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波 兴宁市沐彬中学 5145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125-02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一、让学生学习一点心理知识很重要
1、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2、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3、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的友谊。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很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名智力正常的青少年都有本能的求知的欲望,这种求知的需要,期望越高,则自信心越强,而求知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则是增强他们自信心的力量源泉。根据日本教育家田畸岛的调查研究,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差,不是因为智力差或别的原因,而是因为缺乏自信心的结果。缺乏自信则导致了自卑,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也丧失了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一般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对后进生否定,出言不逊,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同,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浇花要浇根,治病要治本,“生锈的锁”只能靠“心灵的钥匙”去解开。我就碰到过这样一位学生,当时我任教初二,因为分班的缘故,一开始我对一些新同学不太了解,过了一个月,我了解到班上有位同学成绩不好,纪律观念涣散,这样的同学要找他的缺点,批评他,毫不费力就能找到许多条,但这样做,只能打击他的自信心,强化他的自卑感,显然他在自己不长的人生路中,经受的批评打击是很多的,他不缺少批评,缺少的是鼓励,缺少的是肯定,这才能使他自信心有落脚的地方,有根据地。因此,开学不久,我就请这位同学给自己找长处,他开始不好意思,低着头不说。在我的一再鼓励下,才怯生生地说:“我爱干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呀,心肠好,爱干活,爱帮助别人,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帮助,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他受到肯定后,非常高兴,以后也就更愿意为班级做好事。逐渐他学习也认真了,作业也不拖欠了。
从这位同学身上,我也体会到,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只有找到了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能帮助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的根据地,从而战胜自我。
三、用爱心和严格来使学生健康成长
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一个具有坚定信念和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热情的期待,这是师爱真实的自然流露。教师虽然没有把他们对学生热爱之情诉诸于语言和文字,但通过自身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甚至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微妙的变化表达出来,并被这些对爱特别敏感的孩子们所感受到。
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固然会产生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它无论如何代替不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爱心具有模糊性,而严格要求具有明确性,教师必须把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严格要求来实现。否则这种爱就会离开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失去它本身的原则性。这里的严格要求是指有明确的标准,有分寸,合乎情理,同时也包含着严肃、严明和严厉,所谓严肃,是指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原则,要一丝不苟,要有科学态度。所谓严明,是指在执行纪律的时候,不徇私情,赏罚分明,没有偏向。所谓严厉,对有些严重的错误行为,必要时可以进行严厉的批评、严厉的谴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师爱离不开温柔、和蔼,离不开热情、亲切,但是师爱是一种教育爱,具有明确的原则性,甚至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动怒,以引起犯错误同学的震动。但话说回来,一个真正有涵养的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十分关心的教师,是不大会对学生高声叫喊的。他就是用平平常常的词句,学生也能体会到教师的激动、忧愁、惊讶和愤怒。有高度涵养的教师碰到学生做坏事,也会极度愤怒,但是绝不会高声叫喊,相反,当他愤怒的时候,他能控制自己,用一种几乎是耳语般的低声说话,可是全班学生却在屏息静气听他的每一句话,因为他们感到这些话里面有真理、正直和不带偏见。所以教师必须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四、注重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要从未成熟儿童期向逐渐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老师,帮助他们顺利安全渡过青春发育期,并把这一时期转化为学习的“最佳期”,人生的“黄金时代”。
笔者认为,心理辅导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也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辅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只在说教,绝对不是心理辅导了。心理辅导也不仅仅是进行逻辑分析,给予忠告与建议,更不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心理辅导也不是普通的会见,不是社交式的谈话,更不是指责、批评、游说、嘲讽或恐吓。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给学生以一定的帮助、指导,促进他们认识结构和情感与态度模式有所变化,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和选择,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不断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使人生有统合与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引起高度重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因材施教,走进孩子的心灵,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论文作者:何振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教师论文; 同学论文; 自信心论文; 批评论文; 心理辅导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