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施工质量控制和监督。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标准,加强试验和检测方法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提升,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工程质量值得考量。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作为整个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如果质量不合格,不仅影响后续工作,还会造成安全隐患,给使用者带来影响。因此,在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或者不符合标准的部位必须及时解决,直至达到标准要求,力求为人们提供可靠、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常用方法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概述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是整个施工的重要内容,也是工程项目安全稳定的基本条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包括多个方面:建筑安全性、建筑功能、施工技术、材料质量、结构性能等等。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施工单位必须加以重视,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关检测。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功能性越来越强,建筑改造工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已完成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也是建筑工程检测的重要组成。在日常工作中,这些工作主要体现在钢筋检测、外观尺寸检测、抗压强度检测等等。另外,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对建筑施工整体水平产生直接影响。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合理应用结构检测技术,在了解检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要性
现代化建筑施工主要以混凝土材料为主,其质量好坏对工程项目主体结构具有直接影响。如果建筑主体结构存在问题,那么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和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做好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结构检测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混凝土检测方法有很多种,最常使用混凝土试块抽样检测。根据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在合理的养护周期内对混凝土试块进行保护,由专业检测部门进行相关强度的检测,获得的混凝土强度为标准强度。受到地区因素及市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地区建筑水平存在差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也有很大不同。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主体结构材料的检测工作,这对人们生活及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原则
(1)常规检测。常规检测是主体结构检测中常见的检测方法,根据材料类型进行抽样检查,建筑工程主体材料在种类、级别有所不同,常规检测的时候需要做好合理的区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主体结构中一级材料类型主要为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等。二级材料类型主要为柱体、梁体、梁体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三级材料类型,主要以材料类型为基础进行划分。(2)有异议的构件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对存在异议的构件需要进行相应类别的检测,在确定样本容量的时候,根据异议材料的检测批容量进行确定,在相关监督机构的共同参与下完成检验抽查工作。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抽查检测数量必须达到总抽检数量的10%以上,这样得出的最终结果才有效。对于抽检材料结果,由监督机构审核抽样检测方案,确保修改方案的合理有效。
4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
4.1外观检测
建筑工程的构件都需要检验质量。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外观质量问题是孔洞、裂缝、麻面、蜂窝。而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外观质量与整体质量。结构的外观检测可以采取目测;而隐蔽的预埋件具体的位置标高、轴线、尺寸等都是需要检测的主要方面。可以使用测量的工具检测构件的尺寸,而且要保证使用测量工具的偏差问题。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位置与施工的环境并不一样,因此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最需要针对损伤的位置进行实际的测量,还通过检验报告进行详细的说明。
4.2建筑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
就建筑安全性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构件的抗压能力。检测过程中,可采用钻芯法和回弹法。所谓的钻芯法指的是检测时先用钻芯仪器取混凝土芯样,而后通过观察、检测判定其强度。此种检测方法优点精准,缺点是会损伤混凝土结构。因此,建筑主体结构检测中会适度采用钻芯法。某些建筑工程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裂缝,检测时,无需检测已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可检测混凝土试块样本或回弹法检测。所谓的回弹法指的是检测时应用回弹仪器,仪器上的重锤接触到混凝土表面会弹击,依据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来确定其抗压强度。如果回弹值越高,那么混凝土表面具备较高的硬度。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推算。
4.3钢筋检测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钢筋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较多的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所用的部位、数量、连接方式、规格型号等都对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产生影响。在混凝土浇筑前,做好钢筋材料的检测工作,通过目测法对钢筋数量、规格、类型、绑扎质量进行检查,分析计算钢筋的总体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可以通过电磁传感器或雷达探测器等设备进行钢筋位置及变形的检测,从而确保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有效性,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安全。
4.4混凝土检测
首先,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只有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安全才能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由水泥、石子、沙子、水、外部添加剂等组成,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对砂石的硬度、粒径,水泥性能、标号,水质等进行检测;其次,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在建筑施工中,水泥及骨料等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使用的为商品混凝土则不需要关注,只需要对混凝土塌落度进行检测即可,落实混凝土结构质量。如果混凝土塌落度存在问题,必须及时找出原因并解决,避免造成更大影响。另外,混凝土强度检测,施工中需要在施工现场检测混凝土试块强度。而且检测后,对混凝土的浇筑位置进行试样的留置与抽样检测。不仅要严格的按照检测的相关标准,还需要控制好样品的数量与取样的标准。针对建筑工程的每一层使用相同的混凝土需要取样检测,还要进行标样的留置进行正规的养护,从而达到检测的标准要求。对于相同的混凝土试块的养护工作,也需要留置试块检测。
4.5楼板板厚检测
楼板是连接各层建筑结构的主要部分,作为主要的荷载承受者,其对于建筑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楼板在使用中承受上部荷载作用。应该严格把控楼层高度与楼板厚度,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测。按照不同房间、不同楼板厚度、不同各层跨板随机抽样检测,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和整改。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也变得丰富多样。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检测人员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特征做好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存在不合格现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交叉检测的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另外,在检测技术与检测设备的创新发展下,作为建筑工程主体检测人员也应该具备不断学习的态度,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方法,努力做好建筑主体质量检测工作,切实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J].邱亮.住宅与房地产.2017(17)
[2]钢结构工程焊缝无损检测技术研究[J].赵文婷,吴耀欢.工程技术研究.2017(03)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探讨[J].郎顺潮.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论文作者:赵连祥,付廷华,王寅,钟力,佘紫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主体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