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创新的思考_高中化学论文

对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创新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演示论文,教材论文,高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新教材第一册P.29[实验2-4]钠与水反应及氢气的检验

[实验缺陷]:首先,若产生的气体较纯,检验时只会听到轻微的“唉”的一声,现象不是很明显;其次,若加入的钠太多,反应产生的气体已经“使挤瘪的瓶子复原”而钠和水的反应还未停止,就会带来安全隐患。

[实验改进]:在塞子上连接一个带活塞的尖嘴导管(图1)。钠与水反应时,打开活塞,生成的氢气将水压到烧杯里,反应结束后关闭活塞,将塑料瓶倒转过来,打开活塞,在尖嘴处点燃气体。这样做既不会有氢气多了无处去之忧,又可看到氢气燃烧时的火焰。

图1 钠与水反应及氢气的检验

2 新教材第一册P.33[实验2-8]比较的热稳定性

[实验缺陷]:该实验新旧教材做法一样,但不能很好地说明稳定。

[实验改进]:装在里面的小试管中,装在具支试管中,直接受热,间接受热,右边试管中的石灰水先变浑浊,左边试管仍然澄清。间接受热却先分解,证明没有稳定。

图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稳定性的比较

3 新教材第一册P.135[实验6-5]浓硫酸与铜反应

[实验缺陷]:1.为产生稳定的二氧化硫气体,要持续加热浓硫酸,反应完毕将试管内液体倒入废液缸后,因管内剩余物温度仍很高,不能立即加水并观察溶液颜色,故整个演示持续时间较长;2.使用铜片,不便中止反应。为缩短反应时间,突出实验现象,防止污染环境,可对本实验作如下改进。

[实验改进]

(1)用图所示的密封式装置演示本实验,简易可行,防止污染,铜丝在试管内上下抽动直接控制浓硫酸与铜的接触,根据需要随时中止。

图3 浓硫酸与铜反应

(2)用U型管盛放品红试液起液封作用。

(3)选用84%—90%的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直接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实验现象更为鲜明。

(4)整个反应所需时间明显缩短。

4 新教材第二册P.12[实验1-6]铜与稀硝酸反应及NO的验证

[实验缺陷]

(1)因试管及塑料袋中有空气,难以观察到无色NO;

(2)松开丝绳时难免有气体逸出,污染环境;

(3)实验结束后没有对有毒气体进行处理。

[实验改进]

(1)实验用品:60mL注射器1只,铜丝1条,充气球1个,铁架台(带铁圈和铁夹),石棉网,酒精灯,烧杯2只,稀硝酸,烧碱溶液。

(2)实验步骤:①把铜丝烧成螺旋形,放入注射器内,预热稀硝酸;②用注射器吸取稀硝酸10mL(保证注射器内不残留空气);③立即把充气球与注射器连接,并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④3~4min后给注射器鼓气;⑤实验结束后,拔出充气球,并把注射器插入盛有烧碱溶液的烧杯中,再把注射器内溶液和气体压入烧碱溶液中来吸收。

[实验装置]

图4 铜与稀硝酸反应及NO的验证

[实验优点]

(1)实验设计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不仅能清晰地观察到无色NO气体,而且能观察到NO气体接触空气被氧化为红棕色NO[,2]气体的过程。

(2)可以控制生成的气体量,对有毒气体进行了全封闭处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加强了实验的趣味性,使教学效果更佳。

5 新教材第二册P.96[补充实验]苯跟溴反应的全封闭装置

[实验装置]

图5 苯跟溴反应的全封闭装置

[实验操作]

(1)检查气密性后,分别取约10mL苯和约5mL液溴倒入烧瓶。

(2)给烧瓶塞上双孔胶塞,重新连结好装置,把提拉式铁丝上下拉动几回,使苯和溴混合均匀,然后把铁丝网插入混合液。

(3)当有气泡产生时,④中无色CCl[,4]的颜色由浅黄色→黄色→橙色。同时试管⑥中有浅黄色絮状物下沉。气球慢慢鼓气。

[实验优点]

(1)全封闭装置,完全消除了环境污染;

(2)可控制反应,使反应随人们的意志进行;

(3)消除了溴对HBr中溴检验的干扰;

(4)使用仪器简单易得,连结装置容易,操作方便,现象非常明显,成功率高,安全可靠。

标签:;  

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创新的思考_高中化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