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 观察及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筛查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按照眼底检查结果分为2组,存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96例)和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124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与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比较,患者的病程、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在临床治疗时需对其进行控制,以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
目前,国内最新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0.4%,其中绝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处于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而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常与糖尿病性肾病同时伴发,因此控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为了观察及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本科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20例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科住院,符合2型糖尿病的WHO诊断标准,采用眼底并发症筛查中散瞳检查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方法,按眼底检查结果分为2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96例)和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124例)。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录入Excel表后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直接计数,两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两两组间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在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方面的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多种危险因素息息相关(P﹤0.05),其中收缩压、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是因素可以进行临床控制的,在体重指数、舒张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方面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3.1 糖尿病病程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
糖尿病病程的长短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糖尿病的病程越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就越高。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认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在糖尿病的病程<10年组为7%,10-14年组为26%,≥15年组为63%,而30年组则高达95%。国内报道显示,糖尿病的病程每增加1年,平均可有7.8%的糖尿病患者可发展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且病程>10年者较<5年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增加3.95倍。我科的本次研究也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越长,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占的比例也越高,这与国内外众多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3.2 收缩压升高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血压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存在的密切相关性,认可高血压可作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高危因素,当患者机体长期受到高血压因素的损害,造成视网膜微血管动脉硬化,减少血液循环;同时高血压可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形成血管活性物质,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增加了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灌流难度。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积极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水平,稳定脉压差,以改善高血压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威胁性。
3.3总胆固醇升高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
血脂代谢异常不仅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与高血糖因素一起也发挥重要的协同作用。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数量并不多,血脂代谢紊乱导致视网膜受损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血脂水平升高,促使视网膜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下降,特别是微小血管内膜粗糙增厚及退行性改变,造成血小板聚集增加。同时高血脂改变了红细胞膜的脂质构成,引起红细胞变形,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最终导致视网膜微循环血流减慢、瘀滞,影响视网膜的营养及代谢;②血脂代谢紊乱时,脂质首先在眼内Bruch膜的弹力层聚集,然后在内胶原层沉积,形成脂质墙,从而阻碍了脉络丛毛细血管与视网膜之间的正常物质交换,最终导致了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和光感细胞凋亡的病理改变;③血脂异常时,脂质在视网膜异常沉积,加剧了具有细胞毒性的脂质过氧化物形成;④脂质也可能介导了视网膜疾病中潜在的蛋白免疫机制。本研究提示了总胆固醇升高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具有相关性,当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时需行降脂治疗,以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3.4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能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3个月内的血糖水平,因此本次研究将其作为糖尿病控制的主要指标。目前众多的临床研究报道早已证实,合理控制血糖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独立的高危因素,血糖指标异常一直都是糖尿病代谢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同时糖化血红蛋白是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生成的糖基化产物,对氧的亲和力远高于正常血红蛋白,可造成人体组织缺氧,所以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可导致视网膜组织缺氧,增加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的发病率。本次研究显示,2组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方面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在临床治疗时需对其进行控制,以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年4月第38卷第4期:292~344。
[2]陈晓君,高永杰,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4月第11卷第10期:82~83。
[3]王涵,王皓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华西医药,2016年5月第31卷第5期:889~892。
[4]张蓓,邱庆华,王川,李圣扬,高脂血症人群闪光视网膜电图的特征描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189~192。
论文作者:马济雷,曹长春,魏晟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视网膜论文; 糖尿病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病程论文; 收缩压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