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小城镇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小城镇的繁荣,是改革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两大经济现象。本文拟对两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我国小城镇的未来走势做出基本判断。
农村改革的历史性启动和不断向纵深推进,使我国农村的经济形式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带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全面繁荣,而且直接推动了大批小城镇的复苏和兴盛,进而使其在经济功能、城乡联系、人口构成等重要方面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这些互为条件的连续变化,促使小城镇的发展日益摆脱传统的模式,表现出对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特征。
一
1.小城镇的生产功能显著增强。
由于传统小城镇一般仅具有流通和消费功能、缺乏生产功能,其繁荣往往只能是局部的、集镇范围的,表现不出对周围农村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力和传递能力,难以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同步增长。兴旺繁荣的集镇四周却依然是贫困落后的乡村,这一反差强烈的经济现象在我国农村发展中曾经是普遍存在的。
当生机勃勃的乡镇企业进入到小城镇之后,在原有的流通、消费功能得到加强的基础上,新的生产功能的产生,是最为深刻和最有意义的变化。由于乡镇企业生产性质对生产空间和交通条件的特殊要求,我国大多数的乡镇企业都是以位置适中、交通便捷的小城镇为聚集点的,而且这一趋势仍在不断发展。大量聚集于小城镇的乡镇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都能程度不同地吸收城市工业释放的经济能量(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设备、信息等),并充分利用农村内部的经济和自然资源(劳动力、土地、农产品原料、矿产原料、闲散资金等),在新的领域内形成完全有别于传统农耕活动的经济运动。其结果是吸收的经济能量在新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得到放大,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向周围农村释放放大了的经济能量。这一吸收、放大和释放机制,正是小城镇生产功能的基本内涵。通过现代工业生产力的孕育和成长,小城镇有效地摆脱了孤立地作为农村商业服务中心的禁锢,成为兼备生产、流通、消费功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因此而具有一定的经济辐射能力和传递能力,成为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繁荣的动力之源。
2.小城镇城乡联系日趋扩大。
在传统商业集镇作为城乡联系纽带的条件下,因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性质迥异,城市工业的技术、设备、人才等要素无法直接向农村转移,形成有效的经济启动力。因此,在我国传统的经济格局下,城市积聚的经济能量缺乏向农村释放的正常而合理的通道,农村也缺乏相应的吸收和消化机制,城乡之间形成相对隔绝状态,只能保持以商品对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联系。当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小城镇经济功能发生质的变化之后,传统的城乡联系随之产生了重大变革。由于乡镇企业生产性质和工艺特点完全类似于城市工业,这就为相互间进行内容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城市工业的产品、零部件、原材料以及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可以沿着小城镇网络流向能够有效吸收和利用的众多乡镇企业。同时,农村的各种农产品、制成品、加工品以及技术性和服务性劳务也经过小城镇输入城市,从而逐步形成流量更大、内容更丰富的城乡经济对流,城市和农村构成一个彼此渗透、错综开放的系统,使小城镇新型城乡联系桥梁的作用得到日益充分的发挥。
因此,乡镇企业在小城镇的崛起,实际上意味着城市和农村之间因生产性质不同而形成的长期隔绝局面得到根本改变,小城镇已经具备了直接吸收和消化城市工业扩散的基本能力。也意味着城市和农村正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社会整体,内在依赖程度在不断增长,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而且,还应看到,小城镇城乡联系内容和范围的显著变化,实质是城市的工业和科技向农村扩散与渗透。这一变化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形态的完善和合理;另一方面则可以促使农村形成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大大加快我国农村经济起飞步伐。
3.小城镇人口聚居效应日益强化。
传统的商业集镇,因受区域内人口数量和交换行为的限制,所能容纳的商业网点是有限的,能够提供的稳定的就业机会也十分有限。传统商业集镇吸收农村人口的功能微弱,因此,单纯的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对在小城镇解决农村人口的转移问题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当乡镇企业在小城镇蓬勃发展之后,小城镇才表现出显著的、令人注目的人口聚居效应。乡镇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创造直接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对商业、服务业产生持续的次生影响,形成就业增殖,客观上已经成为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形式,在强化小城镇的人口聚居效应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从1984年开始实行的小城镇在自理口粮条件下对农民的全面开放,为农民向小城镇迁居提供了条件,使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流动在速度和规模上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小城镇人口聚居效应的显著增强,对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城市化进展迟缓的局面,较快地提高城市化水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应当强调,小城镇较强的人口聚居效应,实际上是乡镇企业强烈影响的结果。如果没有乡镇企业在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小城镇吸收人口的能力就极为有限,缓解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也就失去了重要的基础。
进一步考察,乡镇企业在小城镇的发展,还引起小城镇人口构成的深刻变化。来自农村的非农业劳动者比重的不断扩大,标志着农村和农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同义词,农户家庭正出现日益明显的职业多样化倾向,许多成员实际上已主要从事或完全从事非农业劳动。传统的城乡就业结构的差别正在缩小,城乡就业体系的开放性日益增强。
4.小城镇的开放性不断加强。
由于植根于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传统小城镇之间社会分工程度很低、封闭性极强,功能单一、结构失衡的矛盾十分突出,既不能在加深城乡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方面发挥能动性的促进作用,又难以促进小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的提高。由于工业生产的可分性、系列性和连续性等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日益深刻地影响并渗透到小城镇基本的经济活动之中,过去经济活动高度单一和相似的小城镇,就必然因工业生产的多样化发展而转化为主导产业各异的不同类型的小城镇。不同小城镇之间的差别,不再只体现在人口规模上,更重要的是反映于产业构成上。城市工业和科技广泛地向小城镇经济扩散和辐射的结果,打破了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隔绝状态,使农村通过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样,小城镇乡镇企业横向联系的迅速发展,也使小城镇之间相互封闭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工业生产链条在同一区域和不同区域的小城镇的广泛延伸,必然使不同小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更趋密切,并由此逐步构成开放性的、彼此依存的小城镇经济网络。
已有迹象表明,由乡镇企业推动的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其结果并非单纯是数量增多。在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互为条件的规模变动,在这些地区,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产业构成等的差异和变化,以及竞争性因素的加剧,正在使一些邻近地区的小城镇出现此长彼消的趋势,集中化的发展势头已初露端倪。受此影响,一些地方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新型城市雏型已经形成。浙江省建立的我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的发展实践,曾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这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城市发展方式,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由乡镇企业推动的从小城镇到新型城市的“造城”运动的不断发展,将对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推进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然,乡镇企业在小城镇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比较突出地显露出了占地较多、污染较重以及与城市工业结构趋同,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对此应引起充分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配套措施逐步解决。然而,若因此无视乡镇企业在全国范围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无视聚集于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吸收农业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整体演进,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传输新的社会文明和推进农村城市化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乡镇企业在小城镇的存在和发展因存在一些弊端而采取轻率的否定态度,或者仅仅将其视为一种过渡性模式,都是缺乏历史远见的,而且在实践中也将面临一些无法回避的现实矛盾。
从当前实践看,如果在小城镇空间内排除乡镇企业的存在,必然带来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 )使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重要内容的乡镇企业濒临无立足之地的现实危机。一方面,我国现有大中城市经济容量有限、容纳农村工业及人口的弹性很小。另方面,乡镇企业的生产性质决定了要求有相对集中和交通便捷的场所,乡镇企业“撒胡椒面”式地在农村遍地开花,不仅会加剧对土地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而且将直接影响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削弱其生存和发展能力。因此,无论从当前或较长时期看,“乡镇企业—小城镇”模式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2)如果乡镇企业退出小城镇,必然使由乡镇企业带来的供销、 金融、信息等方面的就业增殖效应随之消失,直接影响小城镇的人口吸收能力。同时,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将使农民在更大区域范围内选择并获得各种商业服务成为可能,这就会导致小城镇为特定区域的农民提供专门化服务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两种因素交错作用的结果,将是小城镇的发展因失去基础支撑而重新陷于停滞乃至衰落,从而无法完成促进农村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使命。
二
现实分析表明,尽管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由乡镇企业推动的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巨大的历史功绩是抹杀不了的。但是,“乡镇企业—小城镇”道路的未来走向如何?将产生什么样的相关影响?这无疑是需要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改革以来我国小城镇发展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的深刻透视,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小城镇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一些有依据的基本判断。
1.小城镇的发展将使城乡经济对流更趋频繁和广泛。
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强有力的驱动下,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城乡之间经济对流更趋频繁和广泛,交融发展的新机制日臻完善。在城市中心作用和农村基础作用得到共同发挥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城乡同步发展和均衡增长。
一般地看,城市作为一个以人口、经济、科技高度集约为特征的空间地域系统,蕴藏着向广大农村扩散的巨大经济能量。城市对农村的经济辐射,主要是通过城市的工业和科技扩散实现的,而实现工业和科技扩散的基本前提是农村内部必须有相应的吸收和消化机制,以及相对集中的扩散场所。
目前乡镇企业大部分聚集于小城镇的客观事实,表明与城市经济有着密切联系的农村工业基地已初步形成,这就为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辐射功能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同时也为通过发展城市刺激并带动农村经济起步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实表明,小城镇并不能脱离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而孤军突进,凡是小城镇发展迅速的地方,除了自身经济基础较好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大中城市的强有力的拉动。相反,小城镇的起步迟缓,则无一不与缺少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城市经济中心直接相关。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同城乡经济融合和城市自身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决不意味着必须放慢或停止大中城市的发展速度。在工业化因素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深远影响已经远远突破了农村领域,将在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将表现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方面的综合性发展。
一方面,与城市经济扩散同步的现代文明的不断输入,将使转入小城镇从事非农业劳动的农村人口在经济收入显著增加的同时,其生产技能、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另一方面,小城镇经济力量的不断强大,将促进其交通、教育、通讯、文化娱乐等基础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系统日趋完善,使城乡之间在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实质上就是农村城市化的逐步实现。
农村城市化的基本形式是农村人口非农化,但农村人口非农化并非一定是大城市化。尽管从土地上分离出来进入城市是农村人口非农化的重要形式,但更关键的则是职业、技能、教育、生活方式,以及行为和思维方式方面的实质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衡量,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的乡镇企业从事非农业劳动,正是一个特征鲜明的农村人口非农化过程,也标志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一条独特道路。
3.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跨区转移日益普遍化。
小城镇开放性的不断增强,将使小城镇同大中城市之间以及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和广泛。在此条件下,不仅农村人口有控制地向城市进行分流将成为可能,而且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转移也会由目前区域内部的就地转移逐步向突破区域界限的跨区转移发展。
事实上,这一农村人口转移模式的重大转化从80年代后期就已开始出现,并且发展速度很快。可以预见,随着区际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的进一步清除和农民现代意识的不断增强,跨区转移的规模将日益扩大,并逐步成为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的主要方式之一。
当前就地转移依然是以小城镇吸收农村人口的主体形式,与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不高和旧的人口管理体制尚未真正触动是直接相关的。就本质而论,离土不离乡并非是发展小城镇的既定的终极目标,小城镇的发展也不是必然会产生束缚农业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负面效应。由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小城镇由封闭向开放演变和由此带来的丰富变化,为上述结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4.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将是通过竞争和优化过程,逐步形成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城镇体系。
小城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受特定区域内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市场需求、交通条件等因素严格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重要因素的变动,都会使小城镇产生或兴或衰的相应变化。因此,小城镇并非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无限制发展,那种认为大力发展小城镇将会使中国大地满天星式地布满小城镇,造成土地和能源的巨量浪费,这种推论不仅缺乏根据,而且在经济因素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集中化效应的作用下,部分小城镇因条件适宜而逐渐发展为以农村人口为主的新型城市,成长为新的能量更大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带动一批依托性和互补性小城镇群体协同发展,构成具有合理结构的城镇体系,这将是“乡镇企业—小城镇”模式未来发展的一般趋势,也是我国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特征。
必须指出,强调把积极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着力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理由:一是我国现有城市普遍工业效率低,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约束严峻,较大规模地吸纳农村人口可能性很小。更为关键的是,由于长期福利性制度的保护,城市内部形成了超稳定的利益结构,通过调整利益的重点突破,全面启动并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会面临难以逆料的巨大困难。二是小城镇长期被排斥于传统城市化组成部分之外,有条件广泛进行新的城市化机制的试验和探索,矫正传统城市化战略以牺牲农村发展作为代价的严重偏差,充分利用乡镇企业的巨大能动力量,开辟新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应当强调,“乡镇企业—小城镇”道路只是中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唯一的目标模式。创造条件逐步解除沿袭数十年之久的弊端丛生的一整套城市福利性保障制度,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适度人口开放政策,实现部分农业劳动力向不同城市的多级、多层次合理分流,同样是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