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景气状况与股票价格关系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景气论文,上市公司论文,股票价格论文,状况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原则上讲,股票价格应由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即景气形势所最终决定。但是,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而且人为因素较多,各种不规范的运作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也有很多。那么,在我国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企业景气的变化是否决定股票价格的变化,二者之间的相关程度到底有多大呢?这无疑是投资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但由于企业景气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很难由一个指标来反映,而且仅从单个上市公司的指标数据也难以判定该公司的景气状况在整个行业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如果将不同公司的企业景气状况加以分类对比,则效果要好得多。同时,对股票价格来讲,一两个价格数据不足以判定某种股票全年的行情如何,只有进行分类对比,才能明了其价格定位。因而,本文应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景气状况和相应股票价格分别进行聚类,通过类别对比,寻求我国股票市场上价格和上市公司景气的基本关系。
一、逐步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将一批样品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近程度进行分类。本文所涉及的样品的性质由下面的股价指标体系和企业景气指标体系分别体现。作为聚类分析方法的一种,逐步聚类是在开始时按照一定方法预先给定一批不同类别的凝聚点,然后让样品向最近的凝聚点凝聚,这样由点凝聚成类,得到初始分类。初始分类不一定合理,需要按照最近距离原则不断对不合理的分类进行修正,亦即使聚类过程逐步进行,直到分类比较合理为止,形成一个最终的分类结果。
在聚类过程中,为了消除各聚类指标不同量纲的影响,保证各指标变量之间具有可比性,需要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
若设Y[,ij]为i样本j指标的原始数据,X[,ij]为标准化以后的数据,R[,j]为j指标的极差,则有
X[,ij]=(y[,ij]-min{Y[,ij]})/R[,j]
其中 R[,j]=max{Y[,ij]}-min{Y[,ij]}
数据经过标准化以后,即可进入聚类过程。若某个总体共有N个样品,每个样品有G个指标,X[,ij]为i样品j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值(i=1…N,j=1…G)。逐步聚类方法将每个样品的各指标向量X[,(i)]=(X[,i1]…X[,iG]),视为G维空间上的一个点,然后按照样品间的亲近程度将N个样品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最好的一类,由各项指标均好的样品组成;第二类是较好的一类,由各项指标均较好的样品组成;第三类是一般的一类,由各项指标均处于中等的样品组成;第四类是较差的一类,由各项指标均较差的样品组成;第五类是最差的一类,由各项指标均差的样品组成。为此,首先要虚似五个样品,分别作为五类的凝聚点,这五个凝聚点分别是该总体中所有样品指标的最大值、较大值、平均值、较小值和最小值。其中较大值为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平均,较小值为平均值和最小值的平均。根据各样品与五个凝聚点的亲近程度将它们分别划归最亲近的一类。其中这里的亲近程度由样品和凝聚点的欧氏距离来度量。例如X[,(i)]和X[,(j)]的亲近程度为:
由此就可以得到所有样品的初始分类,然后按照最近距离原则,计算每类样品的重心(即各指标值均由该类样品指标值的平均值代表虚拟样品)作为该类的凝聚点,是为修改分类。然后再重新将各样品向最亲近的凝聚点聚类,得到新的分类,如此反复计算新的凝聚点,进行新的聚类,直到新的分类与前次分类相同,即聚类过程收敛为止,得到样品的最终分类。
二、选取聚类指标体系
由于本文要对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和企业景气分别进行聚类,因此要选定股价指标体系和企业景气指标体系两套指标来分别体现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企业景气的性质状况。
1.股价指标体系
这里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12月至1996年6月间各年度上市公司的股价数据,其中选取各年度中,具有全部12个月末收盘价的股票作为聚类样本,而把12个月末收盘价作为股价指标体系的聚类指标,即这里的G值取为12,其中1990年为1个指标,1996年为6个指标。为了可比性的需要,对所选取股票均按面值为1元的基准对其价格数据进行了调整。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对于影响股价的不同层面的消息,可以将它们分为三个层次:市场公共信息、行业信息和个别企业信息。考虑到我国股市建立时间较晚,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的实际情况,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的划分,将所选股票分别划归为“工业”、“商业”、“地产”、“公用”、“综合”五个聚类总体,另外再加上包括所有上市公司的“全部”总体,共六个聚类总体。由于按照行业不同而划归不同的总体,对于市场公共信息和行业信息而言,它们对各自总体内所有股票价格的影响应该是等效的(“全部”总体除外),因而不存在对该总体内哪种股票有特别作用的问题。而个别企业信息对股价的影响,也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这样,按照不同行业划分,在给定各行业总体初始分类的情况下,就可以对不同年度各股价总体分别进行逐步聚类,将每个总体分为五类。
2.企业景气指标体系
企业景气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整体运作状况。理论上讲,企业景气处于上升阶段,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人们对该公司充满信心,有助于投资者对该公司股票的投资,从而会促进股价的上扬;反之,企业景气处于衰退阶段,人们信心不足,在该股票面前,投资者就会驻足不前,股票价格便会下跌。
上市公司的企业景气聚类指标及数据,可以由各上市公司1990—1995年每年年终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等三项财务报表提供的内容给出。首先,根据各上市公司的年终财务报表,给出资产报酬率、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流动比、速动比、资产负债率、股东收益率、股东报酬率等基本指标。这些指标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上市公司全年度的景气状况,它包括了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经营潜力和盈利能力等。为了得到聚类指标,需要将上述基本指标合成为三项聚类指标:盈利能力指标、风险水平指标和股东权益指标。即这里的G值为3。
(1)盈利能力指标。这一指标主要衡量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它包括了上市公司单位资产所能产生的利润,税后利润和资本的运营效益状况等。
盈利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资产利用率+资产利润率)/3
显然,它的值越大,说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越好。
(2)风险水平指标。这一指标用来反映上市公司的举债经营风险和偿债能力的大小。
风险水平指标=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
这一指标的分子反映了上市公司的举债经营风险,其值越大说明公司经营风险越大。它的分母是用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重作为权重的加权偿债能力指标。在使用时,本文取风险水平指标的倒数作为聚类指标。
(3)股东权益指标。股份公司的目标即是使股东财富极大化,即是使每股股票的报酬达到最大,股东权益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每股股份的帐面价值和普通股全面摊薄后的净收益额。显然,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股东权益指标=(股东收益率+股本报酬率)/2
和股价指标聚类相类似,将所有上市公司按其所属行业的不同划归“工业”、“商业”、“地产”、“公用”、“综合”及“全部”共六个聚类总体,和不同年度股价各聚类总体和对应,选取相同的上市公司样本,将企业景气不同年度各总体按照上述三项指标,在给定初始分类情况下,分别进行聚类,分成五个类别,借以区分各上市公司的景气状况。
三、结果分析
通过逐步聚类得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各年度分行业上市公司各总体的股价和企业景气的聚类结果。
表1为同年度各总体股价聚类结果和企业景气聚类结果的对比,相符比例表示股价各总体中经过聚类后各上市公司在五个类别中所处的类别与企业景气相应的总体经过聚类后相同上市公司在五个类别中所处类别相一致的比例。如果上市公司的股价聚类后所处的类别与企业景气聚类后所处的类别相一致(例如同处于第二类),则该上市公司的股价受其企业景气的影响较大,即在其它条件一定下,该上市公司的企业景气对其股价的形成有较强的作用。如果二者所处类别不一致,则上市公司的企业景气和股价的关系不明显。而相符比例就反映了在该行业中,企业景气对股价的决定程度。由于上市公司数量的原因,表1中的1990—1993年度只给出了“全部”和“工业”两个总体的对比结果。因为上市公司的年终财务报表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最全面的信息来源,所以企业景气对上市公司股价的作用有可能是滞后的。表2给出了上年度企业景气各总体和下年度股价相应总体聚类后所处类别的对比情况。
对于表1和表2中的“全部”总体一项,是将全部上市公司均考虑进去的一项,由于在聚类过程中不能排除行业信息的影响,因而只能作为参考列出。对于其它五个总体,由于“商业”、“地产”、“公用”和“综合”各总体的样本数较少,因而“工业”总体的情况就尤具有代表性。如果不考虑“全部”总体,若以各总体所包含的上市公司数N为权重,表1中1994年股价和企业景气相符比例的加权均值为22.13,方差为59.89;1995年股价和企业景气相符比例的加权均值为32.08,方差为96.43。若从6年来的整体情况看,相符比例的加权均值为28.31,方差为188.51;其中“工业”总体的加权均值为35.72,方差为103.21。即在同年度股价和企业景气的聚类对比中,相符比例较小,各行业总体间的波动较大。表2中,1993年企业景气和1994年股价的相符比例的加权均值为24.75,方差为43.16;1994年企业景气和1995年股价的相符比例的加权均值为20.83,方差为51.77;1995年企业景气和1996年股价的相符比例的加权均值为25.02,方差为78.10。对表2,从5年来的整体情况看,相符比例的加权均值为22.48,方差为75.70;其中“工业”总体的加权均值为26.87,方差为49.70。和表1相比较,表2具有较小的相符比例加权均值和方差,即在企业景气对股价的滞后作用下,各行业企业景气对相应股价的作用相对变小,但各行业间的波动程度大为减弱,作用范围相对集中。
表1 同年度相符比例
表2 滞后相符比例
通过对表1和表2的分析,不难发现以下几点:
1.无论是在同年度或滞后期。中国股市价格和企业景气的相关程度均较低,即上市公司所处的景气状况对其股票价格的决定程度较低,在上述聚类对比中,二者相符比例一般不超过30%,或者说,中国股市的价格构成中,由企业景气决定的部分不足30%,而余下的部分则由诸如政策、投机和心理等因素决定了。
2.同年度的企业景气对股价的作用要强于滞后期,无论是从分年度各行业单个总体相符比例的加权均值,抑或“工业”总体和整体情形而言,均明显表现出这一特征。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势必要关注上市公司的景气状况,而上市公司当年的景气状况如何,将决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变化,经营损益的增减,这不可避免要影响到公司的可分配利润的多少,而可分配利润的分配情况、留存比例、股息和红利的发放数量等信息都将影响股价的市场表现。但是应该看到,两者的差距并不大,它们都是在企业景气和股价相关程度较低的前提下发生的变动。
3.企业景气的滞后作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相对稳定。从企业景气和股价同年度聚类中,“工业”总体和整体情况相符比例的方差比滞后聚类相符比例的方差大一倍可以反映出来。即股价受同年度企业景气的影响发生的波动要明显强于上年度企业景气的影响。这是由于我国股市公开发表的信息有限,特别是对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的规范程度还很低,投资者对历史数据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而对上市公司当年景气状况的猜测成份较大,不同投资者会有不同的理解。投资者力图通过对历史信息的掌握、分析来进行投资决策。这种情况下,企业景气不同年度的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年的企业景气状况对其产生的心理变化要明显强于上年度全面公开的景气信息对其产生的心理定势。
199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