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胃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刘亮,王葆林,李玉惠

1吉林省集安市云峰发电厂豪江医院 134200;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新民院区普外三科 130000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在胃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近四年我院43例行腹腔镜修补术的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1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均达到治疗目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效果优于传统开腹修补术,具有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痊愈。

关键词:腹腔镜修补术;胃溃疡穿孔;临床效果

腹腔镜检查最早诞生于1901年,其具备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腹症,不孕症,妇科疾病等领域。胃溃疡穿孔作为常见急腹症之一,常存在诊断不精确,手术创口大等缺点,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已成为一种新的模式,效果十分显著。[1,2]本研究以近4年来我院接受胃溃疡穿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腹腔镜修补术在其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1年5月-2015年5月我院84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其中男性23名,女性21名,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1.6±3.5岁,发病时间3-40h。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6名,女性15名,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40.3±4.7岁,发病时间4-40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43例胃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对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于脐下缘取1cm切口,建立人工气腹,腹内压不高于15mmHg。两侧锁骨中线肋缘下1-2cm为操作孔,进腹后探查腹腔情况,吸尽腹腔积液及胃内容物,取穿孔附近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排除肿瘤穿孔后行“8”字缝合,取附近大网膜覆盖于穿孔处并缝合固定。确保无渗液后缝合切口。

对照组41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患者仰卧位全身麻醉,取上腹正中切口,逐层开腹,对穿孔部位进行全层间断缝合,然后取大网膜覆盖于穿孔处,结扎缝线,检查无误后关腹。

两组患者均视情况放置引流管。术后均行胃肠减压、禁食、抗感染等相同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观测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达到治疗目的。如表1所示,其中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胃溃疡穿孔病例朝年轻化方向快速发展。[2]

胃溃疡穿孔是胃溃疡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病因为溃疡向胃深部发展,穿透胃壁,形成穿孔,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腹膜炎,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根据临床表现可将胃溃疡穿孔分为3种,即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目前临床上以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为主。

传统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方法为开腹修补手术,即打开腹腔,眼睛直视穿孔部位并对其进行修补。该治疗方法无法精确彻底判断病患部位,存在探查死角.此外,由于手术过程的创口较大,暴露腹腔器官时间长,若处理不当则易引起手术创口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病。因此,为了克服传统开腹治疗方案的局限性,腹腔镜技术逐步被推广应用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过程中。

腹腔镜修补术即利用腹腔镜全方位探查腹腔内情况,并通过操作孔对腹腔内穿孔部位进行修补。由本研究结果可知,与传统的开腹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修补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小,有效避免了患者由于失血过多而引起的不适症状。由于腹腔镜修补术为微创手术治疗过程,其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感大幅减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仅为6.98%,远远低于对照组(21.95%),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多数患者美观的要求。此外,研究结果表明,胃溃疡穿孔的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大幅缩短,较对照组,前者在较短时间内即可恢复肠蠕动并逐步痊愈,进一步说明腹腔镜修补术对于治疗胃溃疡穿孔具有更快疗效,。

术后并发症常作为影响患者身体痊愈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相关研究指出,手术切口长度对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具有较大影响。[3]由本研究结果亦可看出,行传统开腹手术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达21.95%,为腹腔镜修补术的2.36倍。为了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医生必须通过严格操作培训,能够熟练掌握腹腔镜下缝合,打结等所有相关操作过程,避免对患者穿孔周边软组织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缩短手术时间;(2)在围术期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并随即采取相应护理措施;(3)手术过程中需密切监视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尤其是心肺功能,避免由于人工气腹而引起的高碳酸症。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穿孔大于1cm者或伴有胃出血、肿瘤、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腹腔镜修补术。[4]

综上所述,利用腹腔镜修补术对胃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与传统开腹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修补术创伤小,出血量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能够较快恢复并逐步痊愈,在临床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向长茂.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2,18(32):81-82.

[2]吴会军.应用腹腔镜诊治急腹症和腹部外伤[J].当代医学.2012,18(19):114-115.

[3]季成明.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8例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4,14(23):302-304.

[4]李长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100例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的对比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11):116-117.

第一作者刘亮,通讯作者李玉惠。

论文作者:刘亮,王葆林,李玉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腹腔镜在胃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刘亮,王葆林,李玉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