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闫杰(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摘要: 在对内深入改革稳健发展新常态下,地区经济若想焕发活力,优化配置地区经济建设资源,打开区域性发展新局面需落实“协同发展”目标,通过协同发展产生“木桶效应”,提升经济发展综合水准。本文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探析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期提高河北省人才培育质量,为地区经济建设夯实人才基石。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本土人才;培养
河北省培育本土人才具有如下价值:第一,推动京津冀地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弥补地区人才培育缺陷,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第二,贯彻落实统筹中央、协调地方、组织发展等理念,使人才适应京津冀发展时态,提高人才受教水平,扎根新兴市场;第三,优化配置京津冀地区人才资源,累积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经验,为助力河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前与河北省高层次本土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成果较少,加之京津冀处于动态发展状态,对人才的渴求存在变量,需立足京津冀发展实况,探析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方略,旨在助力地区稳健发展。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研究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统筹问题。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于统筹,一旦统筹不佳,将降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质量,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亦是如此。然而,当前京津冀之于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未能达成共识,缺乏人才协同发展机制,人才地区性培育行为过于随意,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同步,影响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成效。
(2)教改问题。京津冀地区重点高校较多且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重任,忽视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及民办院校对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的贡献,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改力度不尽相同,降低河北省教育改革质量,高层次人才培养断层现象严重,无法为当地经济发展助力。
从单个英文译本内部来看,53个术语只出现过1次(不存在不一致的问题),109个术语出现2次以上:t1中31个术语有多个译文(一处误译guarantor);78个术语仅1个译文版本。t2中26个术语有多个译文(一处误译mortgagee);83个术语仅1个译文版本。t3中31个术语有多个译文;78个术语仅1个译文版本。
(3)主体问题。有些人才缺乏良好的职业规划,在岗位上容易陷入模式化工作误区,未能主动开展学习活动,人才自我培育链条断裂,无法从主观出发、从岗位着眼、从地区建设切入不断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及专业知识,同时当地无法为人才准备富有人本性的培育活动,忽视主体成才需求,降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1]。
二、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的对策
(1)做好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统筹工作。首先,河北省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以地区深入改革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生产力提升,追加绿色经济效益等建设规划为基点,将高层次人才培养视为建设规划重要一环,从河北省宏观发展战略视角出发做好顶层设计,明晰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协调分配京津冀高层次本土人才培育工作;其次,推行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定性、定量分析各个人才培育机构、职能部门需承担的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责任,确保各个人才培育环节衔接得当,避免出现人才培养链条断裂消极现象,使各项人才培育工作有据可依;最后,根据党和国家理念指引,结合有关河北省发展问题的指导意见,不断调整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经济建设总目标,将其视为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灯塔”,赋予人才培育战略灵动性、时效性,继而为当地经济建设源源不断输送优质人才[2]。
通过对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培育问题进行分析可知,京津冀人才培育统筹不佳,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协同培育行为过于盲目,教育改革存在阻力,人才缺乏自我培养意识等问题较为突出。基于此,为提高河北省高层次本土人才培养质量,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探析人次培养对策势在必行。
(2)提高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首先,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打造一支跨地区人才培养优秀队伍,将教科研工作者、教师、企业领导、职能机构工作人员等群体纳入该队伍,从政策、专业教育、企业需求、社会建设等角度出发打造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使相关人才更加契合当地发展切实需求,成为创新、创业原动力,使教改突破地区界限,引导全社会共同完成育才任务;其次,建立“进阶式”高层次本土人才培养体系,将中职院校、高职院校、高等院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均纳入该体系内,为专业扎实、学习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人才提供持续学习深造平台,使更多人才可以达到“高层次”人才考评标准;最后,创新教育模式,优化调配京津冀地区教育资源,为培养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奠定基础。例如,京津冀人才培育机构可以跨地区搭建“3+2”人才培养平台,为人才持续深造提供条件;践行“产教研一体化”育人理念,教育机构积极与企业寻求高层次人才协同培养良机,如与企业共同研发高新科技项目,由企业在校内搭建实训基地,企业为优秀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在实践中磨练人才的综合实力,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教育机构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提高人才输出衔接效率;企业优秀员工可在职求学进行继续教育,助其不断学习先进知识及技能,将其应用在工作过程中,继而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养殖草鱼、鲢鱼、鳙鱼等,鱼塘水面要改大;养殖罗非鱼、鲤鱼等,鱼塘水深必须提高,池底要有10cm左右的泥沙;养殖小龙虾等品种,以土池为宜,池岸要加宽,同时要加固防逃,在池四周的池壁上要打好穴洞,供其产卵栖息;养殖匙吻鲟等大型鱼类,池塘面积要足够大而深,水质要优良,溶氧要充足。
(3)树立高层次人才自我培养意识。首先,当今社会需为人才创设良好的自我成才环境,加大社区、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公共教育力度,多维度输出新知识、新技能,为人才提高自身能力奠定基础;其次,教育机构、企业或社区需指引人才做好职业规划,明晰自身工作与河北省建设发展的紧密关联,同时宣扬党和国家的人才培育理念,如引导人才树立“双创”意识,通过创新、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河北省就业率;最后,打造人性化学习及成才体系,从自身能力、需求、喜好等角度出发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为享受京津冀协同发展受教资源,参与高层次人才培育活动指明方向,使人才走上高层次发展之路,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对优质人才的需求[3]。
(4)京津冀经济发展视角。推动京津冀经济发展,一是需要合理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发展能够推动产业流通产值的增加,但是对于临近区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寻找既能够推动区域流通产业发展、又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对临近区域阻碍作用的最优值,为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二是加强产业竞争水平,合理规划产业生态。京津冀区域由于政治区域的划分,三地间各自为政,因此应当打破这种格局,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布向合理区域转移,并且要在原先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引导具有竞争力、创新力、发展潜力的产业入驻,创新出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高水平和高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以提高竞争效率。在京津冀产业的布局上,要确保在国家规定的功能区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规划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与资源。三是提高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在全面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生产要素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在这个过程中流通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流通产业的开放水平,能够提高区域间、国际间的合作力度,推动流通产业技术水平发展与管理创新过程,这对增强流通业的竞争力和经济贡献水平具有极大意义。四是构建京津冀区域人才流通体系。北京作为人才的重要集聚地,严重影响了天津、河北省人才发展。因此为了推动京津冀经济全面发展,需要健全人才流通体系,平衡人才资源配置,应当对人才在政治上加以重视、在工作中加以支持、在生活中加以关心,并且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都要从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河北省的高端人才留在本地实现自身价值。在京津冀区域人才合理流动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共享和联动机制,在京津冀区域建立产业城市人才融合的示范区。
有的鱼塘自开挖后,年年养殖而不改善,势必减弱鱼塘使用功能。有的堤岸或池塘年久失修,可能会出现严重毁损或决堤的危险,必须加固改良。每年底等鱼类全部起塘后,应及时将塘水全部排干,将池底的淤泥挖起来,堆放在鱼塘的四周斜坡上面,加宽铺厚塘埂,还可把堆放不下的淤泥运到农田、菜地里作肥料。由于鱼塘清淤工作量大,人力清淤的效率较低,可使用现代机械清淤,同时配合采用泥浆泵、变压水泵清淤效果更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河北省高层次本土人才培养质量,其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人才培育理念,结合本地发展切实需求做好统筹工作,旨在明确高层次本土人才培育目标,优化配置人才培育资源,提高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树立高层次人才自我培养意识,继而为河北省发展夯实人才基石。
参考文献
[1] 邓银燕.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7):35-36.
[2]崔伟.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9(5):67-71.
[3]周淑芬,王丽伟.绿色金融支持雄安新区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4):63-65.
课题项目: (2019 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研究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RS-2019-3032)
标签:京津冀论文; 协同发展论文; 本土人才论文; 培养论文;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