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住宅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人们的居住质量,因此为了提升该项工程的作业质量,需要施工单位从给排水工程设计出发,把握设计要点,做好工程的设计工作,以此为住宅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提供依据。基于此,文章对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多个方面的设计要点进行了综合探讨与分析,以此为更多施工设计单位高质量的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优化设计
引言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中用水的便利程度,所以一定要在细节的设计和整体的把握上加以优化,因此在选材和设计上都要切实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到能否为未来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帮助,所以积极地探讨和研究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优化和设计方案,对于提升相应的工程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1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目前根据我们所了解到的相关知识,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要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从几方面来说:①是关于消防用水的设计问题,根据资料整理出来的数据可以看出一些比较高的楼层发生失火的事故比较多,因此,我国目前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里面最重视的就是要做好消防用水的设计以及安排。并且在设计消防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与大地的垂直高度会不会因为比较高造成水静压力大的问题,若是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高层消防用水作用不大的现状,并且还可以有效的减小对区域供水水压的负担,还要保证消防用水的布局合理和满足救火需要;②还要注意采用上给下行的供水方式,这样可以保证楼层比较低的卫生间器具的静水压力控制在0.35MPa以内;③由于目前楼层的居民比较多用水量比较大,就会造成排水系统出现问题,导致输水管道有很大的负担出现堵塞、断裂等情况,严重的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④可以通过对于管线的设计和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因为压力导致管线出现损害。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给排水管道间距问题
当前很多建筑设计在给排水管线布置方面不够合理,存在间距较小的问题。相关标准规定建筑当中敷设的给水管与排水管间距如果平行埋设不能低于0.5m,如果交叉埋设则不能低于0.15m。同时给水管需要置于排水管上方。并且设计时切忌将两类管线敷设在一起,防止由于漏水污染而影响给水管线。
2.2水源匮乏
我国整体来说是一个比较干旱、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根据人均用水量来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造成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举例来说城市排废水量的增加、对水处理的设施不够先进等等,还有很多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问题还没有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因为有一些地区在治理污染方面的资金出现严重不足的局面,对水资源进行改善过程中不到位等等,水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仅只是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还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
2.3给排水系统材料问题
建筑项目给排水管路在设计过程中选材不当,施工操作不规范经常会造成后期给排水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漏水与渗水,严重影响系统水量,浪费水资源,不利于系统的节能环保。
2.4管道噪音问题
南北方由于气候、地形等差异,在建筑住宅上有着较大不同。针对管道进行改革必须重视噪音、环保等问题。噪音会对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当前管道多是由塑料构成,但是塑料存在隔音不好的缺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突出缺点便是住宅内的管道会随着水流而出现哗哗的声音,这种声音可能让人产生厌恶感。近些年一室两侧的住宅设计使得这种噪音更加突出,使得住户生活、学习受到影响。此外,部分饮用水水池入口、溢流管等位置没有设置防止昆虫进入的相应装置;部分地位水池如果进水管没有淹没出流时,其灌顶没有配置相应的真空破坏装置。还有钢筋混凝土内壁、管道等位置没有利用无污染材料等问题。上述问题均会给给排水设计造成影响,对居民方便用水、安全用水造成影响。
3建筑给排水优化设计的探讨与研究
3.1依靠初期测量来提升设计的科学性
待给排水建设隐蔽工作完成前需要开展水测试,确保相应性能能够契合标准。若部分建筑施工条件不足则需要依据规定适当加厚管道壁、增设支撑点,确保掩埋之后用水足够安全。管道敷设时不能直接将其置于建筑结构内层,并且铺设之后应及时浇灌,浇灌时不能利用编号较低的细石混凝土。为了提升防水效果,还可以在浇灌时添加一定的防水剂等材料。尤其是管道折弯位置必须结合建筑实际改正设计。例如,可以在住宅内部设置存水弯等,提升防漏效果。此外,还应根据建筑实际设计相匹配的水封深度,通常需要控制在60~80mm,防止污水味道出现流窜的情况。为了确保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质量,必须从设计阶段做到严格把控,同时后续施工也需要严格依据设计开展。
3.2给水系统设计优化
给水系统是为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生产、生活以及消防用水点。在对给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后,能够让其实现更好的节水和节能效果,同时也能让相关的维护工作更加方便和快捷。在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不断优化设计期间,产生了一些新型的系统优化模型,例如从市政水源到二次供水前置设备然后到全流量高效变频调速给水设备,最后再到各个用户,此种模型就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以及经济性。在该模型中,变频调速给水设备的应用,可以让系统具有更好的节能性,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同时还能够避免二次污染,从整体上有效地提升了系统运行的效率。
3.3建筑项目排水系统设计
小区排水系统采取雨水与生活用污水分流设计:一、污水处理系统。建筑室内的污水与废水由系统共同处理,使用双立管排水系统,室内生活用水经系统收集后排入污水管道内,最终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二、雨水回收系统。高层顶端与外立面带有雨水引流排水系统,经系统引入地下室蓄水池内,小区内地面同样装有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小区内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回收再利用,雨水经处理后一方面用于小区内园林景观的灌溉,另外一方面用于小区内水系喷水造型景观。三、空调冷凝水经收集后与雨水一起进入雨水处理系统中,用于空调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四、生活用给排水管路。给排水管路使用复合水管支管使用PPR管,通过热熔连接。五、卫生间器具。卫生间均使用节水型器具,卫生间水龙头使用感应式水龙头避免浪费水资源。管路阀门均使用铜芯阀门,施工过程严格按照工艺规范执行,避免后期出现漏水与渗水。六、设计采用BIM设计。通过BIM防碰撞技术对于给排水管路与其他施工项目协同工作实现进行碰撞测试,避免因为设计原因造成的给排水管理质量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优化和设计能否实现,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施工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通过建模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不断地寻找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质量,从而也能够更好地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所以相关的设计人员也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创新方案。
参考文献
[1]贾德祥.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207-208.
[2]朱丽娜.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不足及改进[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74.
[3]张文锋.试论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居舍,2018(32):17.
论文作者:袁聚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用水论文; 管道论文; 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