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日益注重企业安全管理的背景下,建筑工程企业要想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进行防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主要是指某些不利因素对项目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正面效应的不确定性或产生损失的可能性。文中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
1 工程案例
文中以某工程为例详细介绍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虎门万科城(一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大宁社区,北侧是紧邻城市主干道长德路,南面是金宁大道,东临麒麟西路,东面是大宁社区宝马4S店。本工程占地面积约4万m2,总建筑面积为14万m2,地下室建筑面积31322.87m2。高层建筑:1#、4#楼为地上22层,建筑高度64.8m,标准层层高2.8m,2#、3#楼为29层,建筑总高度84.4m,标准层高度2.8m;小高层(5#~10#号楼)均为地上11层,建筑总高度34.9m,标准层层高3.0m;地下1层,层高3.45m。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2 监督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中只有采取高效的风险管理跟踪审计措施,才会更加有利于项目资源的最佳组合。首先可以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损耗,促使工程项目保质保量顺利进行,创造安全稳定的建设环境,保障施工企业和项目建设委托单位目标的双赢实现。其次通过系统的优化处置和控制风险保障建筑行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使项目的决策科学化、标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最后做好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为建筑单位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积极地投入到工程建设和监理过程中。
2.1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跟踪审计掌控有效,能够促进项目实施阳光状态下的科学化、合理化、透明化,从而降低决策的风险水平和有害度。工程项目在风险管理操作过程中是利用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对项目中的不同阶段易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处置,进一步减少或消除各种风险的发生。
2.2 抓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够为施工单位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抓紧项目风险管理的跟踪审计过程,就是为有效减免风险发生,并提供各种管控措施和方法的过程,也为经营者和建设者们的身心健康与安全以及精准投入到各种项目活动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而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2.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保障和经营目标是否能保质保量正常完成。开展项目风险管理,可以保证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逐级减少或将各种风险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并能在损失发生后得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补偿解决,从而保证项目建设者和经营者获得稳定的、合理的、不断增长的盈利素材,保证建筑项目顺利竣工验收。
2.4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够提高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和最大使用价值。项目风险越小,越能体现出工程建设是以一种最小或者最实际的成本投入达到最大化的收益,并体现建设工程安全度的高低,是一种高效有保障的管理方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把有关预料中和不可抗拒的各种风险一旦发生,其损失的费用,合理地分摊到项目建设中的不同分支单位中再进行合理分摊,有利于减少风险损失所造成的矛盾和不必要麻烦,从而促进了项目管理者的实际成效的提高。
3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从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分析,要以整个项目建设为管理核心,开展基础的施工与管理风险分析,要从最初的项目设计到合同制定、施工管理、竣工后的工作等。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施工前的项目策划阶段,要在方案计划上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规避风险发生;其次是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要通过有效措施和控制,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并适当进行方案的调整。最后是工程竣工后的风险管理,做到预防以后的风险残留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属于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发展而来的。相对而言,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较为复杂。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容量较大,涉及的参与企业或单位较多,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较为明显,这些潜在的风险对于工程项目控制有着显著影响。简单归纳建筑过程项目风险管理有三个特点,一是风险管理的不确定性;二是风险管理的必然性,部分风险因素不能主观控制,只能采取措施减少伤害;三是风险管理的可变性,即项目风险在特点条件下会发生改变,要依据风险评估做到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
4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
4.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在建筑工程风险管理过程中,判断可能引起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后,对其逐一做出评估,是最基础的管理环节。由于在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中引起风险的因素不尽相同,因此风险也不尽相同,这种风险的差异化决定风险识别存在个别性。风险识别的主体是人,而人的主观意识存在差别,也会导致风险识别存在主观性。风险影响因素较多,导致了风险识别的复杂性,同时也给风险识别带来了一系列不确定性。
通过对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的特性分析决定了风险识别的原则:一是全面识别原则.识别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综合利用最终全面识别风险并予以分解细化;二是风险识别的关联性原则,即根据风险的性质加以分类,并找出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见的相互关联性;三是风险识别的排除及确认原则,由于风险识别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我们谨慎确认,必要时进行实验分析,对于有充分理由排除的风险予以排除,可以肯定为风险的予以确认,没有充分理由排除又不能确认的风险按确认处理。
4.2风险分析
在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中风险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建筑工程可能由于工程施工的工艺、原材料的供应、施工人员的安全、工程资金来源、建筑行业政策的改变、市场环境的变化、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等带来风险;业主可能由于工程的可行性、合同、管理等方面带来风险;环境因素也会带来风险,如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这些风险的不确定特性需要我们通过分析来量化,因此风险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评估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并量化,为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决策、设计阶段提供必要的支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析需要综合考量风险识别的结果和收集的相关资料,这些信息是风险分析的基础,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客观数据也可以是主观判断,两者相互补充形成较完整的信息资料。依据这些信息资料使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风险进行评枯和量化,建立分析模型并确定分析模型参数。分析方法较多,主要的有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模拟法、敏感性分析法、优先顺序图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层次分析法。
4.3风险控制
前期的工作是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一种工具或者说手段,控制风险,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才是风险管理的目的,因此说风险控制是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执行阶段。风险控制需要针对风险制定应对方案,应对的方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包括规避风险的方案,从根源上杜绝风险的发生;风险预防方案,有些风险是无法规避的,如高空作业有可能发生坠楼安全事故,可以采取系安全带、加装防护网的方案来预防;风险转移方案,有些风险自身难以承受,但可以将其转移给承受能力较强的一方,如有些承包商无法承受原料供应风险,可以采取将其转移给业主的方式减少风险损失;风险自留方案,有些风险无法规避,甚至规避带来的风险损失更大,因此采取自留风险也可以减少损失。在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后还应对风险进行跟踪、监控及处理,及时预防潜在风险造成损失。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政府加大力度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防控的不断加强和重视,我国建筑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已经有一定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不断朝深层次方面研究和创新。因此,如何深入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应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和需要,形成适用于各种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纪英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福建建材,2016,01:103-104.
论文作者:李丽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损失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