线盒均需做防锈处理。套管预留电缆出户套管组管口应制作出喇叭口,防止刮损电缆,且应把管口封堵,防止雨水倒灌地下室。要求出建筑物1.5m。
2.2配电箱预留
户内强电配电箱为地距地1.8m;双排强电配电箱不低于1.6m。户内底箱箱口出毛墙面10-15mm,垂直高度需较设计标高高1-2cm,同时参考土建弹线及灰饼,严禁强电配电箱口突出抹灰面;配电箱需用开孔器开孔,不允许开长孔,入箱线管需用入盒接头,配电箱只允许走回路进线和回路出线,不能当过线盒(箱)使用。
工艺流程:选择导线—穿带线—扫管—带护口—放线及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管内穿线—导线连接一接头包扎—线路检查绝缘遥测。
2.2.1导管穿线
穿入导管内的干线可不分色。线管出口处至配电箱、盘总开关的一段干线回路及各用电支路应按色标要求分色,L1 相为黄色,L2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零线为蓝色,PE为黄绿双色(电缆为黑色)。带线用φ1.2-φ2.0mm的铁丝,带线在管路的两端留有20cm的余量,并将铁丝固定,防止随意拉出。剪断导线时,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cm,箱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箱体周长的1/2,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米。除塑料护套线外,绝缘导线应采取导管保护,不可外露明敷。绝缘导线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绝缘导线穿入导管的管口在穿线前应装设护线口。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构)筑物的绝缘导线绝缘层颜色应一致。
注意事项:配电箱的箱体及二层金属覆盖版均应与PE线连接。(注: PE线不允许利用箱体、盒体串联)。配电箱内应标注各断路器作用区域(详细标明功能区域为具体房间)及配电箱系统图。过欠压保护器应和箱内电气元件同一品牌。管入盒、箱时,管口应平齐,管口露出盒、箱应不大于5mm,并应一管一孔进入户箱及户内弱电箱的管口,应采用锁母固定,管子漏出锁母的螺纹为2-3口。
2.2.2配线
定额分照明线路、动力线路和多芯软导线,并按导体材料、导线截面积及芯数划分项目。照明线路管内穿线,当导线截面积大于或等于6平方毫米时,应执行动力线路相应项目。
3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增多,人们对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家庭布线一定要经过电气工程师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师应加强与土建工程师的交流,协同做好总体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施工组织设计,在确保工效的同时,做好电气工程的预留、预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试析如何提高电气强电安装的施工质量[J]. 欧阳文辉.南方农机. 2016(11).
[2]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探讨[J]. 张树安. 科技与企业. 2014(16).
[3]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2008.
论文作者:潘春萍,谭猎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管线论文; 导线论文; 导管论文; 管路论文; 套管论文; 配电箱论文; 电气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