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平阳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温州 325401)
摘要:本文总结了配电网中现有的几种馈线保护模式,分析对比了各自的优缺点,简要说明了重合器、分段器的功能和特点,并分别以辐射网和环网中10kV馈线为例分析、验证了基于重合器、分段器馈线保护的优越性。
关键词:重合器;分段器;配电网;保护
1.配电网馈线保护模式
1.1传统的电流保护
传统的电流保护是指安装在变电站内的10馈线保护中的电流保护,主要包括定时限三段式过电流保护。这类保护整定方便、配合灵活、价格便宜。传统电流保护存在如下不足:
(1)当配电线路较长时,末端的故障电流有可能等于甚至小于首端的负荷电流,使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发生困难,动作电流整定过小,有可能躲不开正常的负荷电流,使得电流保护误动作;动作电流整定过大,当线路末端故障时,可能已经超出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电流保护将拒动,最终导致末端设备烧毁。
(2)馈线上发生故障时,传统电流保护将整条线路切掉,而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段的恢复供电依靠人工完成,因此时间较长,不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
1.2基于重合器的馈线保护
基于重合器、分段器的馈线保护实现方法主要是通过利用智能化开关设备(如重合器、分段器等),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故障的就地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该方式的自动化水平较高,无需通信就可实现控制功能,成本较低。缺点是开关设备需要增加电子控制器,记录开关合、分动作的次数,才能完成故障的隔离和恢复供电。
1.3基于FTU的馈线保护
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各开关上装设了馈线终端单元(FTU),在故障发生时,各FTU记录故障前及故障时的重要信息,如最大故障电流和故障前的负荷电流、最大故障功率等,并将信息传至控制中心,经计算机系统分析后确定故障区段和最佳供电恢复方案,最终以遥控方式隔离故障区段、恢复健全区段供电。但该方案对配电网通信的依赖性强,当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或控制中心故障,则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控制系统瘫痪,失去故障隔离、恢复供电的功能。
2.基于重合器、分段器的馈线保护
由于重合器、分段器用于配电网络,可有选择地、有效地消除瞬时性故障,使其不致发展成永久性故障,又可切除永久性故障,故而能够极大地提高供电可靠性。
2.1基于重合器与分段器的馈线保护实现方法
2.1.1辐射网中重合器与分段器保护实现方法
根据配电网系统的运行经验统计,线路上的瞬时性故障约占总故障的2/3,而永久性故障又大多数发生在分支线上。针对这两个特点,图1的馈线保护方案是最优化方案。装在电源出口的重合器R设定为3次重合功能的重合器,其动作电流设定,等于或小于该馈线系统的最小故障电流,即最远分支线在系统最大方式下的两相短路故障电流。无论是主干线,还是分支线的短路故障,电流超过设定的动作电流,重合器均开断。装在分支线端的FD1、FD2、FD3为电流型分段器,具有短路电流冲击次数记忆功能,其最小冲击电流记忆值,可设定为小于重合器的动作电流。
图1中II段分支线的d1点故障时,若是瞬时故障,则重合器R动作:经过t1时间分闸,然后延时t2时间再合闸,此时分段器FD2仅记忆短路电流冲击1次,未动作,馈线恢复供电。若d1点故障是永久故障,则重合器R在第一次合闸后,由于故障仍然存在,所以又一次经过t3时间分闸,这时分段器FD2记忆短路电路冲击为2次,已达到整定的记忆次数,所以在无电流的情况下,延时0.5S自动分段,II段分支线的故障被成功隔离,此时重合器R又经过t5时间(包括机构储能时间6—10S)第二次重合,从而恢复除故障线路II段分支线外的全线供电。
图1中主干线的末端d2点故障时,若是瞬时故障,则重合器R动作:经过t1时间分闸,然后延时t2时间再合闸,此时分段器FD3仅记忆短路电流冲击1次,未动作,馈线恢复供电。若d2点故障是永久故障,则重合器R在第一次合闸后,分段器FD3记忆短路电路冲击为2次,在无电流的情况下,延时0.5S自动分段,主干线末端的故障被快速隔离,重合器R在第二次重合后,恢复非故障段全线供电。
2.1.2环网中重合器与分段器保护实现方法
随着配电自动化及电力市场的迅速发展,环网式网络结构已成为近几年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图2为例,正常运行时联络重合器不接通,两个变电所的主干线建立起相互备用的联络关系。图2的环网保护模式适用于在配网自动化改造中只建立简单的通讯系统,资金投入不多的地区。在通讯系统比较发达的地区,建议使用基于FTU的环网保护模式。
S1、S2—变电站;R1、R2—分段重合器;R3、R4—中间重合器;
R5—联络重合器;FD1、FD2—分段器。
图2基于重合器与分段器的环网保护实现方法
图2中两条10kV馈线分别引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S1和S2,通过联络重合器R5组成手拉手环网结构,正常情况下的运行方式是开环运行,即R5是常开的状态,当特殊情况下,联络重合器R5会自动重合,实现闭环运行,自动恢复故障线路供电。针对环网的特殊性及复杂性,需采用适应环网运行的具备相应功能的重合器。
重合器配置PCD2000和环网控制模块LCM,有3种应用模式分别为分段重合器模式、中间重合器模式和联络重合器模式。
3种重合器开关保护整定值参考如表1所示。
故障分析:
(1)d1点故障
如果是瞬时故障,由于重合器R3比R1的动作时限短,所以重合器R3将先动作并瞬间跳闸,然后经过2S重合器R3合闸,从而恢复全线供电;如果是永久性故障,在重合器R3第一次分闸时,分段器FD1、FD2分别记忆为短路电流冲击1次,由于未达到分段器的设定记忆次数,所以分段器FD1、FD2均不分闸,当重合器R3第一次重合后,分段器FD1、FD2分别记忆为短路电流冲击2次,由于未达到分段器FD1的设定记忆次数,所以分段器FD1不动作,而分段器FD2显然已经达到设定的记忆次数,所以分段器FD2将动作跳闸隔离故障点,2S后重合器R3合闸,恢复非故障段全线供电。
(2)d2点故障
若是瞬时故障,则变电站内线路保护(速断或过流)动作,跳开变电站内开关,经重合闸动作恢复线路供电;若是永久性故障,则变电站内线路保护(速断或过流)动作,跳开相应线路开关,然后重合闸动作,重合不成功,变电站内线路开关分闸闭锁,R1主保护第一整定值失压保护启动,延时3S后R1分闸且闭锁,故障段隔离。变电站内线路开关分闸闭锁的同时,重合器R3保持在合闸位置,R3的主保护第一整定值失压保护启动延时,5S后将保护整定值切换至后备保护第二整定值,R5的主保护第一整定值失压保护启动,延时6s后合闸并将保护整定值切换至后备保护第二整定值,并合闸。于是②、③、⑦、⑧段恢复送电。
3.结论
通过重合器、分段器相互配合实现的配网馈线保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模式,尤其是在通讯网络不发达的广大农村配电网中尤为适用,既节省了投资,又能真正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恢复非故障段供电”,对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张杨(1980.09.16)男 学历:东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 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论文作者:张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故障论文; 电流论文; 动作论文; 馈线论文; 记忆论文; 线路论文; 站内论文; 《电力设备》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