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要求。新时期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不断优化,也逐渐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其中,集中供热系统的重要性也随之突显出来,而在集中供热快速发展的环境中,管网泄露经常发生,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与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强化供热系统管理效果。
关键词:集中供热;安全隐患;防治措施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改革开放以来,热电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区的热电联产发展带动了当地民生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城镇居民冬季的用热质量。近年来,新疆地区热电行业的发展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已经在我区普及。
1现阶段集中供热的具体情况
城镇集中供热的安全稳定是用热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因素,不过由于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的热电厂的供热机组设备无法提供多样化的热源,此情况会导致热源过于单一,供热企业过于依赖热电厂的热源,进行投入使用的备用热源相对不够充足,进而造成片区在采暖期内的供热情况经常会受到热电厂机组消缺降低热负荷的影响,甚至比较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到城镇用热居民的日常生活;我国目前相关的电力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加大了对机组供热安全问题的重视,而且还研究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管控制度,尤其是在解决热源备用不足、热源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上,效果比较显著,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城镇供热的稳定运行,满足现代人民的供热需求。
2集中供热安全管理的基本功能
(1)采集功能,由于集中供热要长期被铺设在地下管道亦或是高空管道,且管道出口与入口要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阀门控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管道与设备就会被损坏。而集中供热安全管理可以将传感器安装于管道设备中,进而对管道设备运行的信息与实际情况进行收集,借助无线网络,向数据服务器传送。(2)传输功能,利用传感器节点对管道设备的运行状况信息进行收集以后,即可通过无线网络,向会聚节点发射,使得安全监测机制可以在后台服务器当中对环境状况节点信息进行收集。而传输信息的过程具体表现在:无线传感器节点对网络信息搜集,借助4G通讯网络,向会聚节点传输。在此基础上,会聚节点对串口信息传感进行运用,可以把若干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至室内监测体系服务器内部,为服务器的处理提供保障。而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应有效紧缩并存储数据内容,减少传感器网络传输通讯的支出,保证节点之间负载的平衡性,实现数据传输与分发效率的不断提高。
3集中供热安全隐患与主要问题分析
3.1备用能力不足
导致集中供热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热源备用能力不足,备用能力不足是由于热源的供热能力与热网的负荷发展不契合,造成集中供热的安全裕度不足。与此同时,在现有的热源供应能力的基础上,城区居民小区扩建速度的迅猛加快,造成片区供热面积的急速增长,从而导致片区热源供应不足矛盾的凸显,企业又面临着供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两难选择。目前,电热企业普遍采用两台机组供热,单一孤网运行,两台机组是热电联产热网的唯一热源。如果任意一台出现故障,将造成另一台不能承受负荷也停止运行,对于机组的损害大,另一台锅炉因为不能满足热网的负荷,可能造成管网末端不热的缺陷。另外,也会出现两台锅炉同时出现故障的情况,两台机组供热存在的风险是长期性的。
3.2运行不稳定
在集中供热方面,供热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影响集中供热运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自然环境。特别是室外环境的不稳定性较强,致使设备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出现故障,使得问题始终存在;其次,机组故障。因机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加之老化程度明显,直接引发了运行的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旦机组内部发生故障亦或是存在其他方面问题,会对供热机组的供热正常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最后,环保设备。近年来,虽然在应用环保设施方面能够与节能降耗需求相适应,但同样存在风险。如果环保设施发生故障,就会导致机组停炉亦或是出现减负荷的运行状态,这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3.3应急预案不完善
冬季的供热需要一直不间断的运行状态,部分的电热企业对于机组故障没有合理的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现有的应急预案没有注重实质的机组问题展开分析,如果一旦出现故障就会手忙脚乱,无法及时的进行整修和维护,供热系统就会停止供热,严重的影响到冬季居民的正常使用。对于这种现象必须要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和可能产生的故障因素进行分析,做好故障的提前防护措施,有效地避免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完善应急预案,对于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行整理,加强对于应急预案的演练。
4集中供热安全保障与防治策略
4.1加强热网巡检管理和安全保护
供热机组停运后应该对热网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对于供热机组的检查维护是长期性的,通过定期的检修维保,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隐患,做好防预措施。一般来说,热网存在以下问题:供热管网的一级主管网与燃气、市政给排水等管道的安全防护距离不足;一、二次管网水质差,造成换热器结垢堵塞;供热管网检查井室内的防潮措施需要加强;换热站使用单一电源,往往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4.2优化管网管理与稳定运行的能力
不断优化供热管网管理水平,能够保证热网运行能力的整体性提高。在实践过程中,应站在一次热网与二次热网层面,严格管理供热管网。同时,积极贯彻并落实一次网与二次网生产运行,对管理规定执行效果加以巡查。另外,管网检查需要保证记录内容的详细性,以免管网的安全防护工作出现问题。
4.3不断完善热网应急抢修预案
制定热网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必须与企业具体状况相互结合,并不断完善供热系统应急体系。另外,应不断强化检修运行抢险准备工作,以免受热源波动因素影响,导致供热不稳定。同时,严格控制已经发生事态,避免恶化,减少维护工作量。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训工作人员的实战能力,完善供热机组停机故障预案的编制,强化现场处理方案实用性效果,贯彻并落实执行工作,以保证工作人员应急能力的不断提升。确保在集中供热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4.4规范停、送热操作流程
热电企业规范停热、送热的操作流程,对于机组有秩序的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停送热操作的有秩序开展,有利于管网设施的平稳运行,防止急速升温、降温对管网带来的爆漏风险。同时也对于热电厂供热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5安全和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由于部分热电企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造成集中供热系统的维修与防护工作不到位,从而影响供热机组的正常运行。所以,在聘用相关技术人员时应严格把关,提升作业人员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操作人员的整体技术专业素质。
结语
综上,对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概念进行阐述,分析了影响集中供热机组运行的几大关键问题,其中包括备用能力不足、机组稳定运行有待提高、应急预案的不完善,从而提出如何对集中供热进行安全保障。通过加强对热网的巡查管理与安全保护、强化热源管理、规范送热停热的操作流程、健全热网应急抢修预案、提高安全技术人员素质建设等措施,来保证集中供热机组的稳定运行,更好地满足城镇居民的供暖需求。
参考文献
[1]于金诺,王进.集中供热系统中变流量的运行调节[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269.
[2]贺蕾.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5):83+117.
[3]曾琳,王宏伟.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256.
论文作者:张呈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集中供热论文; 机组论文; 热源论文; 管网论文; 故障论文; 节点论文; 能力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