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转变--"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融入课堂创新例谈论文_李玲玲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转变--"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融入课堂创新例谈论文_李玲玲

李玲玲

广西北流市北流镇城南小学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艺术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平台。但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单纯的以教学为中心的美术教育方式仍然继续被应用,这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受到制约,从而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特点,把"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融入到课堂中,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勾、曲、穿、漏艺术化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交往,让学生在学习中开拓思维,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 新课标 "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体现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美术课程标准,并进一步阐释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既能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还能在美术课堂中发展能力。

一、勾人(学生)入境

勾人入境是教师开课时通过不同的形式(故事、谜语、动画等) 创设情景、善导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进行文本学习。

如,在教学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剪纸故事》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我说:"在一个美丽的山洞里,常年住着老鼠一家,为了改变这个生活,他们决定把最漂亮的女儿嫁给最厉害的人。在他们迎娶这一天,鼠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早早地坐在花轿里,前后两只小老师抬着花轿,还有一只小老师撑着伞,另外一只小老师拿着小彩旗,场面热闹极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吗?"学生很兴奋,想象力也很丰富,大声说出各种不同的故事结局。这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勾引"学生以高涨的学习热情进入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漏知(知识)互学

漏知互学是指教师把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是以单方面的给学生讲授,而是充分下放主动权把知识故意漏给学生进行互帮互学,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以共同解决问题为目的、 以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交流、分享为主要学习手段构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在最后的交流展示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追问、引导、 纠错、引发互动等必要的导讲补讲,以便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以及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补充与总结。

如,在湘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九册《彩云衣--童装设计》一课,我通过课件播放小模特儿童装走秀,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初步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我:"同学们,你们喜欢哪套服装?它采用了哪些颜色呢?为什么喜欢呢?"我:"同学们已经欣赏完这些优秀的模特走秀,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童装的色彩是如何搭配的呢?4人小组进行讨论,开始。"(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探究发现服装色彩的搭配非常有讲究,找到了三原色和三间色,冷色和暖色等。发现好的色彩搭配会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了解对比色的搭配、近似色的搭配和同类色的搭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着,我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服饰的配色应掌握的基本原则:色彩主次要分明;要注意色的面积、形状与肌理等,轻松自如地完成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美术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在接下来的童装设计中就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漏知互学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整合、协调的平台,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其知识积累,对接其生活经验,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接下来的童装设计中就能根据小组合作讨论的内容,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三、流程对测

流程对测是指在强化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应用时,师生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中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设计一些练习和问题,互相练习解答。检测形式可采用同桌对子互测、小组对子互测、师生对子互测等多种方式进行。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梦幻的城堡》一课。我:"接下来恭喜聪明的你们进入了我们的终极大考验--图形重组大比拼,我们的游戏规则是:......(多媒体展示拼图画面)下面老师请两位小组代表参与我们的游戏,一分钟计时(设置好后)开始。"(生拼)。师:"时间到,请两位小勇士回到座位上,同学们请你们作为大众评委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城堡的拼图作品。"生答。师:"磨镜台闯关结束,我们来看看是否闯关成功呢?"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把掌声送给自己。

像这样,学生通过"拼一拼",用基本图形拼城堡的比赛游戏,加深学生对城堡结构的了解,并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四、结课拓展

结课拓展是指在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反思本课学习所得或形成新

的探究问题,起到反馈矫正和拓展延伸的双重效果。

如:在教学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剪纸故事》一课时。我:"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我:"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我们已经学会了纸故事的制作,剪外形--剪花纹--添道具--组合粘贴。那么,你了解我们家乡广西的剪纸艺术吗?"我:"同学们真棒!其实,在我们的柳州三江县有一个侗族刺绣文化中心,每一件侗族刺绣作品的第一步就是剪纸,92岁高龄的老奶奶覃奶时清到现在都还努力剪纸,每一位剪纸文化传承人为发扬我国的剪纸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同学们也能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民间艺术就是最好的证明。结课拓展中,通过复习剪纸故事的步骤,再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民间艺术,开阔艺术视野,从而使他们体会到创作就来源于生活,艺术作品就是从生活中来的。

蔡元培先生也曾经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必须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小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美术中所蕴涵的知识点,提升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作和交流,勇敢发表自己对美术学习的见解。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美术课堂要追求高效。通过把"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创新尝试,充分利用勾、曲、穿、漏艺术化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交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发散思维,发挥智慧潜能,发展创造能力,从而创造出美的艺术形象,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论文作者:李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转变--"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融入课堂创新例谈论文_李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