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线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电力损耗,包括变压器进行加压时的损耗、电力能源表中电磁线圈的固有损耗和电力电流控制器中的传播媒介损耗等,这种固有的电力损耗与电压的强弱无关,只要线路连通了电流,就必然会产生线路损耗。另一类是流动损耗,主要指电能在具体的线路传输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这类损耗与导体的材质、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同时也跟电压的大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关键词:超高压;输电线路;线损;分析
1导言
固有电力损耗和流动电力损耗严格意义上来讲都是一种技术损耗,这种损耗是各大电网公司在传输和分配电力时不可避免的,都是属于客观电力损耗。另外,还有一种是主观电力损耗,这是人为造成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电力管理设备的安装不到位等,都会造成主观电力损耗。
2输电线路现状
2.1输电线路功能
输电线路具有分配和输送电力的作用,变电站具有变压作用但也有强电磁场,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所以一般建设在远离城市和村庄的地方。因此,变电站要将电力输送到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在变电站的电能输送、转化和分配过程是靠输电线路来完成这个功能。
2.2输电线路能耗现状
电力在生产、运输和分配等各个环节会造成部分电能损耗,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电网中的应用,以及电网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线损率在逐渐下降。90年代初我国线损率达到了8.77%,20世纪初,我国线损率下降到7.21%,十二五规划我国输电线路损耗率降低到5.5%。虽然我国输电线路损耗在逐渐下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输电线路线损率依然还是很高。近年来,为了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国家大力建设高压电网和超高压电网,高压电网的线损率比较低,但是我国高压电网占整个电网的比例还是非常少,而中低压输电线线损率依然较高,根据我国相关数据显示,输电线路的电损率大致在3~5%,也有部分损耗高于5%。
3超高压输电线降损措施
3.1降低线损的建设措施
一是强化电网结构健。全合理的电网结构,简化电压等级,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并根据需要和可能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工作。电网升压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这是由于在电力负荷不变的条件下,电压提高后电流将相应减少,可变损失将相应降低。二是提高进入市区和工业负荷中心的配电电压等级。随着经济发展,用电负荷的增加,原来的配电电压等级已不能满足需要。考虑到线损电量中70%左右的可变损失是随负荷功率的平方变化,如果不设法减小供电半径,不但电压质量得不到保证。线损电量也将大幅度增加。
3.2降低线损的运行措施
一是不断完善网络结构,降低技术线损,不断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二是制定年度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计划,分别纳入大修、技改等工程项目安排实施。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降损措施,重点抓好电网规划、升压改造等工作。要简化电压等级,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变压器规格、容量,制定防窃电措施,淘汰高能耗变压器。三是按照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计算结果,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提高无功设备的运行水平,做到无功分压、分区就地平衡,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四是选择低损耗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并根据实情合理的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线路导线的截面,根据电网负荷潮流变化及设备技术状况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实现电网经济运行。
3.3负载功率不变时提高线路电压
合理调整运行电压在负载功率不变的条件下,提高线路电压,线路电流会相应减少,线路损失会随之降低。如果将6kV升压到10kV,线路损失降低64%,将10kV升压到35kV,线路损失会降低92%。在负载容量较大,离电源点较远,宜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供电方式。提高配电线路供电电压会增加配电变压器的损耗。线路负荷高峰期应提高电压,低谷时不宜提高电压;变压器空载损失功率大于线路损失功率时,不宜提高电压,而应适当降压。低压线路提高供电电压也会增加机械电能表电压线圈的电能损失,但一般来说线路损失远大于电能表线圈损失,所以提高低压线路低压是减少低压线损的一项有效措施。
对于运行在一定电压下的线路,电压在额定数值上下允许一定的波动范围。配电线路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标准电压的士7%。低压线路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标准电压的士1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线路电压运行在上限或下限,线路的电能损失是不同的,电压高则损失低反之损失高如,10kV配电线路上限电压为10.7kV,下限电压为9.3kV,输送同样的功率用上限电电压供电比下限电压供电减少线路电能损失24%;0.4kV线路用上限电压供电比用下限电压供电减少电能损失33%。
3.4及时调整变压器三相平衡度
根据规程规定,厂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干线及分支线首端的不平衡度不大于20%,中性线的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25%,这是因为在配电系统中肩的相电流较小,有的相电流接近甚至超过额定电流,这种情况下,不仅影响变压器的安全经济运行,影响供电质量,而且会成倍增加线损。
3.5更新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度
农网改造前,农村用户电能表大都运行10年以上,灵敏度低、误差大,是造成低压线损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对运行的DD28系列电能表使用期限超过10年的必须更换;运行时间不超过10年,经过校验合格的可以继续运行,不合格的必须推出运行。新装和更换的电能表禁止使用DD28系列,推广使用86系统宽负荷电能表,以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3.6加强对线损管理系统的监控
3.6.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线损管理网
建立由相关部室有关人员组成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负责领导线损工作,客户中心设专职线损管理员,各供电所设专职线损管理员,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制定线损管理制度、线损奖惩办法及线损管理实施细则,发生的问题,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3.6.2搞好理论计算及线损统计工作
根据负荷的变换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以准确的数据来及时衡量线损的高低,发现网络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对策,使降损工作有的放矢,富有成效;每月进行一次线损统计,分析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分析线损升降原因,统计指标完成情况。
3.6.3搞好线损指标管理
公司和基层线损管理部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例会,各级线损管理单位每月及时组织人员对所控制的线损指标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汇总并逐级上报。职能部门根据基层部门的调查分析,汇总形成全局性线损分析,对线损高、线路波动大的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消除线损管理薄弱环节。对线损指标实行分级管理考核,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做到指标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建立了线损指标的分级控制考核体系,使线损管理涉及的部门和个人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提高了各级线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6.4加强抄核收管理,做好降损工作
完善抄表制度为了线损统计的准确性,公司专门下达了抄表管理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完成抄表工作,赴绝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加强抄收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抄收人员的思想素质,坚决禁止在抄收过程中用电能这种特殊商品做人情、拉关系、搞交换。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抄表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乡村电管部、客户中心每年都组织装、抄表人员集中学习,极大地减少了抄收过程中由于抄错数、错算倍率、抄错小数点等造成的错计损失,以及由于漏抄电表、漏乘倍率等造成的漏计损失。
4结论
随着社会事业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广大勤劳、智慧的电力工作者也不会局限于现状,他们将会有更多、更好的节能新产品问世,更多合理、可行的节能降损措施实行。这使得电力企业将会得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琳.高压输电线路设计阶段线损计算的分析及应用[J].红水河,2014,33(06):34-37.
[2]尚超,丁坚勇,谢登,杨东俊,胡婷.适应于跨区电网输电交易的综合线损率修正方法[J].广东电力,2014,27(07):68-72.
[3]严九胜,查献刚.燃气调峰电厂输电线路线损建模计算及实际应用[J].科技风,2014(04):114-117.
[4]徐晓东.对输配电线路线损差异及降损的策略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4(03):138.
[5]陈忠华.浅谈烟叶仓库低压输电线损的原因及对策[J].装备制造技术,2012(06):194-196.
[6]田野.架空输电线路输电损耗的差异及降损措施[J].黑龙江电力,2010,32(06):441-443.
论文作者:曾建兴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线损论文; 电压论文; 线路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损失论文; 电能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