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已形成“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识。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教学工作在许多中小学很难顺利有序的进行,再加上地域的差别,农村美术教学工作更是困难重重。如今,实施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教学被提到前世未有的重要位置,农村美术教师面临严峻的考验,困惑颇多。如教材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相差很大,涉及的美术知识对农村学生来讲过于专业;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困难,美术用品的配置简单,大多数只能有一支笔和图画本;学校美术教学设备简陋匮乏……等等,面对种种困惑,很多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知该如何备课、上课。按教材去内容去上,学生因知识面、见识等与自己实际生活不相符,无法体会出其中的“美”。按老一套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画、教师阅”教学方法,明显的又与新课标相悖。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千篇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40 分钟、有碍于创造力、想象力和视觉记忆力的发展及中小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其结果仅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美术的兴味,而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基本毫无效果。对此,很多美术教师往往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上好新课标下的农村中小学美术课。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村的美术教师,新课标背景下,我认为我们应该立足农村美术课堂,坚守农村美术“阵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优势,把新教材与感受农村自然之美、利用农村自然素材相结合,上好“乡土特色浓厚”的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堂。
1 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给学生更广阔的美术空间诚然,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中也有一些教学课程与农村孩子的生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参观美术馆》《游览雕塑公园》、《延边风情》、《汽车城》等等,这样的课题听着就让你无从下手,所以,如果学校要求遵照教材,按进度授课,教师就很为难。这些都表明,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眼界、材料的准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憾,农村美术课堂教学完全按照书本计划进行是很难落实的,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虽然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虽然受到了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还是有许多独特的优势是城市学校和学生无可比拟的,同时也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首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孩子从小都有爱涂画的天性,在他们的作品里充满了太多太多美好奇特的幻想,他们对画画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个兴趣,在教学中善于根据学生的施教情况灵活的选择或修改教学内容,力求做到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从形式到内容做到让学生喜闻乐见,想学,爱学。
其次,与发达的大城市相比,农村没有摩天大楼、游泳池、立交桥、博物馆,但却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等优势,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乡土教材。我们在进行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应当发挥优势,克服弱势,变被动为主动,大胆去钻研、探讨、思考,探究能够适应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游。”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增改或重组。补充一些贴近农村孩子生活的和他们喜爱的、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内容,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让教材与农村周围环境相联系,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将书本教学向农村生活教学转变。当然,这里提到的增改教材,并不是要完全抛开教材,而是在依托教材的同时,适度、适量的对其进行创新。
2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学生切身领会美术世界“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的心理过程是以感知为基础,以感受为媒介,以感悟为宗旨的一种较为完美的审美心理结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持久的兴趣”这是美术新课标提出的目标及要求。我主张让教师适当地抛开教材,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和挖掘美术的源材,大胆求知探索,用聪明的智慧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
2.1 走进田野,发现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罗丹曾经讲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处处有着广阔的农田、清清的小河、起伏的山峦,这些自然景色本身就构成了一幅幅色彩绚丽、和谐的画卷,都是我们美术课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和天然教材。但学生们每天置身其中,虽然对地里的这些都非常熟悉,但却并没有留心和仔细观察、体会身边随手可得的“美”。因此,农村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相比于在教室里让学生看、听老师讲《向日葵》《丰收的麦田》等的色彩搭配、构图效果等等单纯、枯燥的美术欣赏课,这种走进自然的美术欣赏更实在更有效果吧。我曾在一节美术欣赏课中引导学生到校园内寻找“美”,近15 分钟的时间,很多同学在日日行走的校园中找到了“美”:碧绿的草坪上洒落一地小白花、池塘里嬉戏的小鱼、飞在花丛中的蝴蝶,都成了孩子们眼中最美的画面……
2.2 就地取材,利用农村自然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美术教学既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农村小学在上美术课时往往受条件限制,学生的学具材料很难齐全,常常令教师犯难。其实,只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好农村随处可见的各种自然素材,根据这些材料的特性和教材中相关的课题,再经过学生们的巧妙构思,精心制作,它们都能变成一件件富有情趣的工艺品。这样,不但能够让孩子们对乡土材料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校美术教育沾染乡土气息,突显地方特色。
众所周知,上美术课,要准备很多材料,如:橡皮泥、积木等等,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并带领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到校园内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回来制作装饰画、手工等,在一节课的寻找中,很多同学从沙坑了淘到了形色各异的鹅卵石、从小草身上找到了草茎、草叶,竹节,没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可以使用随处可得的黏土,马铃薯、红薯同样可用;没有积木,山上的茅草茎、竹子同样可以做造型;漫山遍野的松果、树皮、稻草,还有鸡蛋壳、毛线、碎布、都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于是美术课堂便成为学生的手工作坊,别具一格的装饰画也应运而生,用茅草的花穗做成的猫头鹰,用茅草茎编成的风车,用竹管做成的乐器,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图,用皱纹纸做成的白雪公主,最精彩的是利用我们生活中各种废弃的玻璃、陶瓷、硬塑瓶子,做的沙瓶画,由于细沙质地粗糙,沙瓶画显示出了丰富的肌理效果,美妙极了……
3 了解学生,收集素材,激活学生创作的源泉农村中小学生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他们对一些不贴近于他们生活的一些美术作品基本上不了解。例如,《贺卡的设计与制作》对于城市的小孩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农村小孩来说,却感到较为陌生。
对于此类课题,我们教师就应该精心研究学情,认真备好课,上网收集贺卡绘制内容、贺卡形状等等,利用形象具体的媒体语言,让学生从多种内容、多种角度上去认识贺卡的内容、种类,从而为制作提供素材。
媒体语言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变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
学生在心情愉快中积极思维,进入其境,接受美的教育。在上这一节课时,我没有讲述贺卡制作的步骤、色彩搭配等,而是将闲暇时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贺卡,一一展示给学生,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那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受此感染,学生也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需要的材料,然后分头行动。一次贺卡的手工制作热潮在校园里掀起……。通过这节课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范例,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催化剂。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只有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提炼精华,不断总结经验,发挥农村自然资源优势,挖掘乡土文化,充实美术教学资源,用新的理念把美术教学引入正路,激活兴奋点,在美术课堂上,农村的中小学生才能真正触摸到美,感受到美,享受到美,从而提高对美的鉴赏、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论文作者:梁妹婴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美术论文; 学生论文; 农村论文; 教材论文; 教师论文; 美术课论文; 农村中小学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