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班级管理论文,人文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树立人文化的学生理念
在班级管理体系中,起着基础作用的是对学生的理性认识。学生不是“工具人”,他们不是机器;学生不是“幼稚人”,他们不是一个不成熟的幼稚群体;学生不是“问题人”,他们不是总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与不足。相反,学生乃是一个完整的、发展的、独特的生命体,他们有着神秘的生命之魂、诗意的生命感动、鲜活的生命经历、旺盛的生命能量、浓郁的生命期待和真挚的生命追求。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学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自由的、具体的、独特的、不断生长着的生命个体。因此,教师要珍视学生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生理等方面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尽量地为不同禀赋的学生创造适合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衡量学生,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能把一些学习有困难和行为有过失的学生随意贴上“笨学生”和“坏学生”的标签,未成年的学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学生犯错误时,迫切需要的是理解和帮助,而不是粗暴地批评和惩罚,他们是通过不断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走向成熟的;教师要以一种宽容的眼光看待他们,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每一点滴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既鼓励冒尖,也允许暂时的落后。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随着世界的大融合的进程,人才的标准也在改变,人才的范畴也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一个善于发现、判断、决策、计划、解决问题的人和具有悟性、勇气、激情、冒险精神的人不一定都拥有高学历。尽管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有着不同的天性,但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扬长避短,就一定能人人成才。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他们的可塑能力很强,往往具有出乎于教师预料的发展潜能。无数事实已证明,当教师所认为的“差生”走向社会时,他们当中不乏人才。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相信每位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2.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育是服务业,学校、班级是服务场所,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则是服务员。教师所做的一切应是服务于其“消费者”——学生。因此,教师要成为这样的服务员——服务于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不仅是学习上的,还要有思想上的、身体上的、生活上的要求。如此,教师就应做到:第一,尊重每一名学生。毫无疑问,每位学生都有获得自尊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理应成为教师的教育的起点。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教师尊重学生,就意味着对于学生的自尊心,应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对待新生的婴儿那样小心翼翼地加以呵护;尊重学生,就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人”看,让他们发现“真我”的感觉;尊重学生,就要求教师学会“蹲下来”说话,而不必让学生“仰着头”回话;尊重学生,就要求教师学会宽容,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惟如此,师生交往才会充满温馨和人情,洋溢着人文精神的芬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做人的尊严,享受到被尊重的快乐。当然,尊重学生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严爱有度,“严”讲原则,“爱”讲策略。第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的确如此,学生的心灵世界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天地,远离这个心灵世界,你会觉得离学生很远,工作茫然;走进这个心灵世界,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得到答案。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去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不妨与学生只叙家常,共话人生;不妨与学生同戏同乐,游戏闲暇;不妨向学生敞开心扉,与他们倾心交流。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可以这样说,当学生乐于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便真正成功了。
二 建构人文化的班集体
在一个人文化的班集体里,空气清爽,氛围自由,教师可亲,学生可爱,对话平等,彼此尊重,师生合作,亲密无间。师生共同在这个教育场景中,像泉水互相滋润,像星光彼此照耀,竞相发展着自我,每个人的个性尽可能得到张扬,每个鲜活的生命尽可能得到广大发扬。具体而言,建构人文化的班集体需要:
1.用人文理念建构班级组织
纵观我国现行的班级组织,基本上属于“科层”组织类型,等级制度明显。而这种模式,缺乏的是对青少年儿童的自身特点的一种人文关怀。用人文理念建构班级组织,就是要求在班集体的建构中弱化组织权威,放大组织中学生的个人力量,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运用适用于他们的游戏规划设立组织机构,从而使学生与班级组织从相互对立的两极融为一体,保持学生自我实现与班级组织发展目标之间的张力,排除班级组织对学生的压抑,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2.用人文理念确立班级目标
班集体目标是维系班级全体成员的纽带,是促进班集体发展的驱动力。用人文理念确立班级目标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班集目标制定中,首先应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并不是为了什么荣誉,而是为了为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共性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共性和个性的协调发展。第二,在确立班级目标时,要注意将目标的激励性和现实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惟如此,才会对全体成员具有吸引力和鼓舞作用。笔者认为,马卡连柯提出的远景目标、中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的建议是切实可行的。实现近景目标的时间不宜过长,要尽快让学生享受到“成功”,从而尽早得到“快乐”的体验。为达到目标而组织的行动,既不要轻而易举,也不能高不可攀,要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能够实现。近景目标达到了,中景目标就成了近景目标,远景目标也相应成为中景目标。
3.用人文理念建立班级制度
规章制度就是学生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对班级成员具有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它能使学生明白在班级里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使班级的各项活动保持正常有序的状态。用人文理念建立班级制度,就要使制度体现出对人的基本尊重和关怀,制度的设置不是用来压抑人性、限制生命发展的多样性的,而是用来保证人性的张扬,推动生命的健康成长的。人文化的制度建立应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第一,制度的制订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体现出学生最广泛的利益,透射出人性关怀,从起点上使制度成为学生自觉自愿追求的准则和理想境界。第二,制度的内容应人文化。制度本是一种具有强制力、约束力的条文,但对于还未成熟、正在不断成长的学生而言,制度的内容完全可以也应该是人文化的。首先,制度的语言表述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其次,制度涵盖的内容不应太绝对,学生的自控能力不成熟,还正在发展,往往处于一种“犯错不知错”或“犯错不自觉”的状态,所以我们应允许学生犯错。制订制度的目的不是要彻底杜绝学生犯错误,而在于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第三,制度的执行过程要以导为主,以约束为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认同并遵守规则;对违规者的处理要严而有情、严而有度、严而有方,要以尊重为基础,以理解为纽带,以沟通为途径,以育人为目的。
三 坚持人文化的管理实践
人文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实践呼唤教师给思想松绑。砸碎脖颈的枷锁,让心灵舒展;解开手脚的束缚,让生命充实。管理中的一切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动力,以学生为目的。
1.在管理内容上,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学生是班级管理系统中最有能动性、创造性和最为活跃的资源。因此,教师在管理实践中: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主体性,设法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使人人学会自信、学会自强、学会自主、学会负责;把谋求全体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当作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了解他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努力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评价激励、奖惩激励等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管理手段与方法,促进每一名学生的人性的丰富和完善。
2.在管理方式上,积极推行参与管理
陶行知先生十分推崇参与管理,他认为学生自治好处多多:第一,学生自治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大胆采用这种方式。具体而言,在管理之初可以教师可采用控制型参与管理,由学校或教师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并在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观念,形成一种共同信念,养成执行集体要求的习惯,逐步地转化为约束自我行为的规范。随着学生的民主参与觉悟和能力的提高,再采用授权型参与管理,授予学生们部分决策权,使学生能灵活地处理本职工作,并以此养成自主决策的习惯。最后,则进入参与式管理的高级阶段,即自主型参与管理——不用他人约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较成熟的阶段。教师授予学生更大的决策权限,学生在不断与他人比较,与过去的自我比较中,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活动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克服困难,从而最终形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的自组织、自适应系统。
3.在管理手段上,建立个性化评价体系
人文理念下的班级管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去除单纯“以等级”划分的功利色彩,强调评价的及时分析判断和及时反馈的功能,使评价成为因材施教的调节手段。在评价的内容、标准、形式上进行改革,让评价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评价应做到主体多维化,改变教师为评价主体的现状,指导学生自评、互评与家长评;评价内容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更要考察学生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和价值观;评价过程动态化,更应注重学生的发展评价,注重平时的、过程的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评价形式多样化,采取观察、项目评价、成长记录等多种方式综合进行。总之,个性化学生评价应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反思不足,激发信心,体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