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的地理分析_尼罗河论文

文明起源的地理分析_尼罗河论文

文明起源的地理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起源论文,地理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文明起源于某地,与该地农业起源与发展有关。只有将其所选的农作物与其地理条件优化结合才能促进物质生产发展,从而导致文明出现。因此,埃及、巴比伦、印度可称为小麦文明,中国是小米文明,美洲的文明则可称之为玉米文明。

关键词 文明与农业 小麦与文明起源 小米与文明起源 玉米与文明起源

人类起源是地球上生物界演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对于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则是文明的起源。人类究竟起源于什么年代与地点,尽管人类学家作过很多研究,但现在还未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最近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据测定,大约450万年。它是迄今人类最早祖先骨骸的化石,比原来的时间又向前推了很多。关于文明起源,它比人类起源短得多,只有五千年,但是,就其影响与进步来说则显著得多,而且其资料亦比人类起源多得多。关于地理环境对文明起源的影响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地理环境十分重要,不仅影响其最先开始的居地,亦影响文化特性的形成;有的则认为地理环境并未提供任何关于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这一度伟大变革(指文明起源)的线索。

世界文明的地理环境

在东半球,即欧、亚、非三洲,这里出现的最古老的文明有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是通常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它们有明显的相似性。它们都处于北半球的北回归线以北,在北纬30度与35度。它们又都分别位于尼罗河、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黄河河畔的平原上。由于与大河的明显联系,有人称其为“大河文明”。在以上四个文明中,前三个,几乎完全位于北纬30度线附近与其所在地的河流相交的地区,可以说,其环境条件大体是相同的。可是,中国在纬度上则向北偏了约5度,位于北纬线上,与黄河平行,并不相交,相交的只是其相关的支流。

在西半球,即南、北美洲,这里的文明起源地有墨西哥、玛雅、印加三处。按其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则与东半球的四大文明古国有明显的差异。在纬度方面,这三个文明的所在地是在南、北回归线以内,而不在其外。在地形条件方面,大多是高原(玛雅文明早期亦是在危地马拉西部高原),而不是大河之畔的平原。虽然其与东半球文明古国有其不同,但其三者之间却有其明显的相似之处。在气候上,三地都属于热带和副热带。在地形上,这三个文明都处于高原地区,只是在中期与后期的玛雅文明才转向平原地区。

关于这几个文明起源地与文明起源的关系,在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提出:“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他们的居地,均赖有河水灌溉,好使农业易于产生。……人类文化始易萌芽。埃及尼罗河流域,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印度河流域,莫不如此。”关于中国,他说:“黄河本身并适于灌溉”,“两岸流著泾、渭、伊、洛、汾、涑几条支流,每一条支流的两岸……都合宜于古代农业之发展”。其实,中国在黄河支流上的灌溉只是在战国时出现,早期则不过是田间的排水。

世界著名的研究文明的历史学家A·J·汤因比则采用实证主义方法来检查“大河文明”因果联系。他说:“格兰德河流域(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上)和美国科罗拉多河流域同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环境条件是完全一样的。……却没有让它们两岸原有的居民创造这种奇迹……。”“安第斯文明是在一片高原上出现”,“在非洲东部的高原”并未能“创造”文明“社会”。“中国文明有时被称为是黄河的产物,因为它正巧是在黄河流域出现的,但是多瑙河流域虽在气候特点、土壤、平原及山地面貌上同黄河非常相似,它却没有产生相似的文明。”基于这些论述,他认为环境在文明起源上“不足以成为积极因素”。

从上述情况看,文明的起源与地理环境条件是否有联系说法不一,并未解决。一般说来,从直观上,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但是,这些相似性并不能在相似条件下重复出现,不能得到证实。可以说,局部的相似性并不能成为全球的普遍性,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具体分析。在大河文明中,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三者相似程度要大于中国,而西半球的三个文明的环境条件又与东半球有很大差异。因此,七个文明按地理条件可以分三类。如果我们与其农业所种植的主要作物相联系,则自然可分出小麦、粟和黍、玉米三类,它与地理条件的三类明显相关。

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小麦文明

小麦是二年生的作物,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获。野生的小麦出现在地中海东岸的土耳其高原。地中海地区,夏季干旱少雨,秋、冬、春则多雨。在这种环境中,小麦的生长期恰好避开缺雨的夏季。另外,冬季的低温则成为小麦完成其发育的必要条件。

在埃及,气候条件炎热而干旱,降雨远远低于小麦原产地的土耳其高原,成为小麦生长的限制因素。可以说,作为原始的自然环境来说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埃及尼罗河的特点使其条件发生变化,不仅克服了气候的干旱产生的水份的不足,还带来了植物的营养,保证了农业的丰收。

埃及的尼罗河起源于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地区。那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分布比较均匀。因此,它提供给尼罗河下游的一年四季的水量,水位相对平稳。由于河流经过苏丹南部的平原沼泽地区,水流中的沉积物经沉淀含量比较少,河水清澈,称之为白尼罗河。在支流中,影响大的是来自其东面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阿巴伊河。埃塞俄比亚地处副热带,那里的气候有干湿季之分。干季雨水稀缺,河流水位下降,流量小。湿季时,降雨激增,河流水位上升,流量大,流速快。由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属稀树干草原植被,覆盖率不高。在雨季时的大雨冲击下,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河水含有大量泥沙与有机物,使河水变色。因此,阿巴伊河又称青尼罗河。它与白尼罗河在苏丹喀土穆汇合时是泾渭分明。

青尼罗河水受6月至11月雨季影响,大量河水进入白尼罗河以后,使其下游河水暴涨,河水溢出河道,淹没了埃及尼罗河两岸狭窄的河谷中的农田。尼罗河在埃及的这种涨落对埃及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好处。

首先,6月至11月的涨水期恰好是错开了小麦的生长期。小麦是八月开始播种,在六月前收割,正是河流的平水期,完全不受涨水期的影响。在涨水期,河水由阿巴伊河带来的泥沙沉淀淹没在农田上,实际上给农田施了肥,为小麦的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养份,保证小麦的高产。在小麦的生长时期,尽管埃及干旱缺雨,但尼罗河仍由上游供水,保证了一定的水量与水位,利用河床的向下游倾斜度可以引水灌溉,解决了小麦所需水量。可以说尼罗河的河水涨落,河水中的有机物,河谷地貌等特点的组合与小麦的需求形成良好配合,使小麦获得持续高产,为文明的出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实,这种良好配合是经过当地居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正如上面所说,在起始时,其原始条件并不有利于小麦农业的发展。首先,天然的降雨少,不能满足小麦在生长季节的水份需求。其次,洪水来时,汹涌澎湃,淹没了整个河谷,冲毁村落,破坏农田。在落水时,留下淤泥与充满水份的农田,使及时播种遇到了困难。为了解决其自然条件方面的不足,埃及人采用修堤筑坝,开沟建渠的办法保护村庄和农田,在快速洪水冲击下,使其不受破坏。同时,缓慢流动的洪水进入农田,可以保证农田获得沉积物带来的营养物质,在播种前则设法排水,疏干农田,有利播种。在小麦生长时,尽管缺乏降水,人为的沟渠由排水变为输水。另外,还利用洪水时高水位于高处蓄水池的储水与河边的提水工具桔槔灌溉农田。由于这些水利工程所需劳力多,涉及农田面积大,只有小河谷的全体居民参加,在统一指挥下,协力合作,才能完成这种既能防护,又能排、灌的工程。洪水年年有,工程也就要年年维修、保护与管理。

上述水利工程保证了每年的丰收,维护这类工程,则促使全体居民的组织化。正是这种经济利益、物质基础、共同命运、协力合作……所提供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促使该地文明出现早于其他地区。同时,应当注意到,其经济、社会条件恰好是在当地的具体的地理环境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可以说,埃及文明的出现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是地理环境与人的结合的结果。这能说地理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点影响与作用吗?

如果以上分析是正确的话,则是否可以采用实证主义方法予以证实呢?当然可以,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是可以采用的。例如,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不是出现在与埃及的十分类似的环境中吗?这两处气候也是比较干旱,天然降雨虽比埃及多,但仍不能满足于小麦生长的需要,同样是利用河流进行灌溉。由于同样的地理环境,带来与埃及相类似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导致其文明大体于相同时间出现。

关于这三地的文明起源,无论是独立发展还是文化传播都说明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如果是独立发展,由于地理环境存在于前,经济、社会发展于后,说明地理环境是起着关键作用,证实相同的地理环境可以出现相近的经济、社会现象。如果是传播,那则说明同样的经济、社会现象只有在与其原先相适应的地理环境中才会产生其起源地相类似的结果。

在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所出现的文明现象为什么不能重复出现在汤因比所列举的格兰德河与科罗拉多河下游两岸呢?其原因应当考虑到,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小麦并未出现于该地,所以也就不会出现类似埃及的小麦文明。

中国的粟、黍文明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与其他三个相比,则明显地表现出时、空上的不同。在空间上,其分布的所在地的纬度比前三个高了5个纬度,在北纬35度。在时间上,前三个文明约起源于公元前3500年至2500年,中国约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至1500年,较晚于前三个。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钱穆只是说“泾、渭、伊、洛、汾、涑”几条黄河支流,“合宜于农业之发展”,未作进一步说明。另外,在我国,最早农业除北方的旱作物粟、黍以外,尚有南方水田的稻作物,其起源亦较早,因而有中国文明起源“多源说”。此也涉及旱田粟、黍与水田作物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作用。

研究栽培作物起源的先驱德康多与瓦维洛夫都认为中国北方是粟、黍的起源地,何炳棣更系统地论证了中原是粟、黍等旱地作物起源的核心地区。近年来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了此见解的正确性。

黍与粟是华北地区的旱地作物。一年生,耐旱。春季播种,夏季生长旺盛,秋季收获。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种下以后,春季能出苗,然后得到雨水滋润,秋季就会有一定收获。这两种作物在耐旱性上,黍比粟强;在产量上,粟的产量高,在分布面积上粟大于黍。

在粟和黍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上,春季雨水少,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这时的降水与土壤中的水份含量,即墒情,是种子播种、萌发、出苗、生长的关键。所以,在中国谚语称“春雨贵如油”,“瑞雪兆丰年”。夏季是中国季风气候降雨较集中的季节。一般情况下,雨水满足作物需要是富足有余。如果雨水过多或较集中,其所产生的洪水与内涝会给作物带来损害。由于夏季雨水充足,热量与阳光条件好,是作物生长的旺季。秋季,在华北雨季过后,降水迅速下降,是秋高气爽有利作物结实的好季节。如果这时雨水多,气温低,会影响作物的产量与收获。

从我国文明起源占重要地位的夏、商、周三朝的都城核心区所在地来看,恰好在从安阳到郑州,再经洛阳到西安,成为一个马蹄形。这个马蹄形恰好又与气候及土壤、地貌有一种巧合。在气候上,它与600毫米-650毫米的等雨线一致;在地貌上,它又是黄土高原的边缘。因小米是旱作,属耐旱作物,低于600毫米,仍可以生长、发育,但因供水少于需要,产量就会下降。如果多于650毫米,则易引起洪、涝不利夏季小米生长。降雨多,雨季长,不易于小米秋季的结实与收获。总之,降雨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产量下降,只有在600-650毫米才获得最佳结合。在土壤上,黄土母质本身不仅矿物质含量相对丰富,有利作物生长;而且黄土质地疏松,有利于耕作。在农业发展早期,人们既未掌握洪、涝灾害规律,又无技术与能力克服灾害,农田多位于山麓与河谷高地。所以,马蹄形反映了气候、土壤,以及耕作技术之间的最佳结合。与埃及一样,由于最佳结合取得了高产提供的物质基础,才使文明在该地首先出现。它与埃及不同的是,它不是靠灌溉技术迅速获得高产。也许由于这个原因,这需要一个缓慢发展过程,使其与其他三个小麦文明起源时间上出现差异。

这种环境条件带来的小米文明,是否只是个别的偶然现象,而不能在其他相似环境中得以证实呢?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和西非的尼日尔河中游的文明发展中,小米是发挥了作用的。至今,小米仍然是当地人民的食物,甚至有些地方仍是重要食物。至于多瑙河,不仅环境条件与我国黄河有差异,而且又远离小米的野生种分布区。

在我国的南方,虽然水稻栽种历史比较早,而且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但是,水稻的栽种技术要求比较复杂,只有育秧、移植技术和排灌水利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以后,从中唐开始到宋时,南方水稻产量才逐步提高并超过北方旱作,使南方成为重要的经济区。这种经济基础不仅说明尽管南方水稻出现早,南方也是中国文明来源之一,但正是由于早先水稻产量有限而不能影响中原在中国文明起源上的主体地位;而且也说明其后经济发展超过北方,使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美洲的玉米文明

美洲的墨西哥、玛雅和印加文明发展所依赖的农业作物是玉米。在现有的作物中,玉米的特点是植株高、穗长、颗粒大、产量高。正是其产量高,所以在作为粮食和饲料上都占重要的地位。玉米生长所需的条件是较多的光、热、水,这点超过了所有的旱作,另一条件是通气。在玉米的基部有通气根,如果被水淹没,在稍长时间内,玉米就会因根部窒息缺氧而死亡。较多的光、热使玉米分布趋向低纬度;较多的水份,需要多雨地区;通气条件是要有良好的地形条件,便于排水。光、热条件使玉米文明出现于南、北美洲中的回归线以内。较多水份与良好通气往往是相互排斥的条件,它影响美洲文明的具体区位。墨西哥、玛雅、印加三处文明起源地可以说是上述条件的最佳组合。

墨西哥高原南部,阳光充足、温度合适(年最低温为一月,月平均是12℃;年最高温为五月,月平均是18℃)。降雨集中于6、7、8、9四个月,年降雨量为600毫米,其他各月较干燥。对玉米来说,雨量在数量上与季节分配上都稍有不足,需靠灌溉。由于地势条件,通气不成问题。

玛雅文明原出现于危地马拉西部高原的山麓地区,环境条件与墨西哥高原条件相近。后来,玛雅文明转向东部平原。这里属季风雨林,雨季降雨多,旱季缺雨。照理,平原多雨则易于积水不利于通气;缺雨又不利于玉米生长。但是,该地平原为石灰岩地区,漏水严重,尽管雨季多雨,却不大出现积水,加上旱季缺水,优良的排灌系统仍是其文明发展关键。这点在危地马拉中部平原上的玛雅文明遗址蒂卡的水利系统情况中得到证明。蒂卡是玛雅文明中期的中心区。

印加帝国主要位于秘鲁的安底斯山地的河谷地区。那里山脉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山高、气温低,不适于农业。但是其河流深切的河谷盆地,由于接近赤道地区,温度高,但降雨不多,当地居民则利用山地上部的水流灌溉谷地边缘开辟的梯田种植玉米。谷地上部,地势高温度不足以种玉米的地方,则栽种马铃薯。这两种作物搭配成为印加文明出现的农业基础。

可见,玉米作为作物的特性并没有变,可是在满足其环境条件的需求上,则在墨西哥高原上、中美洲的山麓地区、石灰岩平原和安底斯高山谷地的不同地理环境中,通过人类的作用及对自然条件的协调,形成对玉米生产的最优组合,从而导致玉米文明的出现。

关于非洲东部高原其所以未出现美洲玉米文明的原因并不在于其高原环境条件失灵于实证主义的验证,而在于实证的条件中缺少了玉米。玉米出现在美洲,只在新大陆发现后,玉米才传到非洲。在没有玉米的地方要求出现玉米文明岂不是缘木求鱼。非洲东部高原虽然未出现玉米文明,但玉米传到该地后,却变成了该地人民的主食,不是证明了相同环境的意义吗?

地理环境与文明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克尔在其《英国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生产的粮食必然丰富,粮食丰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智力活动。所以,在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发达。在这里,我们看到文明的产生是与农业生产情况联系了起来,而农业生产又与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环境有关。可见,地理条件优越不优越是以是否满足某种农作物的需要而言,不是人们的主观条件所决定的。同时,地理条件发挥作用是以人的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相结合时而表现出来的。上述三类文明的出现充分说明它们是在地理环境与人的有关条件形成最佳结合的结果。

标签:;  ;  ;  ;  ;  ;  

文明起源的地理分析_尼罗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