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六步教学法 六年级学生 展示提升 教学策略
一、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的竞争逐渐激励,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国家的重点培养对象。作为教育者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而学生展示为这些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二、对小学数学学生课堂展示现状的思考
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中,一般是老师讲授知识内容,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倡新的教育理念,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本人所任教的学校,很多数学课堂很沉闷,看不到学生思考的火花,看不到学生思维交流的的活跃气氛。此外从教的输出与学的反馈来看,课堂的本质在于内化和外化的统一,内化得充分才能外化潇洒,外化得充分才能加深内化理解。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内化和外化统一的效率,展示者就是沟通统一的桥梁,良好的课堂展示将使课堂不再是闷课。
小学数学学生课堂展示教学策略是非常值得笔者研究的。研究小学数学数学生课堂展示教学策略的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学生课堂展示教学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的分析发现,学习应该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开展,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让学生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并参与情境活动。在《身份证编码》这节课创设教学情境:以某校有几个王老师,如何进行区分呢,引出每一个人都有代表我们自己的身份证。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产生疑问,一个学校有几个XX老师,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代表自己的身份证。让学生对今天的课题产生兴趣,并且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他们很渴望知道区分这几个老师的身份的身份证号码究竟是怎样的一串神奇数字。
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全融入教学情境中,跟情境进行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地更加有活力,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学生课堂展示教学活动中,减轻了后进生学习的焦虑感,提高学习效率。
(二)6人小组的精心建设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小组建设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6人小组的建设中不是学生人数上的随意组合,而是需要精心建设的,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学习小组长的培养和选拔。每个小组长需要具备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敢于对组内进行监督和安排;小组长还需具备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小组长还需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处理突发事情,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及时要老师求助。
2.小组成员的梯度组成。6人学习小组中,除了精心选拔组长外,其余5名同学也不能随机选择,需要考虑小组成员的成绩、性格、个性和语言表达等。首先,按照学习成绩来分,好中差每个梯度的同学都应该兼顾;其次,按照学生性格来分,外向型和内向型学生兼顾,通过外向型的学生来带动内向型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6人小组的精心建设,减轻了差等生上课的无助感和恐惧感,增强小组的合力。
(三)注重课型的选择
通过对学生课堂展示类型的分析中发现,学生展示可以是在起始内容学习中、新授课后的复习课中以及练习课中。
新授课中开展学生课堂展示活动发现:新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鲜好奇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知识点又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小组同学的共同学习能够对知识进行内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复习课是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复习课需要对知识进行有条理的梳理。在复习课中开展学生课堂展示活动发现: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概况和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让学生对知识的整理,理清知识间的联系。
在练习课中运用学生课堂展示教学活动,把练习中最基本和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知识通过以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形式开展,有利于学生对典型问题的解决和对知识点的巩固,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和易错题辨别和解决。
(四)设计富有启发性的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任务导引的,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是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曾继耘. 学习的累积性、适切性和交互性——论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51(4):150-153.]在学生课堂展示中,任务是学生进行整个学生课堂展示的出发点,学生围绕着任务开展着整个环节。任务应该是富有启发性,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小组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但是任务设计不能脱离学生教材实际,学生可以通过联系原有知识经验和在教材呈现内容找到任务的关键点,任务不能超过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样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通过这些分析对学生课堂展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让我在我的教学中对学生课堂展示的运用有了理论的指导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2、曾继耘. 学习的累积性、适切性和交互性——论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51(4):150-153.
论文作者:王明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情境论文; 知识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小组论文; 内化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