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环境贸易基地的战略研究_环保产业论文

建立环境贸易基地的战略研究_环保产业论文

创建环境贸易基地的战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研究论文,环境论文,基地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人类进入环保时代,国际上正兴起以环保产品和设备交易为主要内容的环境贸易。发展环保产业、推进环境贸易,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推动外经贸的新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比较缓慢,环境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相当小,与形势发展和要求极不相称。如果有重点地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环境贸易基地,就可以创造成果,积累经验,辐射国内外,从战略上推动环境贸易的发展。

一、创造环境贸易基地的意义和作用

1.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战略选择

在环保问题与市场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国际环境贸易正在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热点,1995年,世贸组织一成立就提出了国际贸易“绿色化”的新概念,旨在使国际贸易与全球环保取得协调。在实践中,各国不约而同地利用贸易措施来达到环保目标,而发达国家则以环保为借口,高筑贸易保护的“绿色壁垒”。

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香港、日本、美国、德国、韩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大多是世贸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目前,国际环境贸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预计2000年之后将达5000~1万亿美元, 其中一半以上的环境贸易额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所占有,连东南亚国家的环境贸易额也超过500 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只有0.2亿美元的环保产品出口,差距相当大。

环境贸易的核心是发展环保产业,为此,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惜投入巨资,率先以高科技为动力发展环保产业,争夺国际环境贸易市场。亚洲的韩国也不甘落后,于1992年颁布了《环保产业育成法》,计划从1992年到1998年投资150亿美元, 把环保业作为出口导向产业优先扶植。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等国也十分重视投资环保产业。

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而打破分散性生产的小格局,集中力量和优势创建环境贸易基地,则是我国发展环保产业、推进环境贸易的重要战略抉择。

2.利用整体优势快速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环保产业的产值近几年以高于30%的速度增长,产业实体已有8000家,但年产值却不到40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乡镇和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很大,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和工程质量不高,难以大规模地形成系统的技术和产品体系。只有通过规模经营,增加投资、降低成本,实现由粗放式向集约化经营方式的转变,才能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然而,环保产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必须以工业、农业、服务业为基础,充分利用其他产业已经形成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的优势而发展。如何解决产品生产分散性和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呢?建立环境贸易基地,就可以将一定数量的环保实体相对集中于一地,再通过政策扶持和积极引导,促进这些实体之间交流信息、相互学习、合理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快速地将环保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3.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外经贸增长

环保产品兼有依靠高新技术和现有企业的双重特点,它针对一些企业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目标明确地要求企业从解决环保问题入手,促使产品生产向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等方面改进。环保产品的生产,实际上成了原有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切入点。

在价格上,高投入的环保产品是否具有出口竞争力呢?为了扶持环保产品的生产,保护和促进环保产品的出口,国家可以对环保产业提供专项补贴、低息贷款。1994年,美国政府把环保产业列为重点产业,决定让环保产品享受出口免税。其后,欧盟实行“绿色进口政策”,在税收、贷款、出口等方面对环保产业实行政策性倾斜。按照世界贸易组织修改后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规则,环保产品的这类补贴属于不可申诉的补贴范围。因此,创建环境贸易基地,政府既可以名正言顺地有重点地对环保产品实施扶持政策,又便于有效地对环保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施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使环境贸易真正成为外经贸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创建环境贸易基地的基本要素

发展环保产业、创建环境贸易基地,首先需要特定的产业政策扶持,然后才能选择基本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作出考虑。除政策扶持之外的基础要素有以下三个。

1.绿色形象要素:展示优良的环保形象

在国际环境贸易中,发达国家已通过一系列法规、环境标志、绿色标准等,为其产品树立了良好形象。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环保问题较突出,一些出口产品已受到“绿色壁垒”阻挡。有关资料表明,仅一些国家采用环境标准制度这一项,就使我国减少40亿美元的出口额。

中国的陶瓷制品曾经誉满全球,但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仅是日本同类产品的1/10。中国瓷制品的亮丽外观远远超过日本, 据说因为含铅量超过一定标准,就使销售大打折扣。很显然,美国消费者对日本瓷器的偏爱,主要来自他们对日本人重视环保的形象信任。

目前,国际通行的环境标准ISO14000,只是一项对管理体系的标准,并不是产品的标准。所谓产品的环境标志,则是各国有关部门根据自愿申请者的要求按一定标准颁发的,标志的名称不尽相同,如美国的“EPA”,欧盟的“EV制度”、日本的“生态标准制度”等等, 这些标志都是形象标准。我国也为一些国产品确定了环境标志,但是,我国更需要对有关产品的产地确立优良环保形象,以突出产品的环保质量,提高其附加价值。因此,产地的绿色形象就是创建环境贸易基地的无形资产。

2.辐射优势要素:外经贸作用突出

环境贸易基地应具有带动周边经济、辐射国内外市场的功能,但如果没有相应的产品市场,环境贸易便无法发展。一个地区的外经贸发达,说明该地在贸易上有较丰富的开发国际市场经验,又具有一定的辐射国内市场的能力,这为环保产品进入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外经贸工作处在外向发展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第一线,外经贸企业比较熟悉环境贸易及其发展的要求。因此,外经贸发达地区就可以凭借自身优势推动企业改造技术、进行环保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还可以通过双边合作、技术洽谈、合资建厂等方式引进外资、技术和设备,一举多得地为环境贸易发展创造良机。

3.规模经济要素:存在“易绿化”产业群

我们将一个市的区域作为环境贸易基地范围,将相对集中的工业实体作为产业群的核心内容和参考标准。所谓“易绿化”,就是容易使产业实现环保化,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生产环保产品,二是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都按环保要求实现“清洁生产”。

产业“绿化”的技术不是单项技术,而是清洁生产、防污、治污、生产环保品等一系列技术组合起来的技术群,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绿化技术的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托产业群,吸引和集中众多优秀人才,才能形成“绿化”所需的技术群。

发展环保产业需要大量投资,国家扶持性投资比较间接而有限,单个企业只能对某项产品进行局部性投资,难以促成整个产业的转向,而分散的个体投资者也无法对某企业集团的几项产品进行投资。如果存在“易绿化”的产业群,那就可以通过企业间的产品联合,建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再通过市场大规模筹集长期建设基金。

由于存在“易绿化”的产业群,实体之间按照相似的标准协调发展,政府的扶持性优惠也可避免“撒胡椒面”,而是选择重点创造成果、积累经验,再通过波动效应以点带面地推动产业的绿化。

三、创建环境贸易基地的实证分析

1.宜兴环保产业异军突起的启示

以乡镇企业发达而著称的“苏南模式”,曾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典型。然而,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该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各种小化工厂、电镀厂、制革厂所排放的污水废气,破坏了周围的生态,威胁着生活环境。

然而,苏南小城宜兴市却因环保产业而兴旺起来。宜兴市并无区位优势,工业基础也相对薄弱。在周边环境恶化与本地秀丽山川强烈反差的启示下,该市独僻蹊径,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生产环保设备和用品,从防污、治污着手开拓市场,很快收到良好效果。在市场辐射与企业同步发展的需求推动下,该市吸引来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并与全国300 多个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协调关系,不断开发新产品。到1996年,该市已出现了720家环保品生产企业,基本形成水、声、气、仪4大类、200多个系列和2000多个品种的环保工业体系,年产值60多亿元, 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远销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宜兴建立全国唯一以环保产业为主的科技工业园。1993年,国家科委又批准在该市建立全国环保技术(常设)市场,一个环境贸易基地已具雏形。

必须指出,由于宜兴市的环保产业基本上是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同时受周边环境污染以及众多不易“绿化”产业群的制约,基地对外扩展和贸易辐射作用受到抑制,因此,宜兴市的环境贸易还不能迅速达到期望的目标。

2.对上海、厦门等城市的可行性分析

从产业基础与外经贸辐射作用等综合要素看,上海、厦门等口岸城市或特区更便于发展环境贸易。上海市工业基础雄厚、人才优势突出、外经贸发达,被誉为东方明珠。但是,该市也长期受到产业结构升级困难和环保问题的困扰。经过认真的思考与论证,该市决定从解决自身问题入手发展环保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市政府认定环保业是朝阳产业,号召大中型企业朝环保产业转向和调整,并已采取29项措施,实施“绿色工程计划”,将相关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可望实现环境贸易。

厦门更具发展环境贸易的优势和条件。从环保形象要素分析,城市综合质量属于全国最优。厦门已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海域水质接近一类水平, 城市绿化覆盖率33.06%,人均绿地9.2平方米,垃圾无害处理率94%,污水处理率85%……所有这些指标为该市向国内外公众树立了优秀的环保形象。

厦门外经贸发达,是历史悠久的口岸城市,它临近港台、东南亚和东北亚的日、韩等国,是亚洲的商贸辐射中心。目前已接纳4603个外资项目,合同外资金额157.5亿美元,全球著名的1000 家大跨国公司中已有24家在厦投资。此外,该市还有近500家有进出口权的中资企业, 外经贸发展位于全国前列。

厦门市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分别为4.0%、51.5%、44.5 %,已进入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其中高科技企业有84家,资本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在行业结构上,电子、机械、化工和电力正成为支柱产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甚至在建厂初期就考虑到环保问题,规划合理,发展协调,已形成易绿化的产业群。

综上所述,厦门市已具备建立环境贸易基地的所有要素条件。与其相类似的深圳、汕头、珠海等特区,以及海南、青岛、大连等省市,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创建环境贸易基地。

四、以基地带动全局的环境贸易战略步骤

创建环境贸易基地是为了以点带面地推动全国环境贸易发展的大局,创建基地的要素不是静态指标,而是一些动态的发展性指标,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全局性发展战略的要求,来制定一个环贸基地创建的实施步骤。

1.以内需促外贸,发展环保产业

(1)辨识危机与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环境贸易首先要发展环保产品,企业家先要根据国内市场需求来决定生产,再根据技术性能或成本等比较利益将产品出口。这种“内需—外贸”的发展模式往往被一些人曲解,认为产品不外销就不能促进外贸发展。在外经贸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些企业专注于提高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一般不愿冒风险去开发比较陌生的环保产品。如果帮助企业辨识高增长中的潜在危机与巨大的内需市场,就可以激励这些企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环保产品。

我国经济曾连续呈两位数增长,但是据世界银行1997年的一份报告说,在中国,每年空气和水受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这个潜在危机正威胁着所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防污治污, 责无旁贷。

目前我国经济仍保持7%~8%的增长速度,煤炭、石油、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能源和重化工业仍将优先发展,并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工业污染的防治,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等内容已纳入《中国21世纪议程》中,与此相关的环保产业必然成为优先发展的项目。今年我国计划的治污总投资将达5000亿元,此后将继续增加投资,而我国目前在环保方面的年产值还不到300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内需市场,如果无动于衷,就会坐失发展的良机。

(2)合理规划,重点扶持

环保业依存其他产业而发展,其发展方式有三种:一是利用国外的资本、技术和设备;二是对原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三是伴随新建企业而产生。其中的第三种方式比较特殊,它要求新建企业在开办初期就要考虑“绿化”问题,要对配套的环保设备、设施和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以期达到企业投产时也产出环保品,或者使企业的主产品更符合环保要求,甚至能获得环境标志。

我国的环保业是幼稚产业,应将其列入保护对象。一方面要通过技术贸易引进必要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要采用进口替代和扶持政策来保护国产环保品,在合理规划和重点扶持中培养环保品的出口竞争力。

(3)转变消费观念,引导环保型需求

目前中国人的消费习惯还没有摆脱传统模式,消费者往往注重消费品的眼前使用价值和功效,很少考虑产品与环境的深层关系。例如,有毒又不易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已对一些地区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但消费者为了方便和省钱,很少购用无毒易降解的包装纸。上海郊区采用环保技术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蔬菜,因为成本高而使卖价偏高,消费者便以不合传统习惯而拒绝接受。苏南某市生产的助力车,噪音和废气严重污染环境,厂家却乐而无忧,其销售数量仍然有增无减。

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不仅受舆论导向和严格执法的影响,而且受企业环保行为的促进。美国杜邦公司宣布:到2000年,该公司全部取消氟里昂生产经营业务,同时投资10亿美元开发环保型替代品。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要求700家供应商增加绿色产品供货量,麦当劳、 宝洁等公司也纷纷作出规定,用再生纸代替塑料包装。正是在这些企业环保行为的积极推动下,美国才出现青睐低能耗、无公害、无污染产品的环保型消费热。

从国际贸易的实质面来分析,内需和外贸只是一种产品发展的两个阶段,出口终究是内需市场扩大的结果。美国、日本、欧盟兴起的环保品消费热,促进了这些国家环保品出口,并占去了国际环保品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这个潜在的大市场,如果从内需开始掀起环保型消费热,必将推动中国大量的环保品进入国际市场。

2.在外经贸中建立“绿色通道”

这种绿色通道不是进出口品的免检、快速通道,而是在外经贸中为环保品进出口和技术贸易提供的专项服务。例如,对出口的环保品和设备实行免税、提供出口信贷,对进出口的环保品给予优先安排等等。通过这项独特的外经贸服务来增强口岸城市的环保形象,以此推进环境贸易。有关方面应严格按环保法规和标准,对进出口商品结构、招商引资管理等提出相应的要求。

对于出口商品,除了强调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之外,要优先安排环保品出口。由绿色通道出口的商品,在收购时就应考虑它在生产、采伐、捕捞、加工、制造等过程中,有没有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等问题,以确保产品和通道的绿色形象。

进口业务必须服从环境保护这个国策,除杜绝洋垃圾和危害环境的物品进口之外,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控,指导企业进口那些能减轻我国环境和人口压力的商品,利用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这类环保技术装备和绿色消费品进口。

在招商引资中要防止境外落后产业转移,坚持对引进项目技术和环保指标的审批制度和程序,对于经权威机关严格鉴定符合有关技术水平和环境标准的项目,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使绿色通道真正成为发展环境贸易的有效途径。

3.有形与无形相促进,拓展服务贸易领域

一般说来,环境贸易基地往往也是旅游胜地,除山水、人文景观外,生态农业、环保型的现代企业、海洋和养生活动等,都可以突出人与自然和谐而成为旅游项目,与此相关的金融、邮电、交通等项服务,也随旅游与环保的要求而提高服务水平。这样,服务贸易可以利用一定的环保特色提高知名度,环境贸易则可以利用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而提高美誉度,实现有形与无形商品贸易相促进,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标签:;  ;  ;  ;  ;  

建立环境贸易基地的战略研究_环保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