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对诊断菌阴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刘淑萍

湖南省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桂阳 424400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对诊断菌阴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菌阴肺结核患者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和PPD试验。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阳性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假阳性率为4.0%;实验组患者的PPD试验阳性率为60.0%,对照组患者的假阳性率为36.0%。结论:在对菌阴肺结核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时,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检查方式。

关键词: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诊断;菌阴肺结核;临床应用价值

结核病是威胁全球公共卫生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结核病的患病人数也越来越多[1]。早期诊断结核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早期诊断能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改善,能对患者进行及早隔离,进而来对结合传播进行有效控制。结核菌素试验(PPD)是现阶段诊断结核病的一个主要方法,但是结核菌素试验和卡介苗具有交叉免疫源性,具有交叉免疫反应,因此对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在对结核病进行诊断时,痰结核菌培养是金标准,但是需要的时间较长,不能对结核病进行早期诊断。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对诊断菌阴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菌阴肺结核患者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全部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的临床诊断标准[3],全部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4.7±14.6)岁。并选择同期健康普查者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入组标准胸部x线检查没有肺部疾病,没有临床症状,没有显著的结核病接触史健康志愿者。两组入选者均没有急性病毒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妊娠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病史。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利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根据说明书严格操作。采集患者外周抗凝静脉血5ml,在2小时之内将全血标本轻柔颠倒混匀3-5次后分装到“N”、“T”、“P”三种培养管(1ml/管),将培养管轻柔颠倒5次后迅速放入37。C培养箱培养24小时,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管直立。培养后的培养管以3000-5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血浆进行ELISA检测。通过配液、校准品配置、编号、样品稀释液添加、加样、温育、加酶、温育、洗涤、显色、测定等步骤来对三种培养管的吸光度数值进行测定;选择校准品抗原含量以及相应的吸光度值作为标准曲线,进行回归方程求解,并带入三种培养管的吸光度值,对干扰素-?含量进行计算。结果判断标准:阴性和阳性对照在控,大于14pg/ml为阳性。

②PPD试验:将0.1ml PPD试剂慢慢注入到左前臂掌侧中央皮内,72小时后对皮试结果进行观察。对硬结纵径和横径进行手工测量,(纵径+横径)/2则为平均直径,如果硬结直径≥20mm或者<20mm局部出现淋巴管炎和水泡,则为强阳性,10-19mm则为阳性,5-9mm则为弱阳性,≤4mm则为阴性。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异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结核杆菌最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为肺部,肺外结核也主要是因为肺结核发展而成的,所以对肺结核进行早期准确地诊断就显得尤为关键[4]。组织学检查、痰培养检查以及痰涂片镜检诊断结核常常会导致患者病情延误。结核感染辅助功能TST和卡介苗存在相似的抗原,特异性和灵敏度不高.同时TST试验的可重复性较差,在对结合进行诊断时临床应用存在较大的限制。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结核特异性刺激抗原的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行及时准确地诊断。结合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主要为细胞免疫,当结核发生感染后体内会长时间存在抗原特异性的记忆性T细胞[5]。如果机体首次感染结核菌,结核杆菌的特异性抗原和巨噬细胞内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会相互结合,同时呈递在巨噬细胞表面。在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受到第二次刺激时,记忆T淋巴细胞会快速活化和增殖,分泌出一系列细胞因子。临床研究发现,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之后,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干扰素是非常关键的细胞因子。而T细胞斑点试验则是以结合特异性抗原CFP-10和ESAT-6蛋白,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来对外周血中结合感染后的特异性细胞因子IFN-?进行检测,对效应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从而来对结核感染进行诊断。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假阳性率为4.0%;实验组患者的PPD试验阳性率为60.0%,对照组患者的假阳性率为36.0%。研究结果表明T细胞斑点试验对于诊断菌阴肺结核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总之,作为新型的检测结核感染的免疫学技术,T细胞斑点试验能让菌阴肺结核的早期诊断率提高,可以将其作为早期诊断肺结核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罗晓兵.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肺结核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04:169-170.

[2]王永生,宁靓,蒋芳萍,李同林,赵天华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应用价值[J].四川医学,2014,04:423-424

[3]童学成.陈国春.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4:3632-3634

[4]伏俊.房三友.等.INF-?,ADA,抗结核抗体联合测定在菌阴肺结核患者的应用价值[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04:231-233

[5]李林阳.陈林利.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06:646-650

论文作者:刘淑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对诊断菌阴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刘淑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