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向阳小学,547400)
摘要:本文讲述了小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重点阐述了转化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对策,主要有:加强和家长的沟通、教师转变教学策略、助学生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希望为小学教育学者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学困生”;教学;班级管理
引言: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消除学校“学困生”这一概念,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将“学困生”带入到教学活动中,令其不再是课堂的旁观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做好转化工作,让学生在小学学习中都能获得进步。
一.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父母是学生第一任教师,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说家庭是学生变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1]。一方面,家庭教育不恰当,因为家长观念的错误,将指导学生学习的工作全都交给教师,学生在家中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回到家就看电视和玩游戏,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变成“学困生”。另一方面,父母教育意见不统一,因家长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统一观念,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做起,在充分矛盾的家庭中,内心对学习也产生矛盾,导致成绩低下。
(二)学校原因
很多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教师只需要做好教书工作就可以,造成教师在课堂中,一味灌输知识点,缺少和学生的沟通,不知道其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无从解决。并且在课堂种处理问题方法粗暴,极有可能伤害到学生自尊,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不主动进行思考,变成“学困生”。
(三)学生自身原因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好玩的阶段,对学习缺少明确的目标,上进心不强,这就造成其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制定学习目标,即使有,也因缺少自控力不能有效实施,学习质量不高。另外,学生因为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在课堂中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课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和有效进行预习,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二.小学"学困生"的教学与班级管理对策
(一)加强和家长的沟通
学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单单由教师完成,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教学和管理方面,教师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共同帮助学生。首先,家长可进行家访,掌握"学困生"家庭情况,因为很多"学困生"可能是因为家庭因素才形成的,所以教师要和家长保持联系,找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有针对性给与帮助,此方法不但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告知家长,还可以明确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状况,借此调整教学方法,使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和家长共同研讨,制定辅导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家长是最了解学生的人,因此教师在制定辅导计划的时候,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制定最适合的计划,然后教师和家长共同监督,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学困生”变为“优质生”。最后,定期检测。对于辅导过程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检测手段。家长和教师结合学生阶段性的学习,制定检测方法,结合赞赏和激励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尽早摘掉“学困生”的帽子。
(二)教师转变教学策略
每个班级都有几名"学困生",教师要想彻底消除,就要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困生"的重视和培养,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课前设置预习任务,因为小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有效的引导,令其养成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率。课前预习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小学教学中所有学科都和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引导其提前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理论和生活实践,提升学习兴趣,并对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教师在设置任务可以分类进行,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差异性的任务,保证每名学生都有所感悟,提升自身能力。第二,教学时加强对学生的观察,想要提升"学困生"学习效率,就要转变对其态度,小学生比较重视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多尊重学生,使用赏识的目光和鼓励的语言对其进行鼓舞,提升"学困生"自信心,在课堂中主动思考和提问。如教师在课堂中,对"学困生"进行简单问题的提问,如果回答出来,让全班学生为其鼓掌,如果没有回答上来,教师也利用鼓励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群情绪,令其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另外,针对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设置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英语教学中,教师从听说读写入手,针对学生较弱的环节,给与帮助,如一篇文章的讲解过程中,先让学生详细阅读,在此熟读基础上进行背诵,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语感,扩大词汇量,逐渐降低"学困生"英语学习难度。第三,做好课后复习工作。对于学困生来说,可能预习和课堂学习还不能令其完全掌握知识点,这时课后复习工作就很重要,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设置作业,并做好检查工作,针对其中的错误,讲解相关知识点,令其巩固和深化知识点。
(三)助学生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要转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从本质上提升其学习效率。一方面,教师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刚刚步入学校,由以前自由散漫的生活一下转变成课堂学习,受较大的约束,教师要明确这一点,让教学活动变的更加灵活,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主动探究,如教师利用学生都感兴趣的游戏教学法,令其通过游戏,掌握知识点,激发学习热情[2]。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纠正不良习惯,很多"学困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缺少正确学习方法、不重视作业等情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利用时间,提升学习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学困生"的转化不是短时间完成的,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转变对学习的恐惧,激发其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阳.小学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的策略研究[J].教书育人,2018(31):33-34.
[2]丁耀荣.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J].学周刊,2018(23):59-60.
作者简介:韦彩云,女,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人,民族:壮族,职称:小学高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班级管理。
论文作者:韦彩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学困生论文; 家长论文; 小学论文; 学习习惯论文; 知识点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