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来源:2018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1805008
课题名称:技术创新促进山西区域经济转型的路径研究
摘要:近年来,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及经济下行压力,长期以来依靠煤炭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创新驱动成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围绕资源依赖、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研究展开,首先分别分析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以及资源依赖和科技创新交互影响的作用机理;其次,分析区域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及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最后提出相关对策以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降低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关键词:资源依赖;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一、引言
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被理论和实践普遍认可。对于资源依赖型区域,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化解“资源诅咒”的根本路径。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长期以来依赖资源获得了经济的增长。但是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不再是决定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大幅度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发展中,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幅度下降,部分地区也出现了资源浪费、资源枯竭等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困扰,陷入到“资源诅咒”的困境。
对于资源型地区而言,在发展中逐步面临着经济增长缓慢、产业结构单一、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只有通过转型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不少资源型地区开始进行改革试验,促使本地区经济逐步由资源依赖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这一转变也使得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再度被热议。
二、资源依赖、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
(一)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且,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变得越来越大。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速度,另一方面还促进了经济增长的质量。首先,技术创新能够推动经济产出增长。作为生产要素的投入,技术创新与劳动、资本,一起作为生产投入要素,决定了产出量。同时,技术进步还能够通过影响资本、劳动力的组合方式,提高产出量。其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经济产业结构变革。第一,技术创新能够优化产业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使得资源配置向技术创新高的领域倾斜;第二,新的技术创新也会促进旧产业内部的优化升级。第三,技术创新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产业。
(二)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资源依赖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具有非线性特征的,资源型产业的出现并非必然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在特定的时期和范围内,资源型产业的产生可以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区域社会可以利用资源型产业的经济效益去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技术和人才引进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资源型地区过度依赖于资源,就可能出现产业单一、利润分配不均、发展动力确实等负面效应。资源型地区在发展的同时,会造成相关的人力资本、研发创新要素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对技术创新造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三)资源依赖与技术创新的交互影响
资源依赖的挤出效应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已被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所证实。在资源型地区,由于资源型产业的利润吸引,区域内的劳动力和资本会集中到资源型产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且资源型产业由于自生技术落后,会使得资源型产业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资本,这样便造成了资源型区域对技术创新部门的挤出效应。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当认识到技术创新能够促进资源型产业良性发展。资源型地区所依赖的资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对于不可再生资源,通过技术创新能够不断促进资源系统的承载能力、维持能力、资源要素特性的维持,以及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而对于其他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能提高资源的潜在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生产要素量的增加和可再生资源系统的产出率提高、促进生产效应等。
三、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途径
(一)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基本思路
资源型地区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依赖资源的投入,特别是矿产资源的投入。取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并形成了资源型支柱产业,资源型产业的繁荣使得区域资本、人力、技术等都向其转移,但是在发展出也出现了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也使得其他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为此,资源型地区要及时转变经济开发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依靠技术创新的经济开发体系。挖掘本区域具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植区域经济内生增长机制。
(二)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主要途径
1.深化资源创新,拓宽资源利用程度
资源是企业开发产品、开拓市场,区域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所谓的资源,在这里指的是广义的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资源创新就是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在确保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开发、利用资源创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并对某些自然资源实行特殊保护。对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利用,并能够根据需要组织、配置、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强调知识资源的利用。在现代经济中,知识资源已经不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附属资源,知识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过程中,更要重视知识的生产、积累和引进,知识不仅促进经济增长,更能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过程中,要把握资源型地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文化资源成为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2.优化投资机制,构建可递进的资本形成机制。
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关键在于突破现有要素资源的配置。而现有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低的主要原有在于区域投资机制缺乏可持续性。构建可递进的资本形成机制。可递进的资本形成机制是指一个地区能够形成一种持续的投资机制,将经济发展积累的收益、财富以及人力资本和技术能力不断循环再投入到地区经济发展中,促进资本形成,并且要素配置能够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自发做出调整,在资本形成方向、要素配置方式上不断优化。例如:优化金融环境,提供适当的信贷政策、金融服务引导资金的流向。将资本从资源型产业中转移出来,从而优化产业结构。
3.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改善区域创新环境
首先,要树立技术创新意识,为技术创新人才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进而在培养、引进人才上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对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其次,优化健全技术创新的法律环境。修改或者出台相关法律,保护技术创新人员的切身利益,加强对专利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专利持有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许福志.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资源诅咒对经济增长作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20(02):13-22.
[2]孙维峰,王艺申.自然资源依赖、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J].资源与产业,2018,20(01):83-89.
[3]郭爱君,胡安军,王祥兵.资源型经济区产业路径依赖的形成机制、特性与破解[J].经济问题探索,2017(10):73-79.
[4]韩芸.基于创新驱动视角的山西资源型产业转型研究[J].经济师,2018(02):22-25.
作者简介:吕月(1987- )女,山西太原,山西工商学院。
论文作者:吕月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资源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技术创新论文; 产业论文; 地区论文; 自然资源论文; 区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