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论文_杨红

克林霉素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论文_杨红

杨红

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442000

【摘要】:目的: 探讨克林霉素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为克林霉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用药实际,查阅和分析了近几年来的有关文献。结果:克林霉素制剂品种繁多,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等。结论:使用克林霉素时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采取正确的给药方法,谨慎联合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 克林霉素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克林霉素又叫氯洁霉素,是氯基取代林可霉素上第7位的去羟基之后形成的衍生物,它的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似,但是其抗菌活性是林可霉素的10倍,对于常见的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厌氧菌都有比较强的杀菌作用[1]。因其抗感染疗效好,毒性低,也不需要提前皮试,临床使用方便,在近年的临床中广泛应用。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克林霉素不良反应

1.1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克林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其中伪膜性肠炎是最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腹泻的发生率约为2%~20%,常见于用药后4~9小时。徐茂星等报道的70例克林霉素不良反应中有37例胃肠道不良反应(占52.86%),症状均较轻,经停药后恢复正常[2]。如患者出现中等至重度胃肠道不良反应则应视具体病情及时补充水、电解质等[3]。

1.2泌尿系统 克林霉素对于泌尿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新月体肾炎、急性肾功衰竭等。

1.3心血管系统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心悸、室颤或室性早搏,很少有心脏骤停的报道。室性早搏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使用克林霉素后导致机体低钾血症[4]。

1.4皮肤损害 这类反应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脓疱、瘙痒、眼睑充血及皮疹等。这类反应一般使用糖皮质激素即可有效的控制

1.5 神经系统:克林霉素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而且其作用点是全方位的,即对突触前、受体、通道及肌肉均具阻滞作用[5]。

1.6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克林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其病程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抢救,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已报道的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大部分发生在5mi n左右[6]。但李力强等报道一例33岁女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克林霉素静脉滴注约2—3小时后出现躁动、神志不清等,听诊双肺呼吸音增粗和水泡音,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法医诊断为过敏性休克[7]。

2 克林霉素的临床用药与安全性

克林霉素因其对敏感阳性球菌及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口服吸收良好(90%),体内分布广泛(脑脊液除外),尤其在骨组织及胆汁中可达高浓度,使用较方便,可供口服、肌内与静滴等用药,且使用方便,无用药前先作皮肤过敏试验的规定,因此颇受临床欢迎。另外,在使用克林霉素的同时要严格遵循以下建议。

2.1 临床用药安全性与患者的过敏史、给药途径与合并用药密切相关。因此建议,临床医生使用克林霉素注射剂时应重视掌握和搞好克林霉素的临床合理用药,严格本品的适应证,了解病人既往用药史、过敏史及目前用药的品种等。

2.2 建议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各方加强临床合理使用克林霉素注射剂的教育与宣传,充分告知医生和患者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避免此类严重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重复发生。

2.3 建议相关生产企业全面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对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和血尿的机制进行研究。

在对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的了解后,我们应重视克林霉素的合理用药,警惕临床应用中可能因本品的药物相互作用诱发严重ADR的潜在危害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徐茂星,郭以杭,张淑玲.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报告70例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76.

[3]曾佳,黎行山,李艳等.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215例临床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1):30.

[4]张续进,杨兆升,等。克林霉素致食管粘膜损伤18 例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7,20(2):84。

[5] 陈世铭.主编.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与处理[M].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70.

[6]姚宁.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l例[J].新医学,2009,40(9):580.

[7]李力强,官大威,李如波等. 静脉滴注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10,26(6):473.

论文作者:杨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  ;  ;  ;  ;  ;  ;  ;  

克林霉素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论文_杨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