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护理质控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芳英

王芳英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目的:研究实时护理质控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实施实时护理质控,对比两组护理质控评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与急救药物)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采用实时护理质控后,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病情观察评分与急救药物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实时护理质控能有效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以及急救药物四项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善其自身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实时护理质控;危重症;护理管理;应用

众所周知,危重症患者病情具有时间紧、治疗过程复杂等显著特点,如果不能对患者及时加以治疗,则对患者生命健康可能会造成直接威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深入,人们生活质量逐渐呈上升发展趋势,对患者护理质量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对危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在相应的护理管理中采用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为分析实时护理质控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本院展开相关研究,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患者70例,采用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组,每组3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为(45.82±2.34)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为(46.12±1.4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护理方式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实时护理质控,具体方法如下:(1)相关管理人员要根据护理人员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成立管理小组,其中包含科护士长、护士长以及危重科护理专家等,定期对其加以培训,强化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让成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2)相关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遵循《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措施》标准,定期查探病房,同时对患者及相关家属科学合理的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工作,让其对自身疾病能加以正确认知,同时听取家属与患者的意见与建议,确保相关的护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2]。每周根据提出的问题开展讨论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满足患者各项需求。(3)相应的质控人员要对患者病情变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内容进行实施质控,同时对护理人员实施质控,主要表现在护理操作技能、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病房各规章制度掌握情况等方面,确保护患关系较为良好,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康复[3]。

1.3护理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护理质控评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与急救药物)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控评分:统计两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以及急救药物四项护理质控评分,评分越高,护理效果越显著。

临床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填写本院自制的健康问卷调查表,分为满意、良好和不满意,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显著[4]。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临床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卡方检验。护理质控评分用()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控评分比较

实验组采取实时护理质控后,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病情观察评分与急救药物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结论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对危重症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并不理想,其并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也不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因此,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首先对危重症患者的质量控制标准的学习力度加以高度重视,不断改善相应的护理流程,在进行实时护理质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让患者使用脘带识别,防止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出现错误,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交接制度,及时清点并检查实际所用到的急救物品,确保后期工作能顺利开展[5]。

在实际护理时,相应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在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能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护患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同时科学合理的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工作,让患者及相关家属能对自身疾病加以了解,从而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6]。其次,采用实时护理质控能对相关护理人员加以培训,强化其自身的责任心,从而能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告知相关医师加以治疗,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7]。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实时护理质控后,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病情观察评分与急救药物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证:对危重症患者实施实时护理质控能有效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以及急救药物四项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善其自身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华秀芝. 评价实时护理质控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242-243.

[2]丁雅君. 探讨实时护理质控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9):7800-7800.

[3]李畅畅,王一涵,计悠扬,等.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综合护理用于危重症患者40例疗效观察[J]. 中国药业,2017,26(23):59-61.

[4]魏婧,袁赟,姜晓萍,等. 整体护理在危重症患者MRI检查中的应用[J]. 甘肃医药,2017,36(3):237-237.

[5]冯以娟. 中医护理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5):173-173.

[6]吴菲力,张梅芳,黄丽群. 风险护理在危重症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7):3685-3686.

[7]林桂,陈鑫鑫,张金玲. 集束化护理对危重症患者大便失禁性皮炎的干预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203-204.

论文作者:王芳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实时护理质控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芳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